科技日報北京2月7日電 “我們對京津冀一百余家醫療機構、十多種檢查結果實行互認。”7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在國家衛計委例行發布會上表示,改善醫療服務不僅是改進患者體驗,還在于節約患者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意味著患者在A醫院做過的一些檢查檢驗,例如CT或驗血,轉到B醫院后無需重新檢查。
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介紹,2015年以來,國家衛計委通過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推動了包括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在內的5項工作制度,包括預約診療、遠程醫療、臨床路徑管理、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醫務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目前,全國實現檢查結果互認的醫院比例在86%左右。
焦雅輝介紹,檢查結果互認首要面臨的問題是“醫療機構之間的設備、專業人員的水平有一定差異”,為此衛計委在國家、省、市三級建立了質控網絡,醫院內部也在加強質量控制網絡的建設。“質控合格的醫療機構,通過專業的室內質控和室間質評的合格結果,可以實現機構間的互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