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ESBLs?
ESBLs是英文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的縮寫,中文意思是超廣譜β-內酰胺酶,它是當前抗生素出現的新的耐藥趨勢之一。
2、產ESBLs菌株的耐藥特點?
如果臨床出現產
ESBLs菌株,則對第三代頭孢菌素(它們是頭孢噻肟、頭孢他定、頭孢哌酮、頭孢曲松等)耐藥,及對單環酰胺類抗生素(氨曲南)耐藥。ESBLs在實驗室有一專門的檢測方法,如果病人的藥敏報告單已注明為產ESBLs菌株,三代頭孢菌素和單環酰胺類抗生素中有一種MIC>=2μg/ml,或符合CAZ=<22mm、ATM=<27mm、CTX=<27mm、CRO=<25mm其中一個,則提示菌株產生酶。這種情況下,即使實驗室報告為“敏感”的第三代頭孢菌素和單環酰胺類抗生素,在臨床上也不推薦使用。
3、哪些細菌容易產生ESBLs?
目前大腸埃希氏菌(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最常見的產ESBLs菌株的細菌,其次,陰溝腸桿菌、粘質沙雷氏菌、弗勞地枸櫞酸菌、銅綠假單孢菌也可出現產ESBLs菌株的細菌。
4、促使ESBLs出現及傳播的因素及臨床預防?
應用第三代頭孢菌素治療是導致產ESBLs菌株出現及傳播的主要因素,此外,尚有其他因素。 若臨床出現產ESBLs菌株,會在病人和醫院之間及不同菌株間相互傳播,導致臨床高死亡率及高比率持續性定殖,應引起充分的重視。
5、如何針對產ESBLs菌株進行抗生素治療?
一旦確定為產ESBLs菌株,應立即停止使用第三代頭孢菌素(頭孢他定、頭孢哌酮、頭孢曲松等)及單環酰胺類抗生素(氨曲南)進行治療。對付產ESBLs菌株,目前最有效的抗生素為碳青霉烯類(泰能),其次,頭孢西丁及含酶抑制劑的復合劑、氨基糖甙類部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