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海科普大講壇特別活動:2022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主題發布”云直播活動中,“超材料”成為年度基金系列活動的科學主題。
該主題由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4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弗朗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教授選定。中國工程院院士、2022李政道圖書館科學顧問周濟,日本京都藝術大學教授、2022李政道圖書館特邀藝術家李庚分別帶來精彩講座,帶領大家共同領略科學和藝術不可分割的融合共生之美。這也預示著2022年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作品大獎賽等活動正式啟動。
維爾切克在美國通過錄音發布了“超材料”主題,并對該主題內涵進行了闡述。他說,大自然饋贈人類許多有用的材料,這些材料被用于人類生活方方面面,但人類并不滿足于此,靠著極富創造力的大腦,根據科學原理設計出的人工“超材料”正在開辟工程和研究的新前沿。
周濟在線做《超材料:用人工原子重構世界》的科學報告。他提出超材料與常規材料融合構筑新型功能材料的思想,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一系列新型功能材料。李庚帶來藝術報告的題目是《藝術表現的可能性與未來》。李庚認為,藝術是一種人們自我感受的表達,科學是人類探索世界的一種實踐驗證,科學與藝術都起源于“感受”的想象力,都具有科學性及規律性。
氣凝膠具有高比表面積、高空隙率等特殊的微觀結構特點,化學性能穩定、導熱系數低、耐高溫、使用溫度范圍廣、壽命長。近年來,中國、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研究人員通過改進氣凝膠制備工藝,開發出生物質基氣凝膠......
黑洞是存在于宇宙空間中的一類大質量天體,因引力極大,所有進入其視界內的光和粒子都無法逃逸。受黑洞能夠完美吸收視界內物質這一特性啟發,研究人員一直希望能夠設計一些“人工黑洞”結構,以實現能量收集的最大化......
記者9月12日從國防科技大學獲悉,該校智能科學學院振動與噪聲控制研究團隊提出一種原創性的智能可編程機械/力學超材料設計方法,實現了金屬基材料剛度和形狀的大范圍、連續、快速調節,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工程......
5月20日,“上海科普大講壇特別活動:2022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主題發布”云直播活動中,“超材料”成為年度基金系列活動的科學主題。該主題由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4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弗......
密蘇里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人造物質,稱為超材料,可根據所處環境做出反應,并可執行非人指揮的操作。例如,一架無人機進行交付時可能會評估其環境,包括風向、速度或野生動物,并自動改變路線以安......
密蘇里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人造物質,稱為超材料,可根據所處環境做出反應,并可執行非人指揮的操作。例如,一架無人機進行交付時可能會評估其環境,包括風向、速度或野生動物,并自動改變路線以安......
近年來,超材料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五模材料(pentamodematerials,PM)作為一種超材料,具有近似于液體的彈性性質。華中科技大學的史玉升研究團隊通過改變五模結構的薄壁厚度和結構層數,對五......
近期,中科院力學所微重力重點實驗室王育人團隊在如何利用單相材料通過簡單結構實現雙負特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系列成果已發表在《科學報告》《應用聲學》與《沖擊與振動》等期刊上。......
機械超材料是具有違反直覺機械性能的人造結構,其起源于晶胞的幾何形狀。典型的機械超材料通常與四個彈性常數相關聯,即楊氏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和泊松比。近日,清華大學周濟教授(通訊作者)團隊回顧了底層設......
剛剛閉幕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深圳光啟集團展出的未來技術、超材料技術領域的多項創新產品及應用十分亮眼。不久前,光啟自主研制的臨近空間飛行器“旅行者”3號在新疆試飛成功,一同“暢游”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