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8-19 17:16 原文鏈接: 超級病菌與濫用抗生素有關專家呼吁全球監控

      一個幽靈正在世界徘徊。

      從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地區到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歐美國家,這個幽靈可謂所向披靡,至今已經捕獲了170多人,其中僅英國就有5例死亡。

      幽靈其實是一種超級病菌。本來,抗生素是人類抵御細菌感染類疾病的主要武器。但是,這種超級病菌幾乎可以抵御所有抗生素。2010年8月11日發表在醫學權威雜志《柳葉刀》上的論文證實了這一點。

      論文作者分別來自英國卡迪夫大學、英國健康保護署和印度馬德拉斯大學。他們還聲稱,區別于其他病菌,這種來勢洶洶的超級病菌擁有一種更致命的變種基因。他們將其命名為“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簡稱NDM-1)。

      潛在危險清晰而令人恐懼

      事實上,早在2008年,領導這項研究的蒂莫西?沃爾什就已經注意到了幽靈。這名英國卡迪夫大學的醫學專家發現,在印度等南亞地區,一種超級病菌開始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通常來說,超級病菌泛指一些耐藥性細菌,它們能在人身上造成膿瘡、毒皰,逐漸讓人的肌肉壞死。普通的殺菌藥物例如抗生素,對超級病菌都很難起到作用。病人往往因為無藥可治,而引起炎癥、高燒、痙攣、昏迷甚至死亡。

      目前最普遍的超級病菌是抗甲氧苯青霉素金黃葡萄球菌(MRSA)。這種病菌能夠引起各種感染,可以抵抗最有效力的抗生素及藥物,已經造成了數萬人感染。

      37歲的瑞典男子艾德是第一例確診NDM-1感染的病人。這名不幸的男子曾在印度自駕旅行,因為手臂受傷進入醫院治療,而感染了這種超級病菌。

      2009年夏天,沃爾什從艾德受到感染的大腸桿菌、肺炎桿菌中,確認了這種超級病菌的存在,并將其命名為NDM-1。這種蛋白酶NDM-1“非常強大”,可以存在于大腸桿菌、肺炎桿菌等不同細菌DNA結構中的線粒體上。一旦這些正常的細菌沾染了NDM-1,會變得威力巨大,可以輕易地在細菌之間復制、傳播。

      2010年初,沃爾什的團隊和印度馬德拉斯大學的研究者合作,在印度第四大城市欽奈市確認了44名患者,在哈里亞納邦確認了26名患者,英國則有37名患者。

      其中,英國病人有17人在過去一年中前往印度或巴基斯坦,接受過醫學治療,其他病人曾經去過這兩個國家旅游或探親。

      更糟糕的是,幽靈仍在前行。今年6月,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現了3例NDM-1確診病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等地均發現了感染者。

      最新的病例是8月13日,一名比利時男子在布魯塞爾的醫院里,宣告不治。他在巴基斯坦的旅行中遭遇車禍,因腿部傷勢接受治療而感染NDM-1。在電視的鏡頭里,主治醫生顯得無奈而悲傷。盡管他給這名患者使用了藥力強大的抗生素,依然無法阻止這一次死亡。

      沃爾什用一種嚴肅的口吻指出,這種超級病菌在全球大規模蔓延的潛在危險“清晰而令人恐懼”。“由于這種酶可以在細菌和細菌之間轉移,我們擔心它出現在某些能引起嚴重感染的菌群上。而這最終可能導致某些疾病迅速傳播的人際感染,幾乎無法治療。”英國健康環保署的大衛?利弗莫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幽靈與人們多年來濫用抗生素有關

      看起來,幽靈似乎比之前的同類厲害得多。

      “現在沒有任何萬無一失的方法殺死NDM-1。”沃爾什表示。目前,對這種超級病菌具有效果的只有兩種抗生素,但受到感染的病菌很快就能對這兩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中國國家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徐建國解釋說,這種超級病菌的致命之處在于它擁有一種新的基因,能讓正常細菌產生蛋白質。這種被稱為酶的物質可以分解抗生素,因此之后抗生素便失效了。

      “從研究情況來看,NDM-1屬于可移動的遺傳因子,就是說,它可以在細菌中傳遞,使更多細菌變得耐藥,而且耐藥范圍比較廣。這才是致命之處。”徐建國說。

      幽靈對抗生素的免疫力,也是它的致命武器。如今,抗生素幾乎被用于治療大多數細菌感染性疾病。作為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或合成的類似物,抗生素能抑制病原的生長和存活,而對人體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近日,英國衛生部宣布,英國已經開始討論研制對付幽靈的新抗生素。但不少科學家對此持悲觀態度,他們認為可能10年內都不會有對NDM-1有效的新抗生素出現。

      他們甚至擔心,NDM-1的出現,與人們多年來濫用抗生素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大半個世紀以來,各種各樣的抗生素被制造出來,同時一些細菌經過被篩選,開始出現強大的抗藥性。

      MRSA的出現就是個例證。金黃色葡萄球菌本是很常見的細菌,感染后會使人皮膚上長瘡和丘疹,嚴重時可引起肺炎或血液感染。對這種病菌引起的感染常用青霉素類抗生素甲氧西林治療,大部分情況下很有效。但有些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對甲氧西林產生了耐藥性,由此變成了MRSA。這樣的病菌能引起深度感染,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炎癥。

      世界衛生組織也曾經發出警告:全球各國耐抗生素感染發病率的上升使一度可以治療的疾病難以治愈。

      幽靈頂多是一把好槍,但是殺傷力很大

      正如沃爾什所擔心的一樣,幽靈引起了人們心理上的巨大恐慌。

      中國還未出現確診的NDM-1感染病例,但它已經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詞語。一些中國網友,甚至建立了“超級病菌”網頁。他們開始談論SARS時期的恐懼。一些人甚至大呼“2012真的來了”,另外一些人則開始購買口罩、洗手液等生活用品。

      徐建國否定了NDM-1和SARS病毒的相似之處。他認為這兩者的性質完全不同。NDM-1的耐藥性基本在人體內部的細菌之間傳遞,讓細菌產生更強的抵抗外界的能力,不會產生新的疾病。而SARS病毒則是新的冠狀病毒,它們可以在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傳播。

      “NDM-1頂多是一把好槍,但是殺傷力很大。”徐建國打了一個簡單的比方。

      盡管如此,沃爾什呼吁目前極度需要一個全球性的監控體系,盡快識別NDM-1感染病例。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學者皮陶特還專門舉辦了一次講座,他呼吁那些曾在印度、巴基斯坦的醫院中接受過治療的外國人,在返回本國時,先去醫院進行篩查。

      一些小插曲也因此出現。

      8月上旬,英國衛生部就NDM-1發出警告,并提示本國游客盡量不去南亞旅行。對此,印度衛生部發表聲明,就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刊登報告,將超級細菌源頭指向印度表示不滿,并強烈抗議英國衛生部的相關警告。一些憤怒的印度議員甚至質疑,《柳葉刀》雜志是由多國聯合制藥機構贊助,因此這篇研究報告“甚至可能是多國公司設計的邪惡陰謀,以此毀滅印度作為新興旅游國家的興起”。

      “到底NDM-1將蔓延到什么程度?”在政治壓力下,科學家們開始保持謹慎的緘默態度。沃爾什在回復中國青年報記者的郵件中表示,他無法也不可能解答這個可怕的假設。

      不過,也有值得欣慰的狀況出現。

      去年10月,一名66歲的印度裔男病人在香港就醫時,尿液樣本中就發現了含有NDM-1的大腸桿菌。幸運的是,他身上攜帶的細菌對治療尿道感染的口服抗生素產生了反應,如今業已痊愈。

      8月15日,法國一家醫院在一名受傷者的皮膚樣本中發現了這種超級細菌的細菌植株。但是,這些NDM-1植株似乎對幾種藥物并不存在有效的抵抗力。醫生對著鏡頭笑著說:“這名患者健康得像一頭牛!”

    相關文章

    村醫用四件套打敗專家?抗生素、激素應避免非必要使用

    因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今年87歲的河南安陽某村李奶奶從未接種過疫苗。高燒三天后,她用孫女李雪半個月前從北京寄回來的抗原自測,發現自己“陽了”。隨后,她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家門口的小診所問診,醫生并未問及其......

    世衛組織對抗生素耐藥性增加表示高度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9日發布報告說,感染人類的細菌表現出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越來越強,世衛組織對此高度關注。這份《全球抗生素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報告》首次提供了在各國檢測覆蓋范圍內的抗生素耐藥性分析和2017年以......

    世衛組織對抗生素耐藥性增加表示高度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9日發布報告說,感染人類的細菌表現出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越來越強,世衛組織對此高度關注。這份《全球抗生素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報告》首次提供了在各國檢測覆蓋范圍內的抗生素耐藥性分析和2017年以......

    針對多重耐藥細菌的新型抗生素開發成功

    日本北海道大學市川聰教授領導的團隊最近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詳細介紹了一種高效抗菌化合物的開發,該化合物可有效對抗最常見的多重耐藥細菌。抗生素是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的重要藥物,但由于持續過度使......

    WHO正式發布2022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報告(三)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WHO正式發布2022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報告(一)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WHO正式發布2022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報告(二)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四方歡迎抗擊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新政治承諾

    在阿曼馬斯喀特舉辦的第三屆全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高級別部長級會議今天閉幕,會議首次討論了應對全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挑戰的目標。這次會議及其人類和動物領域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數字目標將為即將于2024年召......

    科學家展開細菌感染第一次全球評估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首次對細菌感染的致命性開展全球性評估后發現,細菌感染是全球第二大死因。2019年,這些細菌病原體導致全球770萬人死亡,占全球總死亡人數的13.6......

    又一國家性計劃,強調臨床急需醫療器械產品加速上市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教育廳(教委、教育局)、科技廳(委、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生態環境廳(局)、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廣播電視局、醫保局、中醫......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