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轉移性肺癌是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而來,其途徑可以是血行播散、淋巴道轉移或鄰近器官直接侵犯。以絨毛膜癌、乳腺癌多見,惡性軟組織腫瘤、肝癌、骨肉瘤和胰腺癌次之;還有甲狀腺癌、腎癌、前列腺癌等。
肺轉移瘤以血行轉移最為常見,血行轉移為腫瘤細胞經腔靜脈回流到右心而轉移到肺。淋巴道轉移多由血行轉移至肺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床,繼而穿過血管壁侵入支氣管血管周圍淋巴結。常發生于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小葉間隔及胸膜下間質,并通過淋巴管在肺內播散。腫瘤向肺內直接轉移的原發病變為胸膜、胸壁及縱隔的惡性腫瘤。
臨床表現
轉移性肺癌大多數無特異性臨床表現,約2/3患者無癥狀,1/3患者出現不典型的癥狀,如咳嗽、咳痰、咯血、胸悶、胸痛及氣短,晚期可以出現呼吸困難、低熱、消瘦等表現。轉移性肺癌臨床癥狀輕重與原發腫瘤的組織類型、轉移途徑、受累范圍有密切關系,如果轉移性肺癌并發癌性淋巴管炎、大量胸腔積液、肺不張或上腔靜脈受壓時,則呼吸困難更為明顯。繼發感染可有發熱。肺性肥大性骨關節病和杵狀指比原發性肺癌少見。
轉移性肺癌的臨床癥狀隨轉移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如果轉移發生在肺間質,為孤立性結節時,常無臨床癥狀;如果轉移灶位于支氣管內膜,患者可出現呼吸道癥狀;臨床出現胸痛常見于同時有肋骨轉移者;少數病例的支氣管黏膜受侵犯可出現小量咯血,但絨膜癌肺轉移可發生大咯血;當轉移瘤侵犯胸膜、主支氣管或鄰近結構時,可出現與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相同的癥狀,如咳嗽、痰中帶血絲、胸痛、胸悶、氣急等。
轉移性肺癌的發生時間一般在原發腫瘤治療后的7個月到3年間,有15%~30%科首先出現肺部轉移,而原發腫瘤尚未查出或難于查出,這多見于消化系統腫瘤,如:胃癌、肝癌、胰腺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