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執行衛生部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的通知精神,確保每位受血者安全,預防和杜絕因輸血后感染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梅毒、艾滋病引起的醫療糾紛,要求受血者在輸注血液制品前均接受傳染病四項檢測,以增強臨床醫護人員自我保護意識,有效的控制院內感染并減少醫療糾紛。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11月,對807例輸血前采集的血標本進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HCV)、梅毒(RPR)、艾滋病抗體檢測并分析統計計算,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自2004年5月29日至2005年11月11日在本院申請輸血的患者共807例,年齡2 d~90歲,性別自然分布;均取靜脈血3 ml~5 ml;標本均在輸血前采集。
1.2 試劑 由艾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珠海麗珠試劑有限公司提供試劑盒,在有效期內使用。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結果判斷專人負責,設陰陽性對照。
1.3 方法 金標法初篩,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體陽性者進一步用酶聯免疫法(ELISA)確診;梅毒初篩陽性用TPPA確診;HIV初篩陽性的標本送市疾控中心復篩、省疾控中心確診。
2 結果
2004年至2005年我院807例輸血患者,輸血前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情況見表1,性別之間比較見表2。
表1 2004年至2005年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者輸血前感染情況(略)
表2 2004年至2005年乙肝、丙肝、梅毒陽性性別之間比較(略)
3 討論
結果顯示:我院梅毒發病率低于南京(1.61%)而高于常州(0.65%),但年輕的婦女居多,多數可能為早期梅毒,通過宮內胎傳的危險性大,影響優生優育,應引起全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807例患者HIV雖然都是陰性,但不可輕視。HIV是一種高危性、病死率嚴重的傳染病,受感人群數量劇增,我國到目前為止感染者高達13萬,因此開展HIV檢測很有必要。要進行廣泛有效的有關防治艾滋病的宣傳教育。與常州調查相比我院乙肝陽性檢出率低于常州(6.87%),而丙肝與常州調查相比高于常州(0.15)。乙肝、丙肝與肝癌的發病有一定的關系,感染乙肝、丙肝的患者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有肝癌的可能。早期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清除乙肝、丙肝病毒,可能在阻斷肝臟病的慢性化及肝癌形成上起重要作用。綜上所述,如果在輸血前不檢測這些項目就給患者輸血,就會因患者在輸血前未進行病毒性疾病的血清學檢查而引起糾紛,給醫療單位以及采供血機構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為此對受血者進行輸血前HBsAg 、HCV 、HIV 、RPR抗體檢測,把檢測結果作為患者在我院就診的原始記錄保存,一方面能為臨床提供有效的診斷依據,同時還可以增強臨床醫護人員的自我保護,還能有效的控制院內感染。對于防治傳染病傳播有重要作用,也為醫療糾紛的處理提供法律依據。筆者認為,對每位手術患者手術前都應檢測傳染病四項,對今后在防控傳染病方面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馬現君,楚中華,李偉,等.15648名受血者輸血前抗HIV抗體檢測情況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2004,22(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