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焊工李萬君拿到了“教授”資格證書,成為吉林省首位獲得正高級職稱的技術工人。
這場“逆襲”在新的職稱評審制度下才有可能——他沒有經過計算機和外語水平考試。否則,這事夠嗆。
這就是改革帶來的變化。
近日,科技領域改革再放大招——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打造新的評審評價和評估體系。無疑,這是科技界刷屏的好消息。
為什么要深化“三評”改革?
有科研人員吐槽,一些不合理規定織成了一張“網”,經常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蓋章、填表、證明發票的真實性。一次次報上去,一次次退回來,絞盡腦汁地修改,不折騰個幾上幾下不算完。
聽聽,管得那么死,把科學家放在繁文縟節的“金鐘罩”里,創新還能發力嗎?
這不是一個人的苦惱。長期以來,面對項目申報的層層手續、名目繁多的評審評價,縱然是科技界“大咖”,想打“通關”也不容易。更別說,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壓得很多人透不過氣來。
世界那么大,你只想靜靜地做個研究者,有時也很難。
改革,先松綁,再放飛。把厚厚的報表扔進“回收站”,讓科研人員從發論文、跑項目、爭帽子的名利游戲中擺脫出來,靜下心,做學問。
雞蛋,從外面打破是食物,從里面打破是成長。與其糾結高端芯片多久能搞出來,不如多改善改善創新的生態。當科技工作者們輕裝上陣,攀上高峰的日子還會遠嗎?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批準,確定了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
1月份入職,4月就被委以重任,承擔經費達100萬元的科研課題,11月獲聘副研究員,第二年6月被破格選為二級學科帶頭人……在寧夏農林科學院,不滿35周歲的毛磊擁有了“開掛”人生。其實,這位國家肉牛牦牛產......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庫2023年度第一批擬入庫專家名單公示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庫管理辦法》(京科資發〔2023......
2022年底,科技部會同教育部等7部門聯合召開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啟動會,部署推進《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圍繞國家科技任務用好用活人才,以“評什么、誰來......
科技部等8部門日前印發《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旨在創新科技人才評價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落實的經驗,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11月9日,科技部網站發布了對《......
11月9日,科技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科院等8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改革試點單位共21家,包括12家科研院所和......
2022年7月1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重點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侯增謙院士,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劉明院士......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以下簡稱地學部)在2019年人才項目評審中悄然推行的一項新舉措,因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周忠和的一篇文章被廣泛傳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9年8月1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共接收項目申請240711項,面上項目18995項、重點項目743項、重點國際(地區)合......
2019年7月6-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科學部在北京召開了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謝心澄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數理科學部主任江松院士主持開幕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