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王丹研究員的研究團隊在一維異質結及其在太陽能電池應用方面的研究取得進展。論文One dimensional CuInS2–ZnS heterostructured nanomaterials as low-cost and high-performance counter electrodes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Environ. Sci., 2013, 6, 835-840)上。
對電極是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通常采用貴金屬Pt作為對電極。但是Pt儲量稀少、價格高,極大限制了電池的大規模工業生產和商業化應用。因此尋找價格低、來源豐富的替代材料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該論文以Cu1.94S-ZnS異質結構納米晶為種子,在高溫溶液中引入醋酸銦,最終合成了CuInS2-ZnS異質結構納米材料。通過調節醋酸銦的加入方式和銦離子的濃度等,可以分別得到火炬狀和長棒狀的CuInS2-ZnS異質結。以其為對電極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可達7.5%,超過了傳統的Pt電極電池。為高效低成本對電極的研發開辟了新路徑。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項目資助。
圖1. 火炬狀 (BTCIS–ZnS)和長棒狀(LRCIS–ZnS) CuInS2–ZnS異質結的形成過程示意圖
圖2. 以不同材料為對電極制備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I–V曲線
金剛石是天然礦物中硬度最高的物質,可用作研磨劑或鉆頭涂層。英國愛丁堡大學近日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參與的團隊合成了硬度可以與金剛石相媲美的氮化碳化合物,有潛力成為具有廣泛工業用途的多功能材料。2......
2023年Nature上的電池文章匯總1.固態電解質最新成果登上Science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創新研究所全固態電池研究中心RyojiKanno教授團隊利用高熵材料的特性,通過增加已知鋰超離子導體的組成......
“肉眼所見的世界,并非真實的世界,只是紅綠藍三色在我們腦海中的投影。”1666年,牛頓發現太陽光通過棱鏡的折射后可觀察到更多光譜色,這個實驗推動了光譜儀的誕生。憑借光譜儀這一工具,人類掌握一種新的精確......
鈣鈦礦技術的商業化進程繼續提速。12月28日,記者從協鑫集團獲悉,其旗下昆山協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鑫光電”)總投資50億元的2吉瓦鈣鈦礦生產線已于12月27日開工建設。據悉,該項目為全球首......
設計系列納米酶,與光熱治療、光動力治療、免疫治療等結合,用于癌癥、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突破太陽能電池關鍵技術瓶頸,構建高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有機太陽能電池體系,將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快速提升至1......
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開發高能量密度、長壽命的鋰離子電池至關重要。相較于傳統石墨負極,具有更高理論比容量的硅基材料被認為是頗有前景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然而,硅基負極在充放電時存在較大的體......
通過對兩種分子實施“麻醉”和“手術”,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許維教授團隊首次成功合成了分別由10個或14個碳原子組成的環型純碳分子材料,碳材料家族再添兩位新成員。近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在半導體行業需要應用ICP-MS監測芯片制造過程中的清洗液中磷的含量。磷的質荷比為31,會受到N15O16、Si28H1、N14O16H1等多原子離子的干擾,以至于背景信號特別高,檢出限難以滿足要求。......
分析背景簡介硅片是半導體制造業的基礎材料,硅片表面及少量的金屬污染都可能導致器件功能的失效,所以硅片表面金屬雜質測試是不可或缺的步驟。VPD跟ICPMS聯用檢測硅片表面金屬雜質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手段。......
碳材料家族又添2位新成員。通過對兩種分子實施“麻醉”和“手術”,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許維教授團隊首次成功精準合成了兩種全新的碳分子材料(碳同素異形體),即芳香性環型碳C10和C14,并精細表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