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開幕式暨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在大連舉辦,29個項目獲得中國專利金獎。江蘇大學教授魯金忠團隊“一種用于多種葉片激光沖擊的變形抑制夾具”斬獲金獎,現場領取了獎牌。
變形抑制夾具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被稱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端制造集成技術的標準。其中,葉片作為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構件,其價值約占航空發動機的29%,在極端惡劣環境下,葉片承受交變載荷,極易產生疲勞失效和斷裂。
“裝夾裝置作為葉片激光沖擊強化過程中不可替代的環節,歐美國家對我國進行封鎖,我們必須自主研發。”魯金忠介紹,當前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激光沖擊強化裝夾主要面臨四個難題:葉身強化容易產生震顫和變形,葉片型面沖擊軌跡規劃難,表面加工精度要求高,尺寸形狀差異大。
針對四個難題,團隊提出發明一種用于多種葉片激光沖擊的變形抑制裝夾方法和夾具,可以根據葉片幾何特征,進行葉根定位、葉身夾緊,同時又能抑制葉片變形。
基于這樣的想法,團隊最終采用磁吸式和組合設計,實現多種葉片快速裝夾、靈活切換;多點感應柔性支撐,自適應葉片形狀,抑制了強化過程中的葉片變形;葉身則采用柔帶式夾緊,約束葉片懸垂末端,提升葉片的夾持剛度。
采用該發明技術強化的渦輪截面位置度、變形扭轉角、表面粗糙度、疲勞壽命均達到或超過國際上最先進的LSPT公司的同類產品;對損傷渦輪葉片進行激光沖擊綠色再制造,性能指標超過新的葉片,并節約生產成本75%至80%。
由多名院士和航空制造專家組成的專家組給出鑒定意見:該發明專利攻克了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等關鍵件表面改性與保形控制難題,技術原創性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形性調控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應用該發明技術的項目已經實現產業化實施,在多家行業頭部企業得到應用和推廣,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底,合計應用單位6家,新增銷售額6.25億元,新增利潤2.42億元。
“以一個裝置獲評中國專利金獎,并不多見。”魯金忠表示,團隊為解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而設計的夾具,不僅僅是裝置,還包括了快速定位、多點感應自適應和柔性裝夾等方法。
江蘇大學激光沖擊強化學科方向自上世紀90年代初發展而來,歷經三十余年的沉淀和發展,開發出多代激光沖擊強化裝備。該技術不僅可以應用于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在汽輪機過渡區葉片、燃氣輪機葉片等薄壁件強化方面也有廣泛的應用場景。
近日,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今年2月底,廣東省發明專利有效量達80.8萬件。據悉,截至2024年底,廣東省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36.77萬件,占發明專利有效量的46.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
2025年4月11日,《工業智能創新發展報告(2024—2025)》藍皮書編制啟動會在上海召開,圍繞藍皮書編制工作開展座談交流。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毛俊鋒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
4月13日,在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賦權企業中科知奇聯合研發的“非接觸式心臟健康監測技術及應用”憑借其創新性與應用價值,從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千項科技成......
記者8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根據日前印發的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今年將圍繞健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完善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研究,制定行業標準1800項以上,組......
突破17萬元/噸不到一周,銻價再創歷史新高。3月10日,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銻業分會(下稱“銻業分會”)消息,99.65%純度銻錠平均報價從3月6日的17萬元/噸突破至18萬元/噸。同時,海外銻價持......
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EC63206《工業過程控制系統記錄儀試驗和性能評定》近日正式發布。該標準是當前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用記錄儀標準的一次重要革新,旨在為各類記錄儀技術規范建立統一基礎,推動全球制造......
記者從7日召開的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上獲悉,2024年,我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目前,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75.6萬件,成為世界上首個突破400萬件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明專利有......
2024年12月16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付凌暉出席會議,詳細介紹了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工業生產一直是......
一、研究背景在供應鏈環境下,工業產品從生產到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的全過程需要由供應鏈網絡的成員企業共同完成,工業產品質量客觀上是由供應鏈網絡上全體成員共同保證和實現的,也就是說工業產品質量的形成和實現過程......
日前,工信部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事件應急預案(試行)》。為建立健全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事件應急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提高數據安全事件綜合應對能力,確保及時有效地控制、減輕和消除數據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