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迪安診斷公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84.5億元,同比增長21.33%;毛利率32.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7億元,凈利潤率4.1%,同比下降10.63%。基本每股收益0.56元。2019年資產凈收益率為9.04%,研發費用2.12億,研發占比2.5%。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453,207,047.41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3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347,281,816.96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63%,若剔除新疆元鼎業績及商譽減值的影響,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23.50%。持續優化診斷服務運營體系,“服務+產品”一體化模式推動長期發展報告期內,公司診斷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808,658,230.06元,較上年增長18.92%。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醫學診斷整體化服務提供商”戰略,積極落實“有利潤的收入,有現金流的利潤”的經營指導思想,以技術創新加速企業升級,強化生物質譜和基因檢測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持續深化腫瘤、感染、婦幼等學科建設,進一步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推進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在保持業務增長的同時,加強營運資本精益管理,經營性現金流在上年同期的基礎上持續改善。
報告期內,公司從謹慎性角度出發認為新疆元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存在商譽減值跡象,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1.8?億元,最終金額待審計、評估機構進行審評后方可確定。若剔除新疆元鼎業績及商譽減值的影響,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9.53%。
1、報告期經營情況簡介
報告期內,公司堅守“醫學診斷整體化服務提供商”戰略定位,積極落實“有利潤的收入,有現金流的利潤”的經營指導思想,潛心專注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營銷力、技術力、產品力、組織力,有效增強公司整體競爭壁壘,推進長效高質量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453,207,047.41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3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347,281,816.96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63%,若剔除新疆元鼎業績及商譽減值的影響,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23.50%。
(一)持續優化診斷服務運營體系,“服務+產品”一體化模式推動長期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診斷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808,658,230.06元,較上年增長18. 92 %。公司注重精細化運營,數字化管理,強化定期復盤機制和應收賬款追蹤;加大三級醫院及地方龍頭醫院的開發,通過學術營銷,著力提升客戶單產量;優化績效考核,圍繞感染、婦幼、腫瘤、慢病四大學科,質譜、測序兩大技術平臺,提升重點項目的業務占比;持續強化營銷隊伍的引進和培養,推進“賽馬”機制和戰地教官模式;重視高端人才、學術帶頭人的引進,搭建項目合伙人機制,并以多種形式強化實驗室人員的技術培訓;成立全國調度運營指揮中心,通過天眼系統、智能質量信息平臺、配送管理系統等信息化服務平臺,有效提升樣本配送運營效能;啟動“金啄木鳥”質量提升專項項目,常規化飛行檢查機制和預防機制,強化風險和質量管控。
報告期內,公司產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501,973,504.34元,較上年增長23.07%。公司進一步豐富產品的多樣性,加大原產品線的深挖和新產品線的引入,堅實利基市場,推動區域內整體化解決方案的市場實施;積極運用DABS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實現全國產品標準化術語的統一和信息系統的打通;結合SFE(銷售效能提升項目),精細化管理營銷過程,運用漏斗管理工具,實現銷售效能的提升和營銷人員能力的提升;推進系統性的人才培養和發展,制定高潛人才計劃,以產品公司、檢驗實驗室、集團職能部門的輪崗培養和VP帶教模式,以人員的深度融合以促進服務和產品業務推動的一體化。
報告期,公司“服務+產品”一體化模式,在精準中心、合作共建、醫共體區域中心等業務中,組合拳效果突出。著力將精準診斷中心打造成為臨床檢測和科研服務公共平臺、特檢項目孵育器以及產品技術創新的應用場景,實現精準中心規模化復制。2019年,精準中心送檢業務較去年增長200%。針對合作共建業務,結合該模式具有合作周期長、服務項目多、能力要求高等特色,公司建立了五年三階段增值服務體系,從科室管理、精益運營、質量體系、技術與學科、人才培養等維度滿足不同層級醫院在各發展階段的服務需求,現已有客戶400余家。在醫共體區域中心業務,公司參與了中國縣域醫共體平臺,
助推國家“醫聯體、醫共體”建設與“分級診療”制度落地,賦能醫共體區域中心檢驗技術和質量的提升,培育新業務增長點。
(二)高精尖技術平臺建設持續加碼,依托學科構筑行業技術壁壘
報告期,公司整合優勢資源,加強四大學科建設,推動科研和技術發展。在腫瘤學科方面,公司繼續深化學科建設與營銷力建設并舉,于9月在CSCO學術年會摘得了CSCO年會最佳衛星會(基因檢測組)第二名的桂冠,11月于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白血病·淋巴瘤學術會議上舉辦了多發性骨髓瘤專題講座,向業界及臨床展示了公司學科建設成果。在感染學科上,公司引進新技術完善肝炎、呼吸感染、結核、艾滋、感染相關癌癥早篩等疾病線,聯合主辦“第一屆呼吸道感染精準診療研討會”,同時,深入與丙肝聯盟合作,與國內外知名藥企共同為全國丙肝患者持續提供超3萬例丙肝免費檢測,助力“消除丙肝”計劃。在婦幼學科方面,公司推廣以疾病為導向的臨床應用,圍繞不孕不育診療方案、圍產醫學解決方案、宮頸癌篩查疾病管理系統,做深做細遺傳和婦科腫瘤領域,率先推出宮頸癌篩查綜合報告,為臨床提供全面宮篩方案和報告解讀;同時,公司致力于推動遺傳咨詢事業的發展,在浙江、重慶等地組織召開遺傳咨詢培訓班,為醫療行業培養更多的遺傳咨詢師。在慢病學科方面,公司著重在預防、診斷和治療的三個環節,構建慢病的一體化病程干預及管理機制;以普檢項目為基礎,串聯質譜、核酸質譜、NGS等精準平臺為突破,在慢性疾病、營養管理、安全用藥、健康體檢等領域進行人體的精準管理。
報告期,公司積極引進高精尖技術人才團隊,重點打造質譜和基因測序兩大技術平臺。公司控股子公司凱萊譜致力于圍繞臨床檢驗、代謝組學、PharmaCRO與法醫毒理等多個應用方向量身定做標準化質譜實驗室整體解決方案,其自主開發的膽汁酸譜、精準用藥、精準類固醇激素檢測等多個方法通過迪安診斷參股公司迪賽思轉化成為臨床質譜試劑盒并完成備案,在全國多個大型三級醫院與迪安各實驗室得到應用。報告期內,迪賽思3個二類試劑盒已完成發補(2020年1月已拿到產品注冊證),備案產品7個完成,同時在研產品包括維生素D系列產品、甲氧基腎上腺素檢測試劑盒、脂溶性維生素檢測試劑盒等多個二類/三類臨床質譜診斷試劑盒產品。公司參股公司迪譜診斷致力于核酸質譜檢測系統及其創新型診斷試劑盒的研發生產、NMPA注冊與臨床應用,核心產品DP-TOF核酸質譜分析系統入選2019年浙江省重點高新技術產品開發項目。公司FMI平臺已完成數千例樣本檢測,與多名領域國內外資深醫生及醫療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同推進中國精準醫學服務。與此同時,公司NGS檢測報告系統對標FMI體系全面提升質量與服務,為中國罕見遺傳病的診療貢獻力量。
報告期內,公司以技術創新驅動打造核心競爭力,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上游產品產業化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截止本報告期末,公司已取得三類注冊證3項,二類注冊證1項,一類備案產品27個,目前有1個三類診斷產品進入注冊程序。同時基于LC-MS和Nanopore三代測序平臺建立了一套用于臨床常見微生物快速鑒定和耐藥診斷的檢測體系,基于一代測序平臺已完成9項臨床特檢項目開發和轉化,基于NGS平臺已完成兩項臨床特檢項目開發和轉化。
(三)細分板塊業務發展勢頭強勁,健康生態圈日漸豐滿
迪安鑒定始終以“科學匠心,潤法澤物”為使命,以鑒定服務為支撐,重點發展法潤鑒識平臺和迪安鑒科產品,積極培育迪安心理和教育培訓項目,致力于成為中國第三方司法鑒定領域真正整體方案提供者。在鑒定服務發展中,除北京迪安鑒定無需進行認證認可,其他8家均已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或國家級、省級資質認定的各類評審,同時搭建了法醫臨床、法醫病理遠程會鑒中心,以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法潤鑒識板塊,匯聚了鑒識專家、鑒識管理、鑒識質控、鑒識基因、鑒識云庫、鑒識數據等模塊,全力搭建的“司法鑒定+互聯網(InternetofForensics)”鑒識平臺,面向鑒定機構同行、法律工作者推出各類創新服務項目,助力司法鑒定行業發展。迪安鑒科板塊,通過產品研發、代理與合作,探索“銷售公司+服務平臺”新模式,已逐步形成毒品檢驗一體化產業鏈條。在心理培育板塊,聚焦心理健康輔導、心理技能培訓、心理評估(測謊)服務,“理念+技術+設備”產品服務模式已初步成型,學科建設日臻完善,心理培訓業務穩步成長。
在鑒識教育培育板塊,聚集司法鑒定相關的職業化教育,并逐步形成“三體九柱”的理論體系,承擔內蒙古、浙江、湖南、甘肅等省司法行政部門或行業協會委托的培訓。
迪安健檢緊緊圍繞公司核心檢測技術優勢,設計特色體檢服務產品,推動疾病早篩、加強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服務。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通過建立分級醫療質量管理體系,采取自查、互評、巡查監督等醫療制度,加強日常化醫療培訓及各項應急預案提高員工應急事件處理能力;以打造“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體檢服務為目標,按CEM體系建設要求與行動計劃,通過客戶滿意度實時調查及時解決客戶反饋問題,持續提高客戶滿意度;全面提升健康管理專業水準,80%以上的健康顧問均取得健康管理師資格,通過專業培訓確保優質服務。報告期內,迪安健檢與杭州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開展深入合作,參與 “健康養老智能服務技術及設備研究--支持互聯網醫院的醫養護機器人和養老服務體系的研究與應用開發”省級重點研發計劃。同時,結合杭州師范大學健康管理學院專業學科技術及附屬醫院的豐富醫療資源,開設消化道門診、女性健康門診、中醫門診、耳穴門診等特色專科門診,切實落地“治未病與健康管理”服務,實現從“檢”到“管”的全閉環健康管理服務。
深海冷鏈作為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內少數具有第三方醫療器械經營許可、高危病原微生物菌毒種等特殊資質的冷鏈物流企業,報告期內,堅持冷鏈集成技術研發、全球運輸網絡、精益管理體系建設、核心骨干培養,成熟運用TMS/CCTS打通上下游的服務流和信息流,建立并推行100余項藥品質量體系制度流程、冷鏈運營管理體系制度流程,推動IVD智能化供應鏈平臺的高效協同,全面打造“深海健康”的專業化品牌。在醫療器械、生物制品領域已成熟運作基礎上,加速推進臨床及商業化藥品市場份額,建立30家以上的標桿藥品生產研發客戶,并與默沙東、信達生物制藥、華東制藥、海正藥業等多家知名藥企達成合作。同時公司聚焦打造冷鏈技術衍生和服務能力,自主研發深海健康品牌的溫控箱、溫度計,并建成冷鏈服務咨詢、設備驗證等延伸服務的專業團隊。報告期內,深海冷鏈杭州地區2號庫啟動使用,投入藥品、醫療器械庫區庫位3000余個,加速區域倉配一體化進度;加強各地運營中心網點建設。報告期內,深海冷鏈接連獲得醫藥供應鏈“金質獎”十佳物流企業、醫藥物流最佳服務企業、最佳醫藥冷鏈物流中心(基地)三項榮譽。
上海觀合作為公司布局CRO業務的重要板塊,逐步完成從傳統向新型中心實驗室的轉型,橋接臨床試驗與藥物上市后的伴隨診斷,為客戶提供更有價值的臨床解決方案。報告期內,上海觀合的NGS檢測平臺、生物分析平臺、病理平臺和流式平臺發展迅速,進行了方法開發、轉移及驗證、技術支持和對外技術合作。觀合中心實驗室(TeddyLab)與美國Hematogenix公司合作,為一項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提供流式細胞術檢測等的中心實驗室服務。報告期內,觀合為200余項I-IV期藥物臨床試驗提供了嚴格而復雜的實驗室解決方案。
(四)升級搭建迪安商業系統(DABS),全方位強化管理支撐體系
基于“卓越品質”的質量戰略,公司秉承匠心、精益求精,持續引進和優化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質量管控模式,提升質量競爭核心優勢。圍繞“以顧客為中心”,著眼于領導力發展、戰略計劃、卓越運營和業務成長四大模塊,從豐田TPS管理模式發展到丹納赫DBS,報告期內,公司再從丹納赫引入,結合醫療行業特性與公司產業鏈屬性,升級轉化搭建成自己的迪安商業系統(DABS),以實驗室、研發與生產、銷售業務為重點,以精益管理為方向,運用5S、可視化管理、改善KAIZEN等工具,形成“以改善為生活方式”的管理文化,通過打造質量信息共享平臺、開展內部質量審計等舉措,及時、有效識別和管控風險,實現質量管理的“零投訴”、“零事故”、“零差錯”。報告期內,公司4家實驗室通過ISO15189現場評審,6家通過定期監督評審,3家通過復評審,累計已有19家實驗室獲得ISO15189認證,1家實驗室獲得CAP認證,實驗室質量位居行業前列。
供應鏈建設方面,公司著力于迪安特色的精益供應鏈建設,持續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供應鏈價格體系,推進戰略采購、智能倉儲、冷鏈物流、需求計劃的聯動效應,并堅守質量合規一票否決制的質量管理方針。報告期內,公司圍繞戰略供應商,通過戰略采購合同的簽訂、采購價格的商務談判、以量換價的集中采購、中小供應商的縮減合并、采購招標等措施,提高采購供應品質量,優化采購路徑,實現供應品采購成本領先。報告期內,公司聚焦采購成本、周轉天數、供應鏈營運資本三大關鍵指標的優化,從采購管理、自營物流管理、質量管理及需求計劃管理四方面出發,高度融合供應鏈模塊職能,夯實數據、流程及組織基礎,創新方法促進供應鏈營運能力的提升。報告期內,公司使用“GPO”模式(Grouppurchasingorganization,集團采購組織)作為中央采購平臺的有效補充,對非核心品牌的診斷設備、試劑、耗材的產品遴選、性能評估、招標議價、采購供應等開展試點工作。
信息化建設方面,公司進一步深化“醫療診斷產業數字化平臺經濟”信息化戰略,實現小數據基本閉環,打造IVD產業鏈科技創新、成本優化、服務領先的核心競爭力。圍繞“基礎服務、專業服務、商業服務、創新服務”四大服務模塊,公司完成IrisLIMS系統2.0版本的研發并上線使用;依托于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自主開發“自營+第三方”醫療器械冷鏈物流WMS/TMS/OMS/PA平臺、液基薄層細胞學(TCT)陰性篩查模塊;兩癌篩查平臺順利通過浙江省衛健委的驗收,入選“浙江省全民健康信息化應用發展典型案例參選目錄”,服務600余家醫院500萬人,實現與國家直報系統的無縫對接;醫院供應鏈系統為全國數百家醫院提供醫共體供應鏈的解決方案。打通醫院和廠家數據,全程溯源,實現精細化管理,確保高效運營。
報告期內公司提出用人做事人才觀,旨在驅動在各自領域中通過管理革新進行呼應,真正把用人做事在這個規模龐大的企業內部、在所有人才管理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落地生根,發揮作用。2019年公司通過引入第三方專業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美世公司,運用專業的工具幫助人才戰略落地。用人做事已經成為了迪安人才管理體系的建設總綱,在公司未來的組織、人才發展道路上發揮引領性作用。用人做事人才觀經過近一年的思考與實踐,業已基本形成了從人才引進、人才盤活、人才加速發展以及人才激勵的人才管理體系建設思路,進一步提升公司在人才管理、技術創新、經營決策等方面的效率,全面推動企業效能增長,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五)秉承匠心打造行業領先品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2019年,是迪安診斷集團轉型獨立醫學實驗室15周年,圍繞轉型升級15周年,公司從內容傳播、公益責任、團隊文化、學術營銷四個維度開展了系列主題活動,內部組織文化建設和外部傳播得到進一步升級。報告期內,公司與浙江省腫瘤醫院、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共同舉辦了第五屆中美病理高峰論壇,同時,公司入選“長三角商業創新樣本”,公司子公司濟南迪安、佛山迪安、山西迪安、天津迪安、長沙迪安、成都迪安、呼和浩特迪安、長春迪安、杭州凱萊譜共9家子公司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杭州迪安生物獲得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基因小鎮獲得浙江省省級孵化器認定。
報告期內,公司踐行以“善”為核心的責任觀,形成了以關愛民生健康為主線,支持專業人才培養、幫扶弱勢群體和助力慈善事業等為輔助的多元化公益支持系統,設立“善”基金,樹立“善”形象,有部署、有計劃、有支撐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公司“迪安診斷志愿同行服務團”組織多起各類公益活動,總服務人數超過萬人;公司內部“善基金”累計援助人數360余人,資助金額累計超600萬元;公司積極參加社會慈善捐款捐助和社會公益項目,如兩癌篩查、無償獻血等活動百余項,連續10年獲得中國癌癥基金會“社會公益獎”。
近期,甲流相關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多家上市公司回應投資者關于“流感”的提問。①金石亞藥:公司明星產品“快克”?復方氨酚烷胺膠囊可以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和治療,“小快克”?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適用于緩解兒童......
過去十年,CRO(臨床研究實驗室服務)行業實現了爆發式增長。主營業務為醫學診斷的迪安診斷(300244)也嘗試入局分一杯羹。2016年,迪安診斷與CRO龍頭企業泰格醫藥(300347)合資成立了上海觀......
聚光科技(12.330, -0.12, -0.96%)(300203)4月23日披露2023年年報。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1.82億元,同比下降7.80%;歸母凈利潤虧損......
4月23日,聚光科技發布年度業績報告稱,2023年營業收入約31.82億元,同比減少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3.2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72元。2022年同期營業收入約34.5......
近日,華潤雙鶴(600062.SH,股價20.54元,市值213.55億元)發布2023年年報,公司全年收入突破100億元,但兒科用藥領域收入同比下降15%,已連續四年下滑。在這一背景下,今年2月,公......
近日,PacBio(納斯達克股票代碼:PACB)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季度和財年的財務業績。2023年收入為2.00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
近日,StandardBioTools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2023年收入1.06億美元,較2022年9794.8萬增長8.6%;凈虧損......
財政部、國資委、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日前聯合印發通知,明確企業編制2023年年報應予關注的企業會計準則實施重點。通知強調,企業編制年報應當嚴格執行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解釋、企業會計準......
近日,Bio-TechneCorporation(納斯達克股票代碼:TECH)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第四季度和2023財年財務業績。2023年收入11.367億美元,......
近日,23andMe(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E)公布截至2023年3月底的財年業績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務業績,2023年收入2.99億美元,較上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