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118.shtm
編者按 10月22日,著名數學家楊樂與世長辭。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丘成桐與楊樂是40多年的老朋友,近日,丘成桐向《中國科學報》講述了自己與楊樂交往的點滴以及楊樂的數學成就和對中國數學發展的貢獻。以下是丘成桐的口述。
我和楊樂先生的友誼持續了40多年。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1979年的夏天,我第一次回國訪問,是他接待的。
在此之前,1978年,中國數學代表團訪問美國,第一站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剛好我受陳省身先生邀請在那兒訪問一年。交談中,我們談到了中國的數學,談到1976年美國純粹和應用數學代表團訪問中國的事,那時美國代表團挑出來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陳景潤和楊樂、張廣厚的工作。
這些工作在當時全世界的工作中都是很不錯的,何況他們是在“文革”那么困難的情況下做出來的,他們又很年輕,美國有名的數學家對此都印象深刻。
所以,在還沒有見過面的時候,我就聽說過楊樂、張廣厚的名字。
1979年,我受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華羅庚的邀請回國訪問,當時華先生有事不在北京,是楊樂接待的。我所有的行程都是他安排的,包括方毅副總理接見我,也是他陪同。他還讓我去北京附近走一走。這在當時并不簡單,因為車子出京需要許可。我還回到了南方,去了我父親的出生地。楊樂的安排無微不至。
?
2019年,楊樂(左)和丘成桐在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
還有一件事我印象深刻。有一年,美國數學學會要到中國選拔留學生,我受邀到北京大學參與選拔工作。中途我突然發燒了,要去醫院看病。當時找車子很困難,不得已我只好給楊樂打電話。那時候打電話很不方便,但楊樂還是很快幫我安排好了去醫院看病。楊樂辦事很明快,對朋友極其負責。
1980年,由陳省身先生組織的微分方程和微分幾何會議在北京召開,海外數學界的很多大人物來了,楊樂、張廣厚也參加了。楊樂做了很多事務性的工作,我對他的行政能力很佩服,他做什么事情都有辦法處理得很圓滿。遇到困難,他也盡量用最平和的方式尋求最優解。
?
丘成桐(左)和楊樂。
當時,我知道他的數學成就很大、行政能力很強,但沒想到在老百姓心中他還那么有影響力。那時孩子的書本里都寫著向楊樂、張廣厚學習。
1983年,我拿了菲爾茲獎,回國后,國家領導人接見了我。那次楊樂跟我一起參加了接見,結果談話時間超過了預計時間。我當天要飛往波士頓,趕到機場時,只剩半小時飛機就要起飛了,非常著急。
楊樂只好給地勤保安看了他的工作證。保安看后嚇了一跳,做了一個敬禮的手勢,說“您是楊樂,我在課本上讀過您的故事”,就給我放行了。我才知道中國大部分人都知道楊樂是誰。
我當然明白,一般來說,楊樂不會這樣做,只是因為我要趕飛機,他覺得這樣才能“打動”地勤。他雖然大名鼎鼎,但他不愿意出風頭。當時我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幫忙做事,很多時候有記者要采訪我,也要采訪他,他是比較拒絕的,不想跟記者有太多往來。
如果選擇仕途,楊樂也完全有機會。但他不求名利,覺得中國的數學前途比什么都重要。他的無私讓人佩服,他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國士無雙”這4個字,他當得起!
20世紀90年代,我們一起建立了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到今天有近30年了,很多事情是楊樂做的。我有很多想法,但當時我長期不在中國,主要完成人都是他。中間也遇到過很多困難,我很佩服楊樂,他真的很勇敢,挺住了。
當時我們是想把中心辦成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數學科學研究所那樣的機構。但那時的中國還比較閉塞,要花很多工夫,一方面,要說服海外的數學家來;另一方面,要說服中國的其他機構派年輕人來學習。他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里既照顧年長的科學家,也關心年輕的科研人員,他操心科研人員的利益,也為他們考慮學術前途,事無巨細,什么都想做到。
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中國的資源很缺乏,不同單位都在爭取資源。楊樂還被人誤會,覺得他不夠公平。其實,即使是在資源最缺乏的時候,他也是希望跟其他高校一同分享的。
即使受人非議,他也不在乎,不愿意做任何回應。私下他都是跟我說別人的好,從不抱怨別人,連訴苦都沒有。所以我很佩服他、尊敬他,楊樂學問好,人品也是一流的。他是彬彬君子、忠厚長者。
2022年,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首次設立了數學貢獻獎,并將此獎授予楊樂先生,以此表彰他在數學領域的突出成就,及其為推動中國數學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這是華人數學家對他的尊敬。
沒有想到楊樂先生會這么快離開我們,但去年這個獎頒給他,我想他是知道我們對他的佩服和尊敬的,我很欣慰。
?
楊樂(右二)榮獲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2022數學貢獻獎,丘成桐(左二)、黃衛(左一)、黃如為其頒獎。本文圖片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提供
(《中國科學報》記者李蕓、王一鳴采訪整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318.shtm3月2日,海南大學科技園舉行揭牌儀式。儀式由海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鄒勇華主持。&n......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314.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313.shtm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鄭振亞領導的中國空間站巡天空間望遠鏡(CSST)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312.shtm日前,基于多模態大模型“復旦·眸思”(MouSi),復旦大學自然語言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305.shtm2024年3月3日是第11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全球主題是“連接人類與地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301.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300.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299.shtm2月27日,在武漢東湖科學城核心區光谷科學島的紅泥地里,國家作物表型組學研究重大科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271.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270.shtm近日,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波斯鐵木屬(Parrotia)落葉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