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1-23 09:46 原文鏈接: 退耕“還”出綠色好生活生態環境連年改善

      “開一片片荒地脫一層層皮,下一場場大雨流一回回泥,累死累活餓肚皮。”樸素的民謠,生動地體現了遼寧省阜新市在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前的生態境況。10多年過去了,現在的情況如何?日前,記者來到了阜新市,就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情況和這里的生態變化進行了實地采訪。

      生態環境連年改善

      走進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一派豐收的景象盡收眼底,家家戶戶庭院里堆放著金燦燦的玉米棒子,谷場上曬著顆粒飽滿的花生。村民陳其華指著村里道路兩旁的磚瓦房感慨地告訴記者:“看這房子漂亮吧,以前咱這都是土房,現在生活條件一天比一天強,這多虧退耕還林時種的樹,不然我們村估計早就變成了沙海,更別提現在的好生活了。”

      阿爾鄉鎮北甸子村位于科爾沁沙地邊緣,常年飽受風沙侵襲。從前,風沙經常把種子吹跑,將大片農田掩埋,一些人們世代居住的村莊被迫遷走。

      據在村里工作了28年的村支書董福財介紹,通過退耕還林,現在村里的林地有1萬多畝,不僅改善了村里的居住環境,糧食產量也連年增長。陳其華原來有100多畝耕地,在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后,他拿出一半耕地用來種樹。

      “以前村里根本就看不到樹,現在村里的路兩旁和山坡地上,到處都是林子。樹多了,風沙一年比一年小。”董福財告訴記者,退耕還林后,由于風沙減弱了,加上農田改造,每畝玉米產量由過去的300多斤,增加到目前的1000斤左右。而且,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160元,其中生態林連續補助8年,經濟林連續補助5年。據了解,在國家退耕還林補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將自家的耕地加入到退耕還林的行列中。截至去年年底,10年間,彰武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09.95萬畝。

      林業經濟蓬勃發展

      不斷增加的林地,擋住了風沙,涵養了水源,阜新市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然而,近年來糧食直補和農資補貼力度不斷加大,再加上糧食價格持續上漲,在一塊土地上,種植糧食作物的收益遠遠高于退耕還林種樹的效益,以致一些地方出現了毀林復耕的苗頭。那么,如何讓退耕還林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阜新市林業局局長白鷗表示,林業發展只有與農民致富相結合基礎才能穩固,不能僅僅依靠政策扶持生態建設,而要通過生態經濟建立起發展林業的長效機制。

      沿著盤山路,記者來到了阜新市細河區四合鎮太平溝村的一處生態旅游點。站在山頂放眼望去,無數個山頭、溝坡形成了環形梯田狀的人工地貌。腳下,每一處竹節壕、每一個果樹臺田都栽上了經濟林。望著滿山茁壯成長的樹苗,村支書杜井春介紹說:“以前這片5000畝的山頭受沙化侵害嚴重,種啥都沒什么收成,一直荒著地。去年11月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開始治理這片山地,修路、造蓄水池、建滴灌配套設施,今年5月開始栽果樹,成活率能達到90%。”同時,太平溝村還專門成立了林業合作社,這些經濟林都分包到戶,合作社負責協調管理,承包戶負責澆水養護,經營權歸林農所有,預計果樹掛果后每畝地純收入達3000元以上。

      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不僅使阜新市生態環境實現了整體好轉,林業經濟也得到了蓬勃發展。截至目前,阜新市擁有林地520.5萬畝,森林覆蓋率32.46%,有近300萬畝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300多萬畝農田得到保護,控制水土流失面積500多萬畝。全年沙塵天氣降為11天,大氣環境質量二級以上良好天數達到347天。

      為加快林業經濟的發展,阜新市已培育林產品深加工企業324家,去年實現產值24.5億元,林業收入已占到全市農民收入的26%,有100多萬農民從事著與林業有關的工作。

      遼寧省阜新市副市長馬如軍告訴記者,他們要充分利用好林地這一致富平臺,努力實現到2015年農民人均收入中林業收入達到三分之一,森林面積穩定在63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0%。

      阜新市在開展大規模退耕還林等系列工程中,因地制宜,分區施策,使往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老百姓的“綠色銀行”,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造林綠化之路。

    相關文章

    2023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公告2024年第12號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管局辦公室金融監......

    青海出臺實施方案全力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

    6月3日,記者從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的《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要求,推動青海省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

    《綠色與智能礦業工程(英文)》正式創刊

    4月23日,《綠色與智能礦業工程(英文)》創刊發布會在北京舉辦。該活動由北京科技大學期刊中心和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主辦。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期刊創刊主編、中國工程院院士蔡美峰,顧問委員、中國工程院院......

    2024綠橋、綠色長征啟動

    4月14日,2024綠橋、綠色長征啟動暨首屆青年綠色科技創新大賽頒獎儀式在雄安新區舉行。大型涉農高校融媒體項目《最炫農科生》與北京林業大學發布共創項目。北京林業大學供圖北京林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洪元致辭。......

    國新辦:天津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成效

    “去年初,我們聚焦事關天津長遠發展的重點領域,務實地推出了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成效,全市PM2.5年均濃度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單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0%以上。”天津市......

    六部門聯合發文支持內蒙古發展以綠色低碳為鮮明特征的新質生產力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林草局六部門日前聯合發布支持內蒙古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動內......

    十部門聯合印發《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

    2月29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十個部委共同發布了《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的通知,旨在強化綠色發展的新動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向更綠色的方向轉變。這一新版《目錄》是在原有《綠色產......

    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團體標準批準發布公告2024年第4號

    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團體標準批準發布公告2024年第4號。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批準發布《數智化時代高質量綠色發展優質產品評價AI智能家用電冰箱》(T/GDES82.1—2024)、《數智時......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組織開展2023年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征集工作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金融監管總局辦公廳國管局辦公室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推薦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加快數據中......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通過兩項標準,助力工業綠色低碳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評價通則》、《工業綠色低碳產品評價通則》審定會順利召開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領域委員會(FC95)在線組織了標準審定會,會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