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分枝是決定植物株型發育的主要決定因素。在水稻、小麥等主要禾本科作物中,分枝通常被稱為分蘗,是決定產量的重要農藝性狀之一。分蘗的生長發育受到遺傳因素的嚴格調控,其主要調控機制是通過植物激素信號通路協調分蘗芽的起始與伸長。長期的研究表明,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是調控株型建成的主要激素。最近數年,科學家通過對擬南芥和水稻等模式系統的研究,鑒定了一個新的激素獨角金內酯,并發現該激素通過抑制側芽的生長在株型建成中發揮關鍵調控作用。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家洋院士及其合作者近年來對獨角金內酯調控水稻分蘗分子機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通過對水稻矮化叢生系列突變體(dwarf突變體或簡稱為d突變體)的系統研究,李家洋等發現,D27基因在獨角金內酯生物合成途徑中的關鍵作用(Lin et al., Plant Cell, 2009, 21: 1512)。最近,李家洋課題組與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徐華強課題組、中國水稻所錢前課題組合作,在解析獨角金內酯信號轉導分子機理研究中取得了奠基性的突破。他們發現,D53基因編碼一個double Clp-N motif-containing P-loop nucleoside triphosphate hydrolase, 負調控獨角金內酯信號轉導。分子遺傳學和生化研究表明,D53可能與轉錄抑制因子TPR形成復合物,協同抑制獨角金內酯信號通路下游靶基因的表達,從而抑制該信號通路。獨角金內酯誘導D53泛素化并通過蛋白酶體途徑降解,且這一過程依賴于獨角金內酯受體D14和泛素連接酶D3。D53蛋白的降解導致去抑制化,從而激活獨角金內酯信號轉導,精確地調控側芽的伸長。在d53突變體中,D53基因的顯性突變(dominant mutation)使其突變蛋白不能被降解,組成型抑制獨角金內酯信號通路,從而導致d53矮化叢生的表型。值得指出的是,李家洋等人發現的獨角金內酯信號轉導的“去抑制化激活”機制與生長素、赤霉素、茉莉酸等重要激素的信號轉導激活機制類似,表明這是植物在進化過程中選擇的一種主要調控模式。

      上述研究是解析獨角金內酯信號轉導分子機制的奠基性發現,相關結果以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于12月11日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刊物Nature。李家洋課題組姜亮(博士研究生)、劉學(博士研究生)、熊國勝博士和劉會會(博士研究生)為共同第一作者,李家洋、王永紅和徐華強為共同通訊作者。Nature同時在NEWS & VIEWS專欄配發題為Witchcraft and destruction的專文評述,高度評價該項工作的理論意義和潛在應用價值。

      李家洋院士及其合作者十余年來對水稻分蘗的調控機制進行了系統深入研究,通過對水稻分蘗主控基因MOC1基因(Li et al., Nature, 422: 618, 2003)以及調控MOC1蛋白穩定性的關鍵因子TAD1基因(Xu et al., Nat Commun, 3: 750, 2012)、調控分蘗角度的LAZY1基因(Li et al., Cell Research, 17: 402, 2007)、理想株型基因IPA(Jiao et al., Nature Genet, 42: 541, 2010)以及D27、D53等關鍵因子的系統深入功能解析,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成果,為解析株型建成的分子機理做出了具有國際影響的重要貢獻。

    相關文章

    科研團隊揭示遺傳因素在母嬰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10月9日,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華大基因聯合武漢兒童醫院、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中山大學等多家機構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在《細胞》子刊《細胞基因組學》上以封面、專輯的形式發表了6篇研究論文,系統解析了孕期生......

    印遇龍等:基因編輯并不違背自然選擇規律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學者開發出基因結構注釋“拋光”工具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夏瑞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開發了一種基于基因共線性進行物種基因組基因結構注釋矯正的工具——SynGAP(Synteny-basedGenestructureAn......

    西南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調控壽命新基因

    科技日報訊 (記者雍黎)記者9月9日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代方銀團隊發現了調控壽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蠶、線蟲、果蠅等多物種中進行研究,揭示了其調......

    解碼“基因寶藏”!科學家揭示海洋微生物基因資源利用潛力

    9月5日,記者在“千種海洋生物基因測序項目”暨全球海洋微生物基因庫建設及應用成果聯合發布會上獲悉,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山東大學、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等機構,構建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海洋微生物基因數據庫,......

    首個泛癌種伴隨診斷體外診斷試劑盒在美獲批

    ·NTRK和RET融合是該檢測支持檢測的兩種基因變化。這些特性支持該體外診斷試劑作為兩種癌癥藥物的伴隨診斷方法——拜耳(BAYRY.US)的Vitrakvi和禮來(LLY.US)的Retevmo。拜耳......

    西南大學家蠶團隊發現長壽新基因OSER1

    記者27日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代方銀教授團隊發現了調控壽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蠶、線蟲、果蠅等多物種中研究揭示了其調控機制。該基因對壽命的影響得到人類受試者研......

    瘦肉越來越受偏愛,如何有效提升地方豬瘦肉率?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豬肉的偏好也發生改變,更加偏愛吃優質的瘦肉。我國地方豬肉質優良,但普遍肥肉多、瘦肉少。比如我國“四大名豬”之一的湖南地方豬寧鄉花豬,瘦肉率僅38.6%,而國外引進豬種(杜......

    美科學家發現DNA內“空間語法”或重塑基因調控理解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DNA內長期潛伏的“空間語法”,這是理解基因活動如何在人類基因組中編碼的關鍵。這項研究或重塑科學家對基因調控的理解,更深入地揭示遺傳變異如何影響發育或疾病中的基因表達。相關論文發表于《......

    控制基因活動的“空間語法”發現

    科技日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發現了DNA內長期潛伏的“空間語法”,這是理解基因活動如何在人類基因組中編碼的關鍵。這項研究或重塑科學家對基因調控的理解,更深入地揭示遺傳變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