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8-02 00:00 原文鏈接: 鄧子新:抗生素產業資源與技術對接基礎與產業互動


      規模第一  創新不足


      記者:我國是抗生素生產和出口的大國,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我國抗生素產業與研發現狀。

      鄧子新:抗生素大家都知道,尤其在醫藥方面,都知道它的用途,這涉及到我們大家的健康,但抗生素不僅應用于公共衛生領域,在農業、飼養業、漁業、林業和環境保護等方面也有很多應用。目前國內生產的微生物農藥品種已經達到80多種,年產值在20多億元。

      我國是抗生素生產與出口的大國,總體規模與出口規模居世界第一位,但國際市場占有率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前沿創新能力和高端品種不足,整體研發水平低,缺乏高科技手段的強力支撐,基礎研究與產業脫節嚴重。

      我國幅員遼闊,原始資源豐富,但因缺乏系統研發能力致使研發鏈脫節,很少把原始資源變成有用資源,使得資源浪費甚至流失嚴重。

      記者:目前我國抗生素產業的規模如何?

      鄧子新:這些年我國生產抗生素的企業集團發展很快,有很多龍頭企業,例如哈藥、魯抗、華北制藥、浙江醫藥、石家莊制藥,都是比較有規模的上市公司。另外還有200多家中小生產企業在生產抗生素。華藥成立了微生物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008年,國家建立了以企業為主導的抗生素產業技術創新產業聯盟。

      根據ReportBayer2007的數據,到2010年,全球抗生素產業的市場規模約為320億美元。在抗生素產業的構成中,傳統的青霉素一類的抗生素,市場規模在不斷下降,其他種類的比例則在增加。

      Research In China的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抗生素原料的銷售收入達到350億元,其中148億元來自出口,占藥物原料總出口量的四分之一。我國青霉素的潛在生產能力達到每年大約10萬噸。

      新技術主導產業發展

      記者:抗生素產業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方面新的病原菌不斷產生,需要開發新的有效的抗生素,另一方面已有的抗生素要應對不斷增強的抗藥性,對此您怎么看?

      鄧子新:抗生素藥物有更新換代的必要性,不但要針對新的病原菌開發有效的新的抗生素,而且要增加現有的一些抗生素的產量。

      我國的抗生素生產企業大多數還是依靠傳統的技術和方法來生產抗生素,在應對抗藥性增強、增加產量帶來的挑戰時,必須開拓全新的路徑,突破抗生素產業的瓶頸,這也是一項世界性、高投入、探索性強的科技難題。

      抗生素主要的來源還是微生物,也是微生物領域的焦點。數據顯示,美國從2001年到2008年細菌感染性疾病的種類和數量都在迅速增加,增加的數量是非常巨大的。在我國,病蟲害所造成的農業生產損失大約占到37%,還會引起農作物品質的下降。可以看出,為了對抗人類的疾病和農業的病蟲害,抗生素的需求都是巨大的。

      上世紀40年代青霉素問世后,抗生素經歷了30年的黃金時期,到上世紀末期,要發現一種新的抗生素越來越困難,直到現在情況仍然沒有改觀。盡管新技術新方法在不斷產生,但受到自然界條件的制約,新產物發現速度銳減,這也凸顯出抗生素藥物資源挖掘的迫切性。

      記者:我國在抗生素領域的基礎研究情況如何?

      鄧子新:近幾年來,我國在抗生素藥物基礎研究方面的優勢不斷增強,研究機構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覆蓋面非常寬,研究的跨度也很大。

      我國在微生物資源收集與系統學研究方面有很強的優勢,很多研究機構多年來一直持之以恒地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另外,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克隆、生物合成機理研究,尤其是現在功能基因組方面的研究,又把新藥的挖掘帶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是比較可喜的。

      在抗生素產生菌功能基因組研究方面,農抗120產生菌已經完成了,還有納塔霉素產生菌等等,包括青霉素這些基因組都在測定過程中間。

      各方合作貫通產業鏈

      記者:您剛才談到我國在抗生素基礎研究方面的優勢,那么應如何將這種優勢轉化成抗生素產業發展進程中的有效推動力?

      鄧子新:抗生素產業涉及到各個部門,從學科來講涉及到上中下游,從產業來講,企業也有強烈的愿望。政府、科研機構希望通過各種不同的機制能夠推動基礎研究和產業發生互動。

      抗生素藥物及其基因的主要來源是存放于各大菌種保藏中心的已有菌株、工業生產菌株、不同生境待分離菌株、基因組水平上基于抗生素基因簇發現的產物挖掘。我國在菌種方面有很好的積累,在國內的菌種保藏中心(包括林業、農業以及其他專業的菌種保藏中心)注冊的菌種加起來超過3萬株,再加上在其他研究機構和企業里沒有注冊保藏的,數量可能更多。

      多年來,我國的研究機構已對微生物資源進行了系統的分類和保藏,并對其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他們有強烈的愿望和技術平臺與產業發展相配合。現在,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應用于抗生素的基因資源挖掘,發掘新抗生素的能力是今非昔比。但如果技術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資源也就只能停留在某一個層面。

      記者:要更好地發展抗生素產業,您有哪些建議?

      鄧子新:我國的生物藥物產業亟待繼承式研發、渴望鏈接式的攻關。以往我們主要是在陸地上尋找原始資源,以后可能更多地進入海洋,甚至進入空間,基因的資源、菌種的資源可以不斷拓展。原始資源要變成有用資源,哪怕是低產品種,要經過遺傳生化、化學鑒定等眾多環節,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中斷,都會使研究停留在原始水平。如果是優產資源,可以進入到發酵罐、進入到產業,在這個過程中工藝要進行優化。

      任何一個研究機構在目前的情況下都很難包打天下,從原始資源一直做到優產資源,所以我們希望資源與技術對接,基礎與產業互動。在基礎研究方面,通過國家建立的科研平臺形成強有力的科研積累,研究人員與企業共同在生產過程中發現需求,通過資金投入、項目管理和科技政策的制定等等,促進有用資源的產業化。

      我國是抗生素產業的大國,在新的歷史時期下,我們要轉變觀念和思路,把視野拉得更寬,要主動發揮我們的優勢,把原來“睡大覺”的原始資源發掘出來,在自主研發、自主創新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相關文章

    耐抗生素的細菌的分子超能力

    當腸道菌群被一個療程的抗生素擊倒時,我們自身攜帶的一種普通腸道細菌就會大量繁殖。由于這種細菌對許多抗生素具有天然的抗藥性,它反過來造成了一些問題,特別是在醫療機構。由瑞典隆德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現在顯示......

    抗生素耐藥性的隱藏熱點

    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廢水中抗生素抗性進化的效力被大大低估了。該研究顯示,廢水具有獨特的特性,允許抗性基因開始從無害的細菌到導致疾病的細菌的旅程。早在人類利用抗生素作為藥物之前,微生物就已......

    全球零售藥店抗生素無處方銷售現狀如何?

    細菌耐藥性已經成為一項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零售藥店抗生素無處方銷售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重要形式,全球零售藥店抗生素無處方銷售現狀如何?《中國科學報》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近日,該校同濟醫學......

    一種單細胞藻類細胞中有7個基因組

    一種50多年前收集并在實驗室中生長的單細胞藻類,原來是一個由曾經獨立的生物組成的奇怪的集合體,里面有不少于7個不同的基因組。4月27日,相關成果發表于《當代生物學》。“據我所知,單個細胞中有7個不同的......

    解碼基因組“暗物質”,拓寬生命認知疆域

    人類約有2萬個基因,僅占DNA的2%,剩下的98%是什么?這些區域如同基因組中的“暗物質”,有待科學家去發現。非編碼RNA(核糖核酸)是基因組“暗物質”中的一類重要分子,最近十幾年才被發現。它們不僅在......

    世界上最快的生物運動背后的巨大蛋白

    科學家們發現了Spirostomum的超快收縮的分子基礎,Spirostomum是一種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運動而聞名的毫米級單細胞原生動物屬。利用從RNAi獲得的高質量基因組,研究人員發現收縮結構,即......

    2023年,基因組學革命“狂飆”到了哪一步?

    2023年4月25日是DNA雙螺旋結構發現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科學家的這一發現,將生物學研究帶入分子時代。攜帶著生命遺傳信息的DNA,以如是美妙的姿態,于納米級的空間內,傳遞著生物世界變化萬端、生......

    抗生素和它們的盟友

    抗生素有助于對抗細菌感染,但它們也可能傷害生活在腸道中的有益微生物。這可能會產生長期的健康后果。現在,在今年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歐洲臨床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大會(ECCMID)上發表的新研究已經確定了幾種保......

    “千人藏族基因組”重新評估藏人高原適應性特征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研究員宿兵團隊與西藏大學、西藏阜康醫院等單位研究團隊合作,利用大規模WGS(全基因組測序)數據,構建了首個藏族人群基因組參考面板(1000Tibetan-GenomePanel,1......

    科學家發現熱休克能增強殺菌效果

    福建師范大學研究員付新苗團隊發現了熱休克能極大增強氨基糖苷抗生素對多種革蘭氏陰性病原細菌(包括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多重耐藥克雷伯菌和鮑曼不動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以及臨床分離的耐藥大腸桿菌等)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