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12-01 14:00 原文鏈接: 鄧清明:備戰25年,家鄉父老終于看他“飛天”

    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號發射出征太空,56歲的江西宜黃籍航天員鄧清明,終于迎來屬于自己的圓夢時刻。

    這一天,鄧清明和親朋好友們已經期盼了25年。隨著弟弟、發小、高中班主任等親友的講述,在航天員的偉大形象光環之外,鄧清明作為普通人的另一面,也逐漸清晰起來。

    連夜沖洗的新照片

    東陂鎮地處江西省宜黃縣南端,鎮上距離縣城有將近一小時的車程,平日鮮有遠客到訪。

    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發射當天,小鎮一大早就熱鬧開了。各地媒體記者紛至沓來,只為尋找56歲航天員鄧清明的圓夢故事。

    東陂鎮鄧清明的妹妹李賽英(隨母姓)家一樓客廳,掛上了一副鄧清明親筆書寫的應景對聯。在“九天送福”的橫批下方,是鄧清明身穿航天服的嶄新照片以及全家福。

    鄧清明身穿航天服的照片是連夜沖洗出來的。“沒有想到哥哥這次真的能如愿飛天。”鄧清明的弟弟李清華(隨母姓)說,鄧清明此前曾三次入選載人飛行任務備份梯隊,但每次都是失之交臂,家人已不抱太大期待,所以鄧清明這次進入神舟十五號乘組,有點出乎意料。

    鄧清明的發小陳少勝,早早從縣城出發趕到李賽英家中。晚上,大家約好守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神舟十五號發射直播。

    這一天,即將出征太空的鄧清明和齊聚一堂的親朋好友,已經期盼了24年10個月。

    書房中宇宙的奧秘

    鄧清明1966年出生在東陂鎮東陂村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他是家中老大,另外還有4個弟弟妹妹。

    偏遠農村小鎮為何能“飛”出一名鳳毛麟角的航天員?奧秘或許在書房中。

    弟弟李清華回憶,小時候曾經無意在哥哥的書房翻到一本書。書中關于金星、火星、太陽系等等神奇有趣的太空知識,立刻吸引了李清華,他一口氣從頭讀到了尾。李清華說,雖然自己也是最近才回想起這一兒時的記憶細節,但他清楚記得那本書的書名是《宇宙的奧秘》。

    “我哥能成為一名航天員,和那本書可能沒有直接關聯,但航天夢的種子或許就是那時在哥哥心中埋下的。”李清華說。

    在發小陳少勝的眼中,鄧清明日后能成長為一名航天員,與他打小就強過同齡人的身體素質分不開。

    陳少勝和鄧清明從小在村里一起長大,經常結伴玩耍。“記得有一次冬天下河抓魚,河水冰冷刺骨,小伙伴們還在躍躍欲試的時候,鄧清明已經第一個跳進了水里。”對于兒時的這一幕,陳少勝記憶猶新。

    讀書時代,鄧清明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羅震是鄧清明在黃陂中學讀高中時的班主任。他介紹,當時班上一共有48名學生,鄧清明的成績總是能排到前5名。高中是寄宿制,學生們吃住都在學校。由于家中兄弟姐妹眾多,加上父母身體不好,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鄧清明極少在食堂打菜,很多時候只有一碗稀飯就咸菜。“鄧清明是一個懂事的孩子。”羅震說,“所以他很珍惜上學的機會,學習非常勤奮。”

    家書里的兄長教誨

    高中最后一個學期,在父母的鼓勵下,鄧清明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報了空軍招飛,沒想到一路順利通過了各項體檢和考試,成為一名飛行學員。

    在上個世紀80年代,這是十里八鄉難得的一件喜事。去軍校報到的那天,村里很多人都來送行。臨行前,村民鄒啟發送給鄧清明一支鋼筆和一本筆記本,勉勵他進入軍校后好好學習。

    在軍校,鄧清明接受了嚴苛的飛行員訓練。完成學業后,他被分配到空軍第八飛行學院,進行航空理論學習。半年后,他又以優異的成績通過所有科目考核,順利進入初教團,開始飛行訓練。1987年11月,鄧清明順利完成高教機訓練,被分配到空軍駐延吉某團,成為一名真正的飛行員。

    在忙碌的學習和訓練之余,鄧清明一直堅持與家中保持書信來往。

    “弟弟,送你幾句話……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望你打好基礎,否則以后遇見機會也無法發揮,你會后悔說,我以前為什么不努力呢。你才十幾歲,要相信未來,努力吧!”

    11月29日,李清華在接受采訪時,從厚厚一沓哥哥的信中隨手抽出幾份念了起來。

    “千萬別因愛玩荒廢了學業。”“下次如回去,我肯定要檢查你的學業,但愿到那時,你不會使我失望。”……念著念著,李清華不禁眼角濕潤,這些都是他在高考失利期間,哥哥對他的諄諄教誨。

    李清華在哥哥的鼓勵下,最終歷經幾次復讀成功考入南昌大學,如今是宜黃縣一中的美術教師。除了字里行間對家人的關心,喜愛書法的鄧清明也常在信中對弟弟寄來的繪畫作品進行點評并提出建議。“這些信我一直保存至今,家中還有很多。”李清華說,每次收到哥哥的信,他總會一字一句念給識字不多的父母聽。

    豁達背后的淚水

    1998年1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鄧清明和其他13名戰友一起,經過全面考核后,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首批航天員。

    “英勇無畏,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甘愿為祖國的載人航天奮斗終生。”那一天,他莊嚴宣誓。

    那一年,鄧清明的母親不遠千里到北京探望他。母親說,在有生之年,希望能親眼看到兒子飛上太空。

    但命運弄人,此后的20多年,鄧清明曾先后入選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神舟十一號備份乘組,但最終都與飛天失之交臂。直至母親去世,他都無緣太空,他也成為航天員大隊中唯一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的首批現役航天員。

    鄧清明在一次演講中說,母親的心愿,成了他心中永遠的遺憾。

    但在面對家鄉的親朋好友時,鄧清明始終是樂觀豁達的形象。李清華說,到后來,每次有航天員選拔的消息,鄧清明受到公眾關注時,都會反過來安慰家人,擔心家人心理壓力太大。發小陳少勝回憶,有一次回家鄧清明曾說過,“我們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誰上都一樣,只要繼續堅持訓練就還有機會。”

    堅強的背后,也有難以抑制情緒流淚的時候。

    2016年10月,鄧清明成為神舟十一號備份航天員,這次是他離飛天夢想最近的一次。備戰的三年時間里,他完成了和主份完全相同的訓練。發射前一天,總指揮部召開會議宣布,由景海鵬、陳冬執行神舟十一號任務。

    鄧清明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趕回北京時,妻子來到機場迎接。鄧清明在一次采訪中坦言,落選神舟十一號任務后,他面對妻子有一種歉疚感,但沒法說對不起,要仰著頭才能忍住不讓淚水流出來。但當他回到家中推開門一看,所有的燈都亮著,客廳里一桌好菜,還有三杯斟得滿滿的紅酒,妻子和女兒像對待英雄一樣將自己迎進家門時,鄧清明再也無法抑制自己。他沖到衛生間打開水龍頭,哭聲和水流聲交織在一起。

    那晚,他真的哭了。不過,鄧清明只在家里待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趕往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投入到神舟十一號的地面支持工作中。

    一直延續的戰斗精神

    11月28日,備受關注的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航天員名單公布。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在北京時間11月29日23時08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組成,費俊龍擔任指令長。

    這一次,鄧清明終于不再是“備份”,踐行“甘愿為祖國的載人航天奮斗終生”誓言25年,他終于迎來了自己的圓夢時刻。

    航天員集體亮相時,李清華在電視屏幕上看到了身穿航天員制服的哥哥鄧清明。他上一次當面見到哥哥,還是在4年前。由于工作特殊,家里人都極少主動與鄧清明聯系,怕打擾他訓練。

    2013年,鄧清明體檢時曾查出身體里有一個非常細小的結石。對普通人來說,這種小結石通常不用管,但航天員不行。為了能夠繼續追尋航天夢,鄧清明毅然選擇手術。沒想到第一次手術時結石沒能完全取出,醫生只能在他的腎臟里埋了一根管子。手術后一個多月,鄧清明一直帶著管子,也尿血了一個多月,直到第二次手術,結石才被成功取出。

    李清華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哥哥得結石的事情,他是數年后才從新聞中得知。“很心疼哥哥,原來他為了航天事業,背后默默付出了這么多不為人知的努力,我也由衷敬佩他,為哥哥感到自豪!”李清華說。

    11月29日深夜,小雪節氣過后的晚風已帶有明顯的寒意。在東陂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一群人圍坐在一起,氣氛卻十分熱烈。

    時間漸漸來到23時08分。“10、9、8、7、6、5、4、3、2、1,點火!”隨著指令的發出,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點火發射刺破夜空,鄧清明的家鄉也燃放起煙花慶祝。

    同一時刻,還有另一群人也在熬夜觀看發射直播,他們是和鄧清明一樣,畢業于空軍第八飛行學院的老學員們。

    空軍第八飛行學院,是我國飛行員的搖籃,其前身為空軍第八航空學校。1992年,空軍院校正式啟用新番號,空軍第八飛行學院的名字退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歷史。老一輩學員,更習慣稱呼該校為“八航校”。

    八航校地處新疆哈密茫茫戈壁,訓練條件十分艱苦。創辦初期,學員們喝的是不適合人飲用的高咸水,空勤灶只有難咽的凍雞蛋吃,有些職工家屬住的是自己蓋的壘土房。面對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唯有憑著一股不怕吃苦的精神才能堅持下去。

    年近七旬的王四好老人,曾經是八航校的學員,后來又擔任教員。王四好說,由于鄧清明曾幾次落選,老學員們對他也非常關注。“要被選為航天員進入太空,除了過硬的飛行技能,更需要超于常人的毅力!”他表示,雖然現在八航校已不復存在,但八航校的戰斗精神一直都在延續。八航校不僅是鄧清明逐夢太空的起點,也是我國首個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我國首任航母艦長李曉巖等諸多英雄人物的母校。

    相關文章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將擇機實施首次出艙活動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將于近日擇機實施第一次出艙活動。自北京時間4月26日順利進駐空間站組合體以來,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32天,先后完成了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

    神十七航天員將于4月30日回家!

    按計劃,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將于4月30日返回東風著陸場,著陸場區組織所有搜救力量展開了最后一次全系統綜合演練,做好迎接航天員回家的準備。神舟十七號搜救回收任務采取“空中搜救航天員,地面處置返回艙”的......

    總重約25kg,神十六帶回的22種實驗樣品都有啥?

    10月31日8時1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目前,神州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已......

    中國航天員乘組完成在軌交接,“博士乘組”將于10月31日返回地球

    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9日,神舟十六號、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交接儀式,兩個乘組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截至目前,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將于10月31日乘坐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

    神十六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出艙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7月20日21時40分,經過約8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支持下,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已......

    戴眼鏡上天?我國出現首位戴眼鏡執飛的航天員

    央視網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我國航天員隊伍“新成員”——......

    利用“三大三小”空間鍛煉器械設備,航天員這樣健身

    “我每天做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和上千次跳繩,這些已經成為我的‘標配’。”前不久,神舟十六號乘組首次亮相時,航天員景海鵬的一番話令許多網友感佩。成為航天員需要具備怎樣的身體素質?為了能順利上......

    中國官方公開征集載人月球車研制方案

    5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關于征集載人月球車研制方案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據載人月球探測工程規劃,2030年前中國人將實現首次登陸月球,其間兩名航天員將駕駛載人月球車開展科考活動,根據當前任......

    戴眼鏡上天?我國出現首位戴眼鏡執飛的航天員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我國航天員隊伍“新成員”——航天飛行工程......

    神十六30日出征,航天員“一老帶兩新”

    5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將于北京時間5月30日9時31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