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不斷深入,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那些打破人們傳統認知的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Sci Adv:打破傳統認知!適度的壓力或會讓你更加長壽!
doi:10.1126/sciadv.aav1165
一種稱之為染色質結構缺陷的描述或染色質壓力會在細胞中引發一種促進長壽的反應,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貝勒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適度的染色質壓力水平(moderate chromatin stress)會在酵母、秀麗隱桿線蟲、果蠅和小鼠胚胎干細胞中引發壓力反應,而在酵母和秀麗隱桿線蟲中,這種反應會促進其長壽,相關研究結果表明,染色質壓力反應及其所介導的長壽或許在其它有機體中也是存在的,這或許就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新思路來開發干預人類衰老促進長壽的新策略。
研究者Weiwei Dang表示,染色質的壓力是指DNA在細胞核內的排列方式受到了干擾破壞,而且其中更影響染色質結構的一種因素就是組蛋白。在細胞核中,DNA能夠纏繞在組蛋白上形成一種線珠結構(染色質),其它蛋白則會沿著染色質結合,而這種結構會進一步折疊形成更為復雜的結構。所有與DNA相關的東西都必須處理染色質結構,比如,當特殊基因表達時,特定的酶類會與染色質結構相互作用從而促進特殊基因翻譯為蛋白質,當染色質壓力發生時,染色質結構的干擾就會導致基因表達的意外改變,比如基因在不該表達的時候進行表達,或在應該表達的時候發生表達缺失。
【2】AJCN:打破傳統認知!紅肉和白肉對機體血液膽固醇的影響程度相當!
doi:10.1093/ajcn/nqz035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與傳統認知相反,食用紅肉和白肉(比如家禽肉)對機體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或許有著相同的影響,文章中,研究者發現,相比攝入相當量植物蛋白而言,攝入高水平紅肉或白肉會導致機體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上升,此外,無論飲食中是否含有高水平的飽和脂肪酸研究者都能觀察到這種效果,飽和脂肪酸增加血液膽固醇的程度與上述三種蛋白質來源相同。
研究者表示,當設計這個實驗時我們推測,相比白肉而言,紅肉會對機體血液膽固醇水平產生更加不利的影響,但我們卻驚奇地發現實際上并不是這種情況,當所含的飽和脂肪酸水平相當時,紅肉和白肉對血液中膽固醇所產生的效應是等同的。本文中所研究的肉類并不包括草飼牛肉或加工肉類,比如培根或香腸等,但也并不包括魚類。
【3】Nat Medicine:打破傳統認知!大腦中的神經發生或會持續至87歲!
doi:10.1038/s41591-019-0375-9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大腦中的神經發生或許一直會持續到老年階段。
在過去幾年里,科學家們關于大腦中是否會產生的新的神經元(神經發生)并未達成一致意見,如果存在的話,神經發生會持續多久,大腦的哪一部分結構又負責神經發生過程呢?在該領域的很多研究者都將目光聚焦到了研究海馬體上,因為其是大腦中參與記憶儲存的結構,從邏輯上來講,我們都需要新的神經元來儲存新的記憶,此外海馬體是大腦中的關鍵結構,其常常會被諸如阿爾茲海默病等記憶“劫持”疾病所損傷。
【4】Nature:打破傳統認知!科學家首次在機體中發現特殊類型的骨骼干細胞!
doi:10.1038/s41586-018-0662-5
骨骼干細胞非常有價值,因為其能愈合很多類型的骨骼損傷,但研究人員卻很多發現骨骼干細胞,因為他們并不知道骨骼干細胞的樣子或者其存在的未知;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密歇根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骨骺生長板(epiphyseal growth plate)的(resting zone)鑒別出了一類骨骼干細胞,骨骺生長板是一類特殊的軟骨組織,其是骨骼生長的重要驅動子。
研究者Noriaki Ono表示,在靜止區域發現骨骼干細胞非常有意義,因為研究人員普遍認為干細胞常常處于靜息狀態,直到其被需要時才會激活。為了尋找這種特殊類型的干細胞,研究者利用熒光蛋白來標記小鼠機體中的特殊細胞群體,隨后隨著時間延續來追蹤這些細胞的命運變化,以這種方式,研究人員就能夠研究這些細胞在天然狀態下整個生命周期中的行為變化(并不僅僅是在培養皿中)。
【5】BMJ:打破傳統認知!飲食或許并不是誘發痛風的主因!
doi:10.1136/bmj.k3951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BM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奧塔哥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飲食因素對于機體尿酸鹽水平的影響或許遠小于先前的設想,尿酸鹽常常是機體痛風的先兆。研究者表示,健康的飲食常與較低水平的血清尿酸鹽相關,而這能夠有效保護機體抵御痛風,但總的來說,飲食對尿酸水平的影響非常低。
從歷史來看,人們常常認為飲食與痛風有關,因為某些食物會誘發痛風爆發,而飲食經常被作為痛風病人的疾病管理工具。很多研究都對多種特殊食物以及這些食物與痛風或血清尿酸水平的關聯進行分析,但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深度分析評估了每一種食物與機體血清尿酸水平變化之間的關系。
【6】Cell:打破傳統認知!膳食纖維可能對機體健康有害 或會誘發肝癌!
doi:10.1016/j.cell.2018.09.004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喬治亞州立大學和托雷多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加工食品中添加高度精煉的纖維(細纖維)或會對人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比如促進肝癌發生等。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深入富含纖維的天然食物對機體健康有益,如今許多注重健康的消費者也開始意識到他們的飲食中缺乏這種纖維,因此食品工業中常常會利用高度精煉的可溶性纖維來豐富食品,比如添加菊粉等,最近FDA規定允許將含有補充纖維的食品作為促進健康的商品進行銷售。而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于將精煉纖維添加到加工食物對機體健康的隱患提出了擔憂。
【7】PNAS:顛覆傳統認知!巨細胞病毒不會削弱反而會增強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
doi:10.1073/pnas.1719451115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機體的免疫系統功能會達到一個巔峰時期,但當過了某個特定的年齡,免疫系統的功能就開始下降,就無法幫助機體有效抵御新的感染了;這就是為何相比年輕人老年人會更容易發生感染的原因了。為了尋找一種有效恢復老年人機體免疫功能的方法,近日,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特殊的病毒或許并不會減弱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反而會增加其功能,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雜志PNAS上。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巨細胞病毒(CMV)感染小鼠并對其進行研究,這種病毒能夠影響超過一半的人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很多人都在很小的時候感染了這種病毒。目前針對巨細胞病毒并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而且這種病毒在人體中終生攜帶,在老年人中尤其普遍。研究者Smithey說道,巨細胞病毒并不會引起一些外在的癥狀,盡管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人們也能夠與其和諧共存,然而在如何應對這種病毒感染上,我們機體的免疫系統始終比較繁忙。
【8】Cell:重磅!新研究顛覆對轉錄因子的傳統認知
doi:10.1016/j.cell.2017.11.008
轉錄---將一段DNA轉錄為用于蛋白合成的RNA模板---是幾乎所有細胞過程(包括生長、對刺激物作出反應和繁殖)的基礎。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懷特海德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推翻了我們對轉錄是如何受到控制的和轉錄因子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的理解。這種模式轉變取決于一種在基因組結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的小分子蛋白,從而讓人們對基因轉錄和表達的控制發生變化如何能夠導致疾病獲得新的見解。
在轉錄過程中,有幾種重要的參與者:轉錄復合物、轉錄因子、啟動子和增強子,它們必須在正確地時間里出現在正確的地方。根據現有的理論,作為蛋白的轉錄因子結合到基因組的增強子區域上并招募轉錄復合物到DNA啟動子區域上,隨后這會啟動基因轉錄。
【9】Science:顛覆傳統認知!表觀遺傳修飾可跨代傳遞
doi:10.1126/science.aam5339
我們并不是我們的基因的總和。飲食、疾病或生活方式等環境線索調節的表觀遺傳機制通過開啟和關閉基因在調節DNA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人們都在爭論在整個一生當中聚集的表觀遺傳修飾是否能夠跨代遺傳。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提供強勁的證據證實不僅遺傳的DNA本身,而且遺傳的表觀遺傳指令,都會調節后代的基因表達。再者,這些新的認識首次描述了這種遺傳信息的生物學結果。這項研究證實母本表觀遺傳記憶是新的一代發育和存活所必不可少的。
人體具有250多種不同的細胞類型。這些細胞都具有完全相同的DNA堿基,但是肝細胞和神經細胞看起來非常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其中發揮作用的是一種被稱作表觀遺傳的過程。表觀遺傳修飾對DNA的特定區域添加標記來吸引或阻擋激活基因的蛋白。因此,對每種細胞類型而言,這些表觀遺傳修飾逐步地產生典型的活性DNA和非活性DNA序列模式。再者,與DNA中固定不變的堿基序列相反的是,表觀遺傳標記也能夠在終生發生變化,并且對環境或生活方式作出反應。比如,吸煙改變肺細胞的表觀遺傳組成,最終導致癌癥產生。其他的外部刺激影響,如應激、疾病或飲食,也應當被儲存在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中。
【10】Cell:顛覆傳統認知!DNA雙鏈復制存在極大的隨機性
doi:10.1016/j.cell.2017.05.041
幾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依賴于DNA復制。如今,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斯隆凱特林癌癥紀念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能夠觀察單個DNA分子的復制,并且取得一些令人吃驚的發現。首先,這種復制存在的隨機性要比人們想象中的大很多,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Cell期刊上
通過使用復雜的成像技術和付出很大的耐心,這些研究人員能夠在來自大腸桿菌的DNA復制時觀察它,并且測量復制體(replisome)如何在不同的DNA單鏈上發揮作用。DNA雙螺旋是由兩條方向相反的DNA單鏈組成的。每條單鏈是由一系列堿基(A、T、C和G)組成的。兩條單鏈按照堿基配對(A→T,C→G)的原則形成DNA雙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01.shtm今天(6月26日),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在湖南長沙開幕,本次年會以“創......
哈爾濱工業大學17日發布消息,由該校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加拿大瑞爾森大學等多家單位合作,在學術......
2月4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大鵬研究團隊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生態所合作在《科學》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植物如何巧妙組裝其特異性代謝產物應對農業重大害蟲小葉蟬的非寄主抗性......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在機體衰老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多顯著的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本年度科學家們在該研究領域取得的重磅級......
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不斷深入,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那些打破人們傳統認知的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1】SciAdv:打破傳統認知!適度的壓力或會讓你更加長壽!doi......
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不斷深入,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那些打破人們傳統認知的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1】SciAdv:打破傳統認知!適度的壓力或會讓你更加長壽!doi......
1.Science:靶向白細胞中的IRE1α–XBP1信號通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改善疼痛治療doi:10.1126/science.aau6499;doi:10.1126/science.aay272......
【1】eLife:前列腺癌標志物PSA會激活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因子,促進癌癥轉移DOI:10.7554/eLife.44478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一種前列腺癌標志物,是激活血管......
【1】Cell:我國科學家揭示人FcRn是B族腸道病毒的細胞脫衣殼受體doi:10.1016/j.cell.2019.04.035B族腸道病毒(EnterovirusB,EV-B)包括埃可病毒(Ech......
科學家追尋百年的萬有引力常數G值有了新的答案,為科技界服役130年的國際千克原器面臨退休,從航天到地球四極,2018年,新技術助力的科學新發現,不斷顛覆著人類已有的認知。深空探測開啟新旅程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