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各國都在加緊研制新冠病毒疫苗,多國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近日,有國家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未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就已通過國家注冊。針對疫苗“早產”問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日前在央視新聞《相對論》節目中表示,盡管有疫情嚴重國家“緊急接種”,以中國現在的防控態勢,我們可以不要太過焦慮,拭目以待疫苗三期臨床研究結果。
張文宏:現在世界上有很多公司在疫苗這一塊走得非常快。目前最快的進度,就是進入了所謂臨床的最后階段,我們稱之為三期臨床試驗。中國現在比較確定走在前面的,是中國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還有楊曉明教授團隊的滅活疫苗。他們跟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載體疫苗還有RNA疫苗,走得比較靠前。最終哪個疫苗會最先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哪個疫苗最先獲得最準確的臨床研究結果,我們還在拭目以待。但是現在不排除在疫情蔓延最為嚴重的國家,會啟動“緊急接種計劃”,所謂“緊急接種計劃”就是不再等待疫苗三期臨床研究結果,直接實施接種。我個人建議,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在第四季度再看一下。疫苗當中到底哪個最終有效,還是要等最后研究的結果出來。在這之前,以中國現在的防控態勢,我們可以不要太過焦慮。現在國內的防控模式、防控能力,在疫苗出來之前,是可以保障國內經濟平穩有序發展的。
張文宏提到的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11日也在接受央視新聞《相對論》采訪時表示,下半年的中后期,最晚明年年初,全國、全球都應該能用上滅活疫苗。從目前獲得的數據來看,它的安全性良好,有效性也值得期待。
記者:您掛帥新冠疫苗科研攻關領導小組,下半年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楊曉明:如何在保質保量的同時,最快做出新冠疫苗、最快推廣上市,這是最大的挑戰。如果疫苗成功,也是對抗疫最大的貢獻和支持。我本人也最早注射了這個疫苗,從目前獲得的數據來看,它的安全性良好,有效性也值得期待。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做三期臨床試驗,進展非常快,好于預期。下半年的中后期,最晚明年年初,全國、全球都應該能用上滅活疫苗。產業化車間現在也已經通過安全檢查了,也是全球第一個。布局疫苗的規模化批量生產,這也是我們要全力以赴做好的。
記者:為什么一定要“以身試藥”?
楊曉明:任何一個實驗室或者動物體內的有效性、安全性試驗,要真正進到人體,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誰去做第一個人體的試驗,這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不亞于拿著炸藥包去炸碉堡、去堵槍眼。雖然方式不一樣,但是目標是一樣的。堅信我們疫苗的安全性,這是勇氣,但也要保證科學性。我們進行了大量科學研究,有大量科學數據來支撐,我才有勇氣去“以身試藥”。
1.大部分人目前已接種疫苗加強針,即便感染新冠病毒,也以無癥狀和輕癥為主,用藥主要是為了緩解癥狀。新冠治療用藥,可以簡單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主要有輝瑞的Paxlovid、默沙東的Molnupi......
在2022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會議上,張文宏表示,我們中國防疫政策20條的頒布以來,其實很多人對未來中國走出疫情有更多的期待。我們非常清楚最終走出疫情還是靠科技,但是現在生物醫藥所做的這些貢獻是不是......
北京11月10日。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日報道,通過分析研究病毒、人類和動物細胞RNA獲得的13個數據集,巴西圣保羅聯邦大學(UNIFESP)的科學家首次證明,新冠病毒會改變宿主細胞RNA的功能。相關論文......
2022年11月12-13日,2022新型疫苗研發峰會在上海召開。本次會議由四葉草會展、生物制品圈主辦,厚澤生物協辦。旨在探討和學習新型疫苗的技術路線,為科研工作者和研究機構搭建溝通平臺,加深學術交流......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日報道,通過分析研究病毒、人類和動物細胞RNA獲得的13個數據集,巴西圣保羅聯邦大學(UNIFESP)的科學家首次證明,新冠病毒會改變宿主細胞RNA的功能。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細......
蚊帳是目前防止登革熱傳播的主要方法之一。圖片來源:ErikDeCastro/Reuters一種名為Qdenga可預防登革熱感染的疫苗將于明年在印度尼西亞推出。但該疫苗引起了一些研究人員的爭論,他們擔心......
據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新冠mRNA疫苗和滅活疫苗誘導的T細胞反應的總規模是相似的,然而,滅活疫苗使免疫系統暴露在整個失活的病毒面前,引發了針對病毒上不同蛋白質的廣泛免疫反......
10月31日,艾美疫苗股份有限公司(06660.HK)發布公告,旗下艾美康淮研發的EV71-CA16二價手足口病疫苗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計劃于2023年下半年啟動I......
此次在上海生產上市的新冠疫苗名為“克威莎?”,1劑注射即可14天內快速保護,便于快速達成群體免疫,減少接種費用及工作量。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由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聯合研發,......
“創新本身不能被預先設計,也沒有既定的方向。”近日,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醫療健康產業峰會圓桌對話環節,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圍繞“細胞與基因領域技術創新的產業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