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煤炭化工一體化項目——中天合創煤炭深加工項目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實現全面商業運營,使中國產煤大區清潔高效利用煤炭又進一步。
在總投資590多億元的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中天合創煤炭深加工項目現場,一座座反應塔高高聳立,銀色、白色的管道迂回穿梭,黑色的煤炭經過加工,在生產線末端變成晶瑩剔透的塑料顆粒。
項目總經理張西國說,該項目設計年產360萬噸甲醇、137萬噸烯烴(聚乙烯、聚丙烯),用于工業、航空航天等領域,銷售收入非常可觀,每年還能轉化800萬噸煤炭。
中國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費國,對石油、天然氣和基礎石化產品的進口依存度高,具有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專家認為,煤化工技術搭建起煤炭向石油化工產品轉化的橋梁。
中國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有序發展煤炭深加工,穩妥推進煤制燃料、煤制烯烴等升級示范,增強項目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在強調技術創新的發展導向下,中國現代煤化工技術取得一系列突破。“中國煤氣化技術已進入優中選優階段,大型化、高效率、長周期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顧宗勤說,“煤液化技術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神華集團2008年建成世界首套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示范項目,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填補了國內外空白。”
位于中國北疆的內蒙古自治區,煤炭產能連年居全國首位,去年生產原煤8億多噸。當地“十三五”以來抓住中國推進石油替代發展戰略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政策機遇,引導企業以煤為基礎,多元轉化,走資源加工增值之路,現代煤化工產業呈蓬勃發展之勢。
“內蒙古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重點抓手是發展現代煤化工,包括煤轉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等,規模和技術達到全國領先。”內蒙古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秉軍說,“近年來全區圍繞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開發出的專利技術達100多項。”
目前,自治區已獲核準煤制油產能700萬噸,煤制氣280億立方米、煤制烯烴300萬噸、煤制乙二醇200萬噸,項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就地轉化煤炭4億多噸。
內蒙古伊泰集團聯合中科院專家,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間接液化技術和高效催化劑,依托相關技術興建的120萬噸/年精細化學品項目,目前已進入試產階段。
神華首條百萬噸煤直接制油示范生產線運行平穩,正籌劃建設后續工程;匯能20億立方米/年煤制氣項目一期工程生產指標優于原設計;北京控股集團40億立方米/年煤制氣項目啟動建設。
隨著現代煤化工產業的推進,控制和減少碳排放成為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科研機構正對此精準發力。
內蒙古工業大學教授張建斌帶領團隊從2011年起,潛心研究二氧化碳捕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2017年11月獲批的“多元醇—乙二胺水體系捕集工業氣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專利,可使煙氣中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大于95%,回收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99%。“以每小時回收1.49萬立方米廢氣中的二氧化碳為例,每年可為企業節約300萬元至400萬元。”張建斌說。
在節水、減排方面,企業加大投入,改造提升相關裝備。內蒙古伊泰煤制油項目采取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水資源的利用率達到97%,萬元工業增加值的水耗控制在10噸以內。
在現代煤化工產業逐步走向成熟的發展階段時,業界開始思考如何使煤炭高效清潔的轉化利用實現更高的附加值。
煤化工項目布局集中的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高懷京認為,應發展精細化工項目,謀劃下游產品,將現有化工產品作為二次原料再次轉化、再次增值,把產業鏈向下游和終端延伸,實現資源的利用最大化。
在泥盆紀時期,森林首次出現,且發生了最早的陸生植物成煤作用。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西緣的中-晚泥盆世地層產出豐富的植物化石,并被報道有烴源巖與古油藏。古油藏是地質歷史時期曾形成油藏,后經地質作用破壞已不再......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被授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項飽含數代科學家心血的項目終于折下桂冠......
11月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介紹,多措并舉下,我國煤炭最高日產量達到1193萬噸,創近年來新高,供存全面提升,煤炭價格有望繼續穩步下行。10月份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煤炭企業大力推進煤炭保......
1噸煤假設完全是碳的話就是1000000g碳1000000g/(12g/mol)=83333.3molC+O2=點燃=CO2所以完全燃燒后生成83333.3molCO2標準狀況下的體積=83333.3......
在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沙圪堵鎮的村莊里,經常可以看到一輛彩色車身的廂式貨車,車廂上面寫著“環保勒勒車”“生活垃圾全過程管理”大字,這些車是專門回收可回收垃圾的,定期入村到站將已分類的垃圾裝進按垃......
在山西,供暖期即將于月底結束。記者近日走進位于晉中市榆次區的晉龍澤養老院鍋爐房,干凈整潔、寬敞明亮的供暖環境,讓人眼前一亮。“以前,一到冬天整個院里堆放著煤。大風一刮,到處是黑煤面子,燒起來還不停地冒......
根據歐盟要求,各成員國無盈利的煤礦必須在2019年到來前關閉。受此影響,2018年12月,西班牙、德國、保加利亞等國紛紛關停各自境內“不具有競爭力”的煤礦。歐洲去煤化更進一步。一直以來,歐盟在應對氣候......
值山西省科技活動宣傳周期間,今日,40名來自太原市三十七中的初一學生走進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觀。地底下的煤還能用多少年?對于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提問,專家回答,最少還能用150到200年。中國......
圖為陜西省銅川市桃曲坡剖面中已知最早的鐐珊瑚Cateniporatongchuanensis。南古所供圖中新網南京4月28日電(楊顏慈)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梁昆博士與加......
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發育保存較好的晚奧陶世生物礁,是研究奧陶紀生物大輻射的經典區域。鐐珊瑚是構成生物礁的重要分子,它由許多橫切面呈橢圓形、圓形或其他形狀的個體組成獨特的鏈狀排列,是全球廣泛分布的代表性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