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部主任韓家淮“免疫細胞信號轉導院士工作站”在重慶醫科大學袁家崗校區揭牌。
免疫與炎癥研究對于我國人口健康和生命科學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免疫失衡和炎癥反應與多種嚴重影響國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相關,包括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腦血管病、過敏性疾病、移植排斥反應、腫瘤等。“免疫細胞信號轉導院士工作站”旨在聚焦天然免疫細胞信號轉導中的重大科學問題,整合重慶市基礎與臨床免疫學研究資源,提升免疫研究水平,培養一流的創新研究團隊,服務地方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健康中國建設新局面。
會上,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代表重慶醫科大學與中國科學院韓家淮院士簽約并頒發聘書。韓家淮院士、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李雷霆書記為“免疫細胞信號轉導院士工作站”揭牌。
黃愛龍表示,韓家淮院士選擇將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落戶重醫,并與重慶醫科大學開展全面深入合作,對于推進有組織科研、一流學科建設以及高層次人才引育等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歷史性的重要意義。“免疫細胞信號轉導院士工作站”建成后,學校將從經費、條件保障、人力資源配備等多方面提供一流的條件、營造一流的環境,盡全力推動工作站在巴渝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李雷霆表示,重慶市科協和相關市級部門高度重視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和發展,逐步制定和完善院士工作站的服務和管理體系,積極把院士工作站作為我市高端借智跨越發展的強大引擎。希望這一平臺助力相關科研領域實現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轉化研究的全鏈條延伸,成為重慶市醫學科技創新的“新引擎”、成果轉化的“新標桿”、學科交叉的“新示范”、產學研結合的“新典范”、行業交流合作的“新平臺”。
德國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食鹽中的鈉離子能增強免疫細胞CD8T應對癌癥的“戰斗力”。相關論文發表于28日出版的《自然·免疫學》雜志。近年來,過繼性T細胞療法在腫瘤治療中取......
用氯化鈉處理的高活性CD8T細胞(紫色),與未經處理的細胞(藍色)相比,其抗腫瘤能力更強,能夠顯著損傷腫瘤細胞(紅色)。圖片來源:德國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學科技日報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
據英國《自然》雜志網站8月1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對上呼吸道免疫細胞開展了迄今最詳細研究,他們在免疫反應較弱的人的上呼吸道內,檢測到了能夠抵抗呼吸道感染的免疫細胞庫。厘清這些免疫參與者的詳細特征可能有助于......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侯百東研究組和朱冰研究組在《先進科學》雜志合作發表研究論文,在研究抗病毒記憶B細胞(MemB)中的表觀遺傳信息時,發現其同時具有適應性免疫記憶和天然免疫記憶的特征。隨著近......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侯百東研究組和朱冰研究組在《先進科學》雜志合作發表研究論文,在研究抗病毒記憶B細胞(MemB)中的表觀遺傳信息時,發現其同時具有適應性免疫記憶和天然免疫記憶的特征。隨著近......
本研究探討了PDPN在黑色素瘤中的作用,證實PDPN通過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進黑色素瘤的生長和轉移。黑色素瘤是一種皮膚癌,主要是由于黑色素細胞的突變和隨后不受控制的增殖引起的。雖然黑色......
墨爾本大學的LauraMackay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控制不同類型免疫細胞的不同機制,并發現通過精確地針對這些機制,他們可以選擇性地消除“有問題的細胞”,重塑皮膚的免疫格局。我們的皮膚上布滿了專門......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將大腦中稱為小膠質細胞的免疫細胞直接轉化為神經元可成功恢復小鼠中風樣損傷后的大腦功能。這一發現表明,利用免疫細胞補充神經元可能是治療人類中風的一條很有前......
肥胖是一種世界性流行病,導致代謝紊亂的發病率增加,包括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各種形式的癌癥。目前,肥胖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干預以及減肥手術。不幸的是,盡管這些治療方法中的許多......
NIBS/清華大學湯楠及浙江大學/南京醫科大學陳靜瑜共同通訊在CellDiscovery(IF=34)在線發表題為“Aberrantdifferentiationofepithelialproge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