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10-20 21:39 原文鏈接: 重磅!歐盟微塑料禁令生效,這些東西不能賣了

      2023年9月25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討論多年的微塑料限制案于布魯塞爾表決通過,借由對REACH法規附件十七的修改,限制微塑料本身及其相關產品在歐盟范圍內的投放,從而減少微塑料對環境的污染。

      根據法規:

      新增的附件十七第七十八條規定:“合成聚合物微粒不得單獨作為物質,或為實現某種特性而故意添加到混合物中(且添加濃度大于或等于0.01%(按重量計))投放市場。”

      新增的附件十七第七十八條規定:“合成聚合物微粒不得單獨作為物質,或為實現某種特性而故意添加到混合物中(且添加濃度大于或等于0.01%(按重量計))投放市場。”

      同時本次新增的七十八條中對于“合成聚合物微粒”的定義使用了廣義的微塑料定義,即涵蓋了所有直徑在5毫米以下或長度不大于15毫米,長徑比大于3的難以降解的不溶(溶解度≤2 g/L)非天然合成碳基聚合物顆粒或纖維(占總顆粒質量1%及以上)。

      對適用于豁免的聚合物降解判定標準和溶解度的測試標準,本次修改也在提案附錄15與附錄16中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同時也規定了相應的豁免情況以及對應的信息通報、標識要求。

      本次修改,除微塑料作為物質本身受到影響外,涉及的常見產品,包括但不限于:

       -用于人造運動場表面的顆粒填充材料;

       -添加了微塑料的化妝品,其中微塑料用于多種目的,例如去角質(微珠)或獲得特定的質地、香味或顏色;

       -含微塑料的洗滌劑、織物柔軟劑、閃光、肥料、植物保護產品、玩具、藥品和醫療設備等。

      具體限制包括

      規定合成聚合物微粒不得單獨作為物質,或為實現某種特性而故意添加到混合物中(且添加濃度大于或等于0.01%(按重量計))投放市場。主要包括以下用途:

      a.自2029年10月17日起,用于香水封裝的合成聚合物微粒;

      b.自2027年10月17日起,沖洗產品,除非此類產品屬于第(a)點。如沖洗產品包含用作研磨劑的合成聚合物微粒,即剝離、拋光或清潔(“微珠”),則自2023年10月17日起適用;

      c.自2035年10月17日起,唇部產品、指甲產品以及化妝品除非此類產品屬于第(a)或(b)點。如唇部產品、指甲產品以及化妝品含有微珠,則自2023年10月17日起適用;

      d.自2029年10月17日起,免洗類產品,除非此類產品屬于第(a)或(c)點;

      e.自2028年10月17日起,洗滌劑、蠟、拋光劑以及空氣護理產品,除非這些產品屬于第(a)點。如洗滌劑、蠟、拋光劑以及空氣護理產品含有微珠,則自2023年10月17日起適用;

      f.自2029年10月17日起,醫療器械,如醫療器械含有微珠,則自2023年10月17日起適用;

      g.自2028年10月17日起,不在法規(EU) 2019/1009范圍內的肥料產品;

      h.自2031年10月17日起,植物保護產品以及生物殺滅產品;

      i.自2028年10月17日起,第(g)或(h)點未涵蓋的農業和園藝產品;

      j.自2028年10月17日起,用于人工運動(場所)表面的顆粒填充物。

      具體豁免包括

      工業用合成聚合物微粒,包括作為物質本身或在混合物中的;

      環境危害風險較小的情況,包括以下:

      a.通過特定技術手段保護,從而使其按照使用說明在預期的使用過程中難以釋放到環境的合成聚合物微粒;

      b.合成聚合物微粒的物理性質,在預期的使用期間永久改變,使得聚合物不再落入該法規的范圍內;

      c.在預期最終用途期間永久結合到固體基質中的合成聚合物微粒。

      此外,為了避免二次監管、豁免下列投放市場的產品:

      a.指令2001/83/EC范圍內的醫藥產品和法規(EU)2019/6范圍內的獸藥產品;

      b.法規(EU)2019/1009范圍內的歐盟肥料產品;

      c.法規(EC) No 1333/2008法規(EC)范圍內的食品添加劑;

      d.體外診斷設備,包括法規(EU) 2017/746范圍內的設備;

      e.本段第(c)點未涵蓋到的,(EC) No 178/2002法規條款2定義的食品,以及該法規條款3(4)定義的飼料。

      同時對于處于緩沖期或豁免的產品,法規也增設了相應信息通報要求與標識要求。如:向下游用戶與主管部門提交相應的物質特性、使用及釋放數量,處置及使用說明、在產品包裝上添加清晰易讀不可擦除的警告聲明等。

      此次歐盟微塑料限制要求的出臺,預計可為歐盟減少70%的微塑料污染,并在未來20年內累計減少約50萬噸微塑料垃圾,將有力推動歐盟乃至全球微塑料治理的進程。

      但面臨著日益繁復的REACH法規限制,企業面臨的管控要求越來越多,無疑也提高了我國企業的競爭門檻與風險,需要相關企業積極應對,及時關注輸歐產品是否符合管控要求,以便從容應對法規變化。

      關于微塑料:

      微塑料是一種直徑小于5毫米的非均勻塑料顆粒混合體,肉眼通常難以分辨。其主要來源有兩種,一類為次級微塑料,來源于大塊塑料的自然作用破碎;另一類為初生微塑料,即生產和使用時粒徑便小于5毫米。

      由于微塑料的體積很小,這就意味著這類塑料有更大的比表面積,而比表面積越大,則該類塑料吸附污染物的能力越強。同時這些微小的碎片一旦進入環境便難以降解,而是會在動物體內積累,最終在包括人類在內的高等生物體內富集。

      目前在海洋、淡水和陸地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的食物和飲用水中都發現了微塑料。這些微塑料的持續排放會對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產生永久性的污染。


    相關文章

    新成果!祝賀我國高校科研團隊

    我國科研人員研制出一種可去除水中99.8%微塑料的新型材料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鄧紅兵教授團隊和華中科技大學周雪教授團隊研制了一種可重復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全生物質纖維海綿,其首次使用時可吸附水......

    歐盟擬加嚴韭菜中烯酰嗎琳的最大殘留限量

     2024年11月26日,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2024.9093號文件,擬將韭菜中烯酰嗎琳(dimethomorph)的最大殘留限量由原1.5mg/kg修訂為0.8mg/kg。&n......

    大連理工團隊利用多模態深度學習追蹤微塑料老化歷程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單佳佳課題組探索利用多模態深度學習追蹤微塑料老化歷程,并預測其早期受到的老化因子類型,取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并被選為封面文章。微塑料在環境中廣泛存在,......

    商務部: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以下稱《反傾銷條例》)的規定和有關調查結果,2024年8月29日,商務部(以下稱調查機關)發布2024年第35號公告,初步認定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存在傾銷,國內......

    東北地理所揭示微塑料對植物群落結構和生產力的影響

    可生物降解塑料被視為替代傳統塑料以緩解土壤塑料污染的綠色替代品,但它們可能比傳統塑料更快地分解為微塑料,進而對陸地生態系統特別是植物生態系統構成額外威脅。同時,微塑料被認為會破壞植物土壤生物的相互作用......

    每一口外賣、瓶裝水都在薅走你的頭發!我國學者發現,微塑料會破壞毛囊細胞,導致脫發

    近日,中山大學、蚌埠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在"EnvironmentInternational"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Agedpolystyrenemicroplastics......

    歐盟發布監測人類飲用水中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分析方法技術指南

    2024年8月7日,歐盟委員會發布監測人類飲用水中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分析方法的技術指南。主要內容如下:(1)定量限:“PFAS總和”參數的LOQ應為30ng/L(0.03μg/L)或更......

    煙臺海岸帶所揭示近海養殖貝類對微塑料的垂直輸運機制

    微塑料(MPs)在近海環境中的垂直輸運機制尚未闡明。成體牡蠣每小時能夠過濾5-25升海水,可以充當天然的生物過濾器,這使其能夠接觸到環境中大量的MPs顆粒。有研究發現,雙殼貝類如貽貝等具有沉降MPs的......

    新工藝將舊衣服分解成有用分子

    近期,美國特拉華大學的工程師開發出一種化學處理工藝,能高效地將織物分解為可循環再利用的分子。研究人員指出,如果擴大規模,該技術有望顯著緩解時尚行業面臨的廢物堆積問題。時尚潮流行業每年產生數百萬噸衣物廢......

    微塑料也可致脫發

    脫發,是困擾很多人的“頂級”難題。此前的科學研究表明,遺傳、免疫、精神壓力過大、熬夜、藥物(如化療脫發)等會導致脫發。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無所不在的微塑料,也可致脫發。近日,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