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8-04 15:20 原文鏈接: 重金屬超標實現快速實時檢測

      合肥工業大學成功研發出一種快速無標記的核酸適配體體外篩選方法,通過這一方法篩選的核酸適配體,對金屬離子表現出高度的親和力和特異性,提供了性能優良的金屬離子親和物質,從而實現了對重金屬超標的快速實時檢測。該成果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納米材料領域頂級學術期刊之一《美國化學學會·納米》上。

       傳統方法對金屬離子的檢測,需要借助質譜等大型儀器設備,成本高昂費時費力難以普及。如何擺脫對大型儀器的依賴,實現對金屬離子的快速實時檢測,關鍵就是找尋能夠特異性識別并結合特定金屬離子的“親和物質”。由于金屬離子在生物體內不會引起免疫反應,能夠特異性結合金屬離子的“標準”親和物質——單克隆抗體非常難以生產,使用指數富集的配基系統進化技術等傳統的篩選方法,仍需要對靶標進行化學標記或者修飾,這一要求對于金屬離子和小分子靶標十分困難,且容易改變其結構和性質。

       合肥工業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瞿昊博士,通過使用乳液聚合酶鏈式反應和熒光激發細胞篩選兩項技術,成功研發了以金屬離子為特定靶標的核酸適配體高效篩選的革新方法。這一篩選方法無需對靶標進行任何標記或修飾,同時篩選周期短,非常適用于針對金屬離子和小分子靶標的核酸適配體篩選。通過這一方法,瞿昊通過3—4輪篩選便獲得了適用于二價汞離子的核酸適配體,其結合強度較傳統核酸適配體提高了30倍,并首次獲取了適用于二價銅離子的核酸適配體。

       “這一篩選方法可適用于所有金屬離子和小分子靶標,將為針對其他離子和小分子靶標的核酸適配體的篩選工作提供非常高效的平臺。”瞿昊說,這一成果突破了生物傳感器領域匱乏性能優良的親和物質這一瓶頸,不僅可以應用在金屬污染治理上,同時在生物技術、醫療保健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相關文章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不合格。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已組織開展核查處置......

    IVD行業迎新變革:不起眼新技術年銷突破百萬套,悄然引領行業新潮流

    紐約-瑞典樣本收集公司Capitainer在周四宣布,它在A輪融資中籌集了670萬歐元(720萬美元,約折合RMB5179萬)。這輪融資由WeVentureCapital領投,Werfen的企業投資部......

    【中央一號】加強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源排查整治,提升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

    近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聯合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該文件......

    這些“年貨”重金屬污染嚴重超標,快自查→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3號〕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

    冬日“保暖神器”使用要注意,一不留神產“毒水”

    天氣一冷,保溫杯成了不少人的“保暖神器”,但如果保溫杯挑選不當,有可能給健康帶來巨大危害。此前,央視曾曝光過一批“奪命”保溫杯50種保溫杯中居然有19種因重金屬含量超標而被認定為不合格產品。經過專業人......

    理化所發展出中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篩選新策略

    中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能夠通過頻率轉換產生中紅外可調諧激光,在環保、醫療等方面應用廣泛。目前,主要的商用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有硫鎵銀、硒鎵銀和磷鍺鋅等,但存在激光損傷閾值較低的缺陷,難以滿足更豐富的實際需......

    化妝品檢測實驗室裝修設計內容

    廣州特耐蘇凈化設備有限公司詳細介紹:化妝品檢測實驗室裝修設計內容化妝品檢測的常規檢驗內容包括:理化指標、感官指標、衛生指標中細菌總數、重量指標和外觀要求。更為細分的檢測內容還有:重金屬檢測、微生物檢測......

    南海所:汞暴露對中華鱟幼體毒性機制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中華鱟保護研究團隊在環境重金屬汞污染物對中華鱟幼體的毒性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為開展瀕危物種中華鱟的海洋環境風險評估提供了科學依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Environ......

    基于XRF和VisNIR數據融合的土壤重金屬濃度分區預測是否更佳?

    文章信息第一作者:石陶然通訊作者:吳春發教授,駱永明研究員通訊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83......

    大連化物所等發展出基于機器學習的苦味肽篩選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技術研究平臺研究員靳艷團隊與大連工業大學、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發展了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苦味肽篩選新方法。科研人員利用該方法在超高溫處理(UltraHi......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