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11-12 15:07 原文鏈接: 量子糾纏或讓“絕熱量子計算機”有了實現途徑

      相對經典計算機而言,基于量子力學的量子計算機,越來越成為科學家關注的熱點。如何通過量子計算實現量子霸權,也成為理論研究者建模的重點對象。近日,國際物理學期刊《物理學評論快報》上,發表的一篇名為《量子可積條件下的量子退火和熱化》的論文,提出一種引入了量子糾纏機制、嚴格可解的絕熱量子計算模型。該模型或為量子霸權的實現,提供一種可能的方案。

      截至目前,量子計算的實現方案有多種,包括量子線路、絕熱量子計算、量子隨機行走、拓撲量子計算等模型。這些模型使量子計算的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不過,普適的容錯量子計算仍超出了現階段技術能力,阻礙了量子霸權的實現。因此,盡管加拿大D-Wave公司已造出了世界上首臺商用量子計算機,但其具體實現方案和物理模型仍有較大爭議。如,很多研究者認為該系統的計算過程,并未真正實現量子加速,其結果與經典物理模型所獲結果無異。

      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教授李福祥,與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教授尼古拉·辛涅特西、韋恩州立大學教授弗拉迪米·爾切爾尼亞克共同合作完成的這一研究,則提出了一種新的絕熱量子計算模型。該模型引入了“量子糾纏態”,通過采用一個滿足量子可積條件的新模型,證明了在絕熱量子計算中,當把初始狀態制備成量子糾纏態時,可在保持一定出錯率的情況下,大幅提高量子計算速度。這一結論為絕熱量子計算機的制造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新方案的實驗設計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關文章

    室溫下量子材料實現“自旋”控制

    科技日報北京8月16日電 (記者張佳欣)據《自然》雜志16日報道,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控制有機半導體中光和量子“自旋”相互作用的方法,即使在室溫下也能發揮作用,為潛在......

    中國量子信息,何以堅定自強不息?

    二十年前,潘建偉團隊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提出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想法之初,國際上許多學者都認為不太現實——要把一個個單光子那么微弱的信號,從1000公里的外太空空送到地面,還要能夠......

    首個基于微波的量子雷達

    法國國家科學院里昂高等師范學院的科學家最近開發出了首個基于微波的量子雷達,其性能比現有傳統雷達高20%,實現了所謂的“量子優越性”。相關研究發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學》雜志。最新研究負責人之一本杰明......

    開源技術應用了我國超九成企業

    7月18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合辦的2023中國互聯網大會開源供應鏈論壇在京舉辦。記者從論壇獲悉,我國超過九成企業已經使用開源技術。開源技術是指可以免費訪問和分發的計算機軟件源代......

    真空中控制量子隨機性首次實現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志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在量子技術方面取得了一項里程碑式的成就,首次展示了對量子隨機性的控制。這不僅讓科學家能重新審視量子光學中幾十年前的概念,還開啟了通向概率計算和超精密......

    字節推出首個復雜材料的大規模量子模擬算法

    量子計算作為新的計算范式,已經展現了在量子化學領域中的潛在巨大價值,為藥物發現、材料設計和催化劑優化等領域提供了廣闊的前景。目前在簡單分子的量子模擬方面已經取得了令人振奮的進展,但在量子計算機上進行固......

    量子算力與醫療數據首次“握手”

    科技日報記者吳長鋒記者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近日,蚌埠醫學院與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達成合作,雙方將聯合探索量子計算在輔助醫學圖像識別、疾病診斷、藥物篩選......

    “祖沖之號”量子計算云平臺面向全球開放

    聯網就能用上全球領先的量子計算機?這一夢想正走進現實。5月31日,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發布新一代量子計算云平臺,接入“祖沖之號”同款17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這不僅刷新了......

    展望量子與超算的融合發展

    LRZ與聯想和英特爾合作的超級計算機SuperMUC-NG曾在2019年全球高性能計算機TOP500榜單中排名第9。圖片來源:萊布尼茨計算中心萊瑟教授介紹LRZ的量子集成中心。記者李山攝位于慕尼黑附近......

    直面挑戰,開拓創新

    夏培肅(1923年7月—2014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子計算機專家。圖為夏培肅正在伏案工作。中國電子計算機事業的起步,是從一個三人小組開始的。1952年秋天的某個晚上,數學家華羅庚家中,來了三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