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讓“量子糾纏”再次引發全世界關注。近日,中科院精密測量院科研團隊與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合作,首次證明了量子相干或量子糾纏在量子電池產生可提取功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量子資源。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關于量子電池的研究是近些年來頗受關注的量子科技問題,其中的關鍵問題之一就是研究量子關聯對于可提取功的影響。在量子電池充電動力學過程中存在的不同類型的可提取功又為理論分析帶來進一步的困難。如何理解糾纏和相干對于量子電池可提取功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難題。
近年來,中科院精密測量院研究員管習文帶領學生史海龍、萬青昆深入研究,在量子度量學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該團隊與西北大學合作者首次證明了量子相干或量子糾纏在量子電池產生可提取功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量子資源,并將可提取功分為相干可提取功和非相干可提取功兩部分,證明了當量子電池充電動力學結束時,相干性有助于提高相干功,但是相干和糾纏又抑制了非相干功的產生,這些結論與模型無關。
該論文第一作者史海龍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量子糾纏并非無法琢磨,而是客觀存在的,研究團隊可通過中心自旋量子電池、Tavis-Cummings 量子電池和XXZ自旋鏈量子電池進一步展示量子糾纏、量子相干與電池可提取功之間的準確的聯系。管習文表示,此次研究為后續實驗和理論研究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但目前還處于理論研究層面,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遙遠的距離——不過這并不妨礙這項量子力學基礎研究的重要意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9.130602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緊湊繆子線圈(CMS)實驗合作組織報告稱,他們首次確認了已知最重的基本粒子頂夸克之間的量子糾纏,為探索世界的量子本質提供了新視角。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CMS物理分析總結......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開創性實驗,測量了地球自轉對量子糾纏的影響。這項14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的研究,突破了基于糾纏的傳感器中旋轉靈敏度的界限,將為進一步探索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
薩格納克干涉儀2公里長的光纖纏繞在邊長1.4米的方形鋁制框架上。圖片來源: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科技日報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張佳欣)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開創性實驗,測量了地球自......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包小輝、張強等首次采用單光子干涉在獨立存儲節點間建立糾纏,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了國際首個基于糾纏的城域三節點量子網絡。該工作使得現實量子糾纏網絡的距離由以往的幾十米整整提升了三個數......
記者5月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劉曌地等人與合作者合作,利用多體混合糾纏成功克服了環境噪聲,實現了高保真度的量子隱形傳態。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量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在中紅外波段量子糾纏的制備與表征研究中取得重要研究進展,該團隊史保森教授、周志遠副教授及其合作者首次制備了3微米中紅外波段時間-能量糾纏光子對并演示了雙光子Hong-Ou......
美國兩個科研團隊在7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分別刊文稱,他們首次讓單個的分子處于量子糾纏狀態。在這種奇怪的狀態下,分子之間即使相距遙遠也能同時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研究團隊指出,這項研究為很多應用奠定了基......
糾纏是一種量子現象,其中兩個或多個粒子的屬性以某種方式相互關聯,人們無法單獨描述單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粒子的糾纏最終決定了材料的性質,但人們卻很難理解“糾纏”。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報道,IBM公司已成功地大幅減少了防止量子計算機出現錯誤所需的量子比特數。其最新的量子糾錯方法或能減少構建有用的量子機器所需的量子比特數量。當今量子計算機的最大問題是噪聲,它們的......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記者張泉、徐海濤)量子糾纏是量子計算加速效應的根本來源之一,糾纏比特數目的增多可使量子計算能力呈指數增長。我國科學家日前成功實現了51個超導量子比特簇態制備和驗證,刷新了所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