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2-23 09:12 原文鏈接: 量子通信:中國離規模應用還有多遠

       “我們正在推進北京城域量子通信設施建設,隨著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國家項目在年內的開通,將會聯系更多的城市,讓更多人享受到量子保密通信技術服務。”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勇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量子通信,即利用光子等量子的狀態疊加和糾纏等基本物理原理實現的信息傳輸。由于作為信息載體的量子不可分割、狀態不可克隆,可以實現抵御任何竊聽的密鑰分發,進而能保證用其加密的內容不可破譯。

      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量子通信技術逐漸從理論走向實踐,并在基于量子密鑰分發的保密通信等領域初步進入產業化階段。

      眼下,在中國科學家致力于量子領域攻堅的同時,趙勇和他的同行們也在量子通信技術產業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科大國盾量子是以中科大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的實用化量子通信技術為基礎,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起組建的中國第一家從事量子信息技術產業化的企業。

      曾在中科大本科就讀的趙勇在德國拿到博士學位后,在2009年選擇了回國創業,“未來五到十年內,實用化量子保密通信技術有望走向大規模應用,在政務、金融、國防軍事等領域大顯身手,同時帶動元器件等上下產業鏈發展,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在趙勇看來,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基礎和前提是科研實力的領先和不斷進步。

      近年來,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技術研究、產業應用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城域、廣域,再到天地一體,是中國科學家的規劃目標。

      記者從中科大了解到,依托于中科大科研成果的合肥城域量子通信網、濟南量子通信網、蕪湖量子政務網等已在2011年到2013年間建成,通過多年的應用實踐,城域量子通信方面已達到產業化要求。

      目前在建的“京滬干線”項目即將于2016年內交付,建成連接北京、濟南、合肥、上海等城域網絡的全長2000多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線路,從而成為全球首個廣域光纖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絡。

      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也預計在今年年中發射升空,至此“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實用化大幕即將開啟。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教授表示,在“天地一體化”的全球量子通信基礎設施的支持下,就可以構建基于信息安全保障的未來互聯網。

      對于中國量子通信領域的成果,趙勇體會深刻,“公司成立近七年,依賴最新的科研成果,我們的產品和技術也在不斷完善發展。”

      在科大國盾量子參與的“京滬干線”和上海陸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應用示范網項目中,中國銀監會、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北京農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東方證券、國泰君安期貨和華安基金等多家金融部門和機構參加應用示范系統建設,中國廣電網絡和中國電信負責光纜線路建設。

      趙勇告訴記者,“京滬干線”和上海陸家嘴金融網建成后,可實現互聯互通,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有關銀行機構和其他金融中心如北京金融中心、合肥濱湖國際金融后臺服務基地等有效地結合起來,目標是打造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金融行業應用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2015年11月發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量子通信與航空發動機、智能制造和機器人、深空深海探測、重點新材料、腦科學、健康保障等領域一起被列為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

      越來越多的市場資本也看到量子信息領域產業化的未來潛力。阿里巴巴集團已與中國科學院簽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兩個前沿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匯聚雙方資源優勢,推動量子信息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近期,中科院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國科控股和聯想旗下君聯資本等也入股了科大國盾量子,為公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趙勇透露。

      2015年12月,由國科控股,聯合中科大、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網絡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北方信息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發起成立“中國量子通信產業聯盟”。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措施,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這一消息也讓中國科學界感到振奮。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與科技政策系副教授褚建勛表示,中國政府正在加快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通道,讓科技成果為社會服務,跟市場接軌,解放科技生產力,幫助解決社會問題。

      “在包括量子通信在內的先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過程中,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將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來。”褚建勛說。

    相關文章

    微型激光芯片為量子通信增加新維度

    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學院領導的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芯片,其安全性和穩健性超過了現有的量子通信硬件。他們的技術通過“量子電碼”進行通信,使任何一種以前的芯片上激光器的量子信息......

    天宮二號與地面站完成空—地量子保密通信試驗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科研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長王建宇院士團隊,通過“天宮二號”和4個衛星地面站上的緊湊型量子密鑰分發(QKD)終端,實現了空—地量子保密通信......

    20毫秒!量子比特存儲時長創紀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道,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人員將一個量子比特存儲在一個晶體內,持續時間長達20毫秒,創下新世界紀錄,為開發出長距離量子通信網絡奠定了重要基礎。量子通訊和量子加密技術已經成為提高通信......

    運用量子直接通信安全傳輸距離可達40公里!

    量子傳輸無需密鑰,即可直接在量子信道中傳輸秘密信息!上海交通大學陳險峰團隊和江西師范大學李淵華等人合作,在量子通信網絡取得重要突破,他們利用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原理,首次實現了網絡中15個用戶之間的安全通......

    潘建偉等大牛助陣!西湖大學再出大動作

     9月5日,驕陽似火的杭州午后,西湖大學湖心講堂公開課第一講“跨越時空的糾纏”在未來科技城國際會議中心正式啟動。首場湖心講堂的現場,如同一個浩瀚的宇宙——頭頂是燦爛星河,周邊是星光環繞,人群......

    中奧學者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近期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團隊中的李傳鋒、柳必恒研究組與奧地利科學院馬庫斯·胡貝爾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的32維量子糾......

    八節點新型量子通信網試驗成功

     近日,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英國布里斯托爾市成功建立一個新型量子通信試驗網絡,實現了8個節點的密鑰集中生成和分發。這一新的網絡架構價格便宜,具有可擴展性,有望促進量子互聯網的發展。相關成果發表......

    《自然》雜志:量子中繼與網絡技術實現新突破

    中國研究團隊近日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介紹,他們成功在兩個由50公里長光纖連接的量子存儲器間實現量子糾纏,為構建基于量子中繼的量子網絡奠定了基礎。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以及中科......

    我國學者實現超越標準量子香農理論的量子通信

    記者常河、馬榮瑞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通信實驗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超越標準量子香農理論的量子通信。香農理論是經典信息論的基礎,其中信息載體是經典系統。20世紀40年代......

    歐盟10國共同開展歐盟量子通信基礎設施計劃

    據歐盟官網消息,近期匈牙利、葡萄牙和波蘭加入歐盟量子通信基礎設施計劃(QCI),并與其它7個歐盟成員國一起,在未來10年內共同研發和部署歐盟量子通信基礎設施。QCI旨在提升歐盟在量子技術、網絡安全和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