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報道,包括日本RIKEN新興物質科學中心研究人員在內的團隊成功創造了一種由硫化鉛半導體膠體量子點組成的“超晶格”,研究人員在這種晶格中實現了類似金屬的導電性,導電性比目前的量子點顯示器高100萬倍,且不會影響量子限制效應。這一進步可能會徹底改變量子點技術,從而在電致發光設備、激光器、熱電設備和傳感器中實現新的應用。
半導體膠體量子點由于其特殊的光學性質而引起了人們極大的研究興趣,這些性質是由量子限制效應引起的,能應用于太陽能電池,提高能量轉換的效率;在生物成像中,它們可用作熒光探針、電子顯示器;科學家甚至可以將它們捕獲和操縱單個電子的能力用于量子計算。
然而,讓半導體量子點高效導電一直是一個重大挑戰,阻礙了它們的充分利用。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在組裝中缺乏方向順序。
此次研究實現突破的關鍵是讓晶格中的各個量子點直接相互連接,不需要配體,并以精確的方式定向它們的面。
研究人員測試了新材料的導電性,當使用雙電層晶體管增加載流子密度時,發現在某個點上,它的導電性比目前量子點顯示器的導電性高100萬倍。重要的是,單個量子點的量子限制仍然保持不變,這意味著盡管它們的導電性很高,但不會失去功能。
研究人員表示,對組裝中的量子點進行精確的定向控制可以導致高電子遷移率和金屬行為。這一突破可能為在新興技術中使用半導體量子點開辟新的途徑。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丁古巧團隊在石墨烯量子點制備及熒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工作深化了關于石墨烯量子點發光機理的認知,闡釋了多變量體系下機器學習輔助材料制備......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IQC)科學家匯集了兩項諾貝爾獎的研究概念,從量子點源有效地產生了近乎完美的糾纏光子對。發表在《通信物理》上的該項成果將推動量子通信領域的發展。糾纏光子源示意圖。嵌入半......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江高等研究院研究員李萬萬領銜的團隊,成功研發出量子點液態生物芯片多指標體外檢測系統。液態生物芯片技術是一種新型檢測技術,適用于核酸和蛋白類標志物,檢測通量大、......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江高等研究院研究員李萬萬領銜的團隊成功研發出量子點液態生物芯片多指標體外檢測系統。液態生物芯片技術是一種新型檢測技術,適用于核酸和蛋白類標志物,檢測通量和靈敏......
微生物是土壤有機質分解和轉化的重要驅動者,微生物通過分解有機質以獲得自身生長所需的養分和能量,在微生物死亡后形成的殘留物也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來源。目前關于微生物殘留物在土壤中的穩定機制尚不清楚,影響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凱豐、杜駿團隊在膠體量子點多激子動力學與光增益研究中取得進展。該團隊與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研究團隊合作,開發了體積緊湊的“俄歇抑制”型膠體量子點,在量子......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凱豐與研究員杜駿團隊在膠體量子點多激子動力學與光增益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與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VictorKlimov團隊合作,開發了體積緊湊的“俄歇......
理解和控制開放量子系統中的退相干、實現長相干時間對量子信息處理是至關重要的。盡管目前單個系統上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單自旋的電子自旋共振(ESR)被證明具有納米級別的分辨率,但要進一步理解許多復雜固態量......
10月4日,MoungiG.Bawendi、LouisE.Brus和AlexeiI.Ekimov因發現和合成量子點而榮獲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一時間,量子點材料再次得到了眾多科學愛好者的關注與討論。......
10月12日,美國微型發光二極管(MicroLED)顯示器開發商MojoVision宣布,公司正式完成4350萬美元、折合約3.18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MojoVision開發了高性能量子點(H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