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安徽工商局官網發現,2011年底,一批次金龍魚玉米油被檢測出色澤和煙點不合格。問題油品生產日期為2011年3月1日,該批次產品已下架。金龍魚合肥經銷商王先生表示,工商部門抽檢的玉米油出自一家小超市,并長期暴曬在日光下,導致油質產生了變化。 就這一事件,金龍魚官方目前尚未作出回應,經銷商王先生的“表示”充其量只能算作半官方的非正式回應,這個回應實在是太業余,難言科學準確,沒有多少說服力。
不可否認,陰涼、通風是很多食品最基本的貯存條件,如果不按照貯存條件存放食品,讓食品接受過多的陽光照射,那么即使處在保質期內也可能會變質。但需要強調的是,這種邏輯并不適用于所有的食品質量指標,食品質量指標有很多,陽光照射可能會導致一部分指標的變化,而其他一些指標的不合格則與陽關照射沒有太大因果關系,更多取決于其他因素。根據食用油業內專家的說法,玉米油的色澤和煙點就是兩種與陽光照射沒有太大因果關聯的指標,專家認為,油料色澤變化常見原因大致有三種:一是油料儲存時間過長,二是油料加工商脫色工藝達不到要求,三是加工或銷售過程中摻雜了其他油類。油料煙點的高低則主要與原料結構有關,一般而言,原料差煙點低,原料不純煙點也會降低。顯然,導致食用油色澤和煙點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原料質量差和加工環節不達標,至于陽光暴曬,或許會對色澤和煙點的變化有所刺激,但僅靠這些刺激,不足以導致色澤和煙點的不合格,經銷商把金龍魚玉米油的色澤和煙點不合格歸咎為陽光照射是牽強的。
另外,即便是小超市,經營者也不至于把食用油放到室外接受陽光直射,而放在室內的食用油或許會因為超市布局不合理的原因受到一些間接照射,但達不到“長期暴曬在陽光下”的嚴重程度,經銷商給出的食用油被陽光“曬”變質的說法在情理上也很難說通。
繼天氣之后,太陽也成了“臨時工”,看來,“臨時工”隊伍越來越喜歡不會說話、不怕擔責的“同志”了,這絕對不是一個好趨勢。食品安全需要誠信,企業的健康發展需要誠信,金龍魚面對著此次色澤和煙點不合格的問題,必須要拿出最大的誠意,檢審產品質量問題,堵住漏洞,開誠布公地向消費者作出解釋和說明,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諒解和市場的寬容。如果金龍魚不愿正視問題,拉太陽墊背,試圖推卸責任,那么只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李英鋒)
金龍魚油質抽檢不合格 回應稱是被陽光“曬”壞
金龍魚問題批次玉米油雖已紛紛下架,但仍有巨大的問號在消費者心中未能解開。“難道金龍魚也不能放心吃了?”“究竟是什么環節出錯,導致抽檢時被查出產品不合格?”……昨日,金龍魚食用油合肥總經銷商王先生回應說,油質抽檢不合格完全是超市保管不善的錯,“那桶送檢的玉米油其實是被一個小超市曬變質了”?!
紫外線才是罪魁禍首
昨日,記者電話連線了金龍魚食用油合肥總經銷商,希望廠家能夠就“問題油”給出相應解釋。
“工商部門抽檢的那桶玉米油,其實出自六安路上的一家小超市。”經銷商王先生向記者解釋說,據查小超市因保管不善,使得玉米油長期暴曬在日光下,因而導致油質產生了變化。
據王先生解釋,食用油的保管尤其要避免紫外線的照射。對于多數大型連鎖超市來說,貨架上的食用油多在封閉的賣場內銷售,保存條件良好,所以顧客們從大賣場購買的食用油應該不會出現類似質量問題。
王先生還向記者透露,根據工商的檢測報告,被判不合格的食用油確實是江蘇益海泰州糧油有限公司生產的5升裝金龍魚玉米油,其生產批次為“2011年3月1日”。而元旦后期,多數超市商鋪內銷售的玉米油則是2011年11月以后生產的,與問題油并不屬于同一批次。
原料不合格煙點會降低
昨日,記者特意咨詢了合肥市糧食內部系統的油料專家,探尋經銷商解釋的真假。
據業內人士解釋說,油料色澤變化常見的原因大致有三種:其一是油料儲存時間過長,其二是油料加工商脫色工藝達不到要求,其三則是加工或銷售過程中摻雜了其他油類。而至于所謂的煙點,其實就是油加熱過程中,食用油冒黑煙時的溫度。同批原料生產的油煙點基本一致。煙點的高低主要與原料結構有關。
一般來講,原料差煙點低,原料不純,存在摻雜,煙點也會相應降低。油料專家解釋說, 比如合格的食用油煙點應在300攝氏度,但質量不合格,煙點則可能降至270度就會冒黑煙了。
曬壞食用油說法被質疑
去年歲末,被安徽省工商局抽檢的金龍魚玉米油,被查出色澤和煙點不合格。難道真如經銷商所說,一桶在貨架上銷售的食用油,會被陽光“曬”壞嗎?
根據2005年衛生部公布的《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食用油須具有正常的透明度、色澤、氣味和滋味,無焦臭、酸敗和其它異味。不得與非植物油混存,應有防雨、防污、防曬、防爆措施。儲油容器的內壁和閥不得使用銅質材料,大容量的包裝應盡可能充入氮氣或二氧化碳氣體,不得通入空氣攪拌。貯存成品油的專用容器必須明確標記,定期清洗或清理,干燥后才能灌油。運輸時應有防污染措施,不得與有毒、有害物品混運。
業內專家表示,食用油被陽光“曬”變質的說法略有些牽強。“造成煙點和色澤不過關的原因,實在絕非紫外線長期照射這一單純因素就能導致。”
“我自己家也在吃玉米油,相比其他油,玉米油畢竟更清淡。”金龍油食用油經銷商王先生同時告知記者,金龍魚已將其他批號的產品送檢,預計8日有望公布結果。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科學家開發了一項新技術,將紫外線傳感器的響應速度提高了128000倍。該成果有望催生更高效、更靈活的可穿戴設備。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Small》雜志。研究團隊指出,通過讓基于氧化鋅......
9月3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通知,向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下達《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計劃,并要求做好標準的組織起草、征求意見和技術審查工作。通知顯示,《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
隨著近期媒體曝光的油罐車運輸食用植物油亂象問題,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8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發布關于征求《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擬立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意見的通知,......
近期,國務院食安辦等七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針對媒體報道的“罐車運輸食用植物油亂象問題”進行了調查。8月25日,國務院食安辦通報該事件的調查處置情況。一,認定涉事罐車冀E5476W相關違法違規事實和涉事......
檢測產品:產品編碼產品名稱檢測項目規格MK280A1黃曲霉毒素B1快速檢測卡谷物、油10樣/盒HEM0396黃曲霉毒素B1ELISA檢測試劑盒玉米、小麥、大米等糧食、植物油、調味品、酒類等96T/盒H......
連日來,“罐車卸完煤制油直接裝運食用油”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7月9日,針對媒體反映的“罐車運輸食用油亂象問題”,國務院食安辦成立聯合調查組徹查食用油罐車運輸環節有關問題。食用油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必需品,......
最近,罐車運輸食用油亂象問題備受關注。7月9日,國務院食安辦對此亂象問題也作出了回應:將組織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成立聯合調查組徹查......
EasyPlus滴定儀在中國測試實驗室中實現嚴格且可重現的安全評估發展中國家的一個重點關注和投資領域是減少對進口小麥、大米和玉米的依賴。小國的農業生產可能不足以滿足國內需求,但相比之下,大國可能會在質......
近日,一則關于油罐車裝載工業油后未清洗便直接用于裝載食用油的新聞迅速登上了熱搜,引發了公眾廣泛關注。煤制油和食用油混運,這一行為極大地威脅了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隨著事件不斷地升級發酵,北京學校基地直供......
近日,罐車“卸完煤油直接裝食用油”亂象引發眾多關注。廣東目前食用植物油安全情況如何?記者從省糧食和儲備局獲悉,近年來,未發現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政府儲備油銷售出庫流入口糧市場或用于食品生產。根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