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在之前的研究中,Jain及其同事發現DNA鏈會在受嚴重干眼癥影響的眼睛表面形成網狀物。該物質引起炎癥反應,進一步刺激眼睛。“在干眼病中,有幾件事情會發生,”Jain解釋道。 “嗜中性粒細胞聚集在眼睛表面的白細胞數量增加。中性粒細胞釋放DNA,在角膜上形成稱為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的網狀物,引起眼表炎癥并吸引額外的中性粒細胞。惡性循環。”通常情況下,淚液中存在的酶會切斷并清除角膜上的DNA和其他碎片,但在患有干眼病的患者中,沒有足夠的DNA酶來清除這些物質。
在隨機,安慰劑對照的I / II期臨床試驗中,Jain及其同事招募了47名嚴重干眼癥患者。大約一半的參與者診斷為干燥綜合征,17%的患者有移植物抗宿主病 -這兩種疾病都與淚液產生的嚴重缺陷有關。 41名參與者完成了試驗。
向參與者給予含有DNase或安慰劑制劑的滴眼劑,并指示每天四次給每只眼睛滴一滴溶液,持續八周。研究人員通過問卷調查評估了患者的癥狀,并在研究開始前和研究期間測量了眼球表面的角膜損傷程度和DNA網及其他促炎材料的數量。
研究人員發現,與安慰劑組相比,DNase組的參與者在8周時具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上的角膜損傷減少。與安慰劑相比,與癥狀相關的問卷評分也反映了DNase組患者的顯著改善,安慰劑也減少了角膜DNA網和眼睛表面的其他物質。
“這項早期臨床試驗的數據表明,DNase滴眼液對于治療嚴重干眼癥可能是安全有效的,我們期待進行更大規模的隨機試驗以明確證實其功效,”Jain說。
人們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用眼睛觀察世界,也用眼睛表達愛慕、喜悅、冷漠和厭倦。除了主觀上的情感外溢,從解剖學的角度來說,眼睛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延伸,在分子和細胞水平上與大腦有許多相似之處。借助眼睛這個......
當有人開始哭泣時,其他人常常會感到同情和關心,但其背后的生物學原因不僅僅是激發了同情心。據發表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雜志上的論文,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眼淚含有一種可抑制......
受貽貝水下強大粘附力的啟發,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袁進團隊研發了一種由丙烯酰化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F127DA)和多巴胺改性的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質酸組成的仿生溫敏光固化濕粘合性水凝膠(......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團隊在甲狀腺相關眼病治療方案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兩種靜脈糖皮質激素方案治療甲狀腺相關眼病的隨機對照試驗》為題在線發表于《臨床內分泌和代謝雜志》。甲狀......
角膜病是我國僅次于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移植是唯一復明手段。問題是我國目前有400萬患者苦苦等待角膜移植供體,但每年卻只有1萬人捐獻眼角膜,如何化解難題?在6月20日召開的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上,......
在全國“愛眼日”宣傳教育周,感受中小學校園愛眼護眼熱——呵護明亮眼睛奔赴燦爛未來編者按健康快樂的童年是什么樣?必不可少的,是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壯的身板,一顆豐潤的心靈……然而,近年來,青少年視......
2023年6月6日是第28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6月4日,愛爾眼視光研究所、愛爾數字眼科研究所、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湖南省眼視光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共同發布《愛爾眼科角膜塑形......
眨眼對眼睛的健康和功能至關重要。它有多種作用,如保持眼睛清潔,保護眼睛,甚至傳達非語言線索。然而,眨眼的起源仍然是一個謎。為了闡明這個問題,來自佐治亞理工學院、塞頓山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
科學家們研究了導致COVID-19的冠狀病毒SARS-CoV-2是否能影響感染者的視覺和深度感知。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和韓國化學技術研究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想要了解SARS-C......
全世界有1200多萬人患有角膜盲,即當眼睛的透明保護外層因損傷或疾病而變得模糊或畸形時導致失明。但角膜盲的治療十分艱難,一是供體缺乏,目前每70名需要角膜移植的人中只有1人能有匹配的供體角膜;二是在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