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免疫性
A族鏈球菌感染后,可產生特異免疫,主要是M蛋白的抗體(lgG)。由于型別多,無交叉免疫性。猩紅熱病后可產生對同型紅疹毒素的抗體,建立同型抗毒素免疫。檢測易感人群對猩紅熱有無感受性的試驗稱為狄克氏試驗(Dick test),即用一定量紅疹毒素作皮膚試驗。
三、微生物學檢查法
根據鏈球菌所致疾病不同,可采取膿汁、咽拭、血液等標本送檢。
(一)直接涂片鏡檢
取膿汁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發現革蘭氏陽性呈鏈狀排列的球菌,就可以初步診斷。
(二)分離培養
膿汁或棉拭直接劃線接種在血瓊脂平板上,孵育后觀察有無鏈球菌菌落。根據溶血性不同,可區分為甲型、乙型或丙型鏈球菌。有β溶血的菌落,應與葡萄球菌區別;α溶血的菌落,要和肺炎球菌鑒別。疑有敗血癥的血標本,應先在葡萄糖肉湯中增菌后再在血平板上分離鑒定。心內膜炎病例,培養草綠色鏈球菌宜孵育3個星期以上。
(三)血清學試驗
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Anti-streptolysin o test,ASO test)簡稱抗O試驗。常用于風濕熱的輔助診斷。患者血清中的抗O大多在250單位左右,活動者一般超過400單位。
Dick試驗猩紅熱病人早期陽性,病后轉陰。
四、防治原則
鏈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則與葡萄球菌相同。鏈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染,應對病人和帶菌者及時治療,以減少傳染源。空氣、器械、敷料等注意消毒。對急性咽峽炎和扁桃體炎患者,尤其是兒童,須治療徹底,防止變態反應疾病的發生。所有溶血性A鏈球菌對磺胺、青霉素及紅霉素等都敏感。其他族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不同,臨床應用最好作藥物敏感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