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樣品制備
采有石棉纖維的微孔濾膜采用丙酮-三乙酸甘油酯法加以透明固定透明化操作應在清潔的實驗室中進行,在制備樣品的過程中要避免纖維性粉塵的污染。
①所用的載物玻片、蓋玻片、鑷子和刀片使用前應放在無水乙醇中浸泡,用蒸餾水沖洗后用綢布擦干備用。
②用無齒鑷子小心取出采集有石棉纖維的濾膜,集面向上置于干凈的玻璃板上,用手術刀從濾膜切取占圓形1/6~1/8的扇形小塊,放在清潔的載物玻片上。
③打開丙酮蒸氣發生裝置的活塞,將載有扇形濾膜的玻片置于丙酮蒸氣之下,由遠至近移到丙酮蒸氣出口15~25mm處,熏蒸3~5s,使濾膜透明。同時慢慢移動載物玻片使濾膜全部透明為止。丙酮蒸氣過少無法使濾膜透明,過多則可能破壞濾膜,特別是不能使丙酮液滴落在濾膜上。可不時地用吸水紙擦拭丙酮蒸氣出加以防止。
④用皮內注射器立即向透明后的濾膜滴2~3滴乙酸甘油酯,小心蓋上蓋玻片操作時先將蓋玻片的一邊與載物玻片接觸,然后與液滴接觸,使之擴散,再小心放下益玻片,避免產生氣泡。
⑤如透明效果不理想,可將蓋上蓋玻片的濾膜放在50℃的烘箱內15min,以加速濾膜的清晰過程。
⑥樣品處理完畢后,先關閉丙酮蒸氣發生器的電源,再關閉活塞。次序不可顛倒。
2、石棉纖維的計測
①空白濾膜檢查:在每盒濾膜(50張)中任意抽取張空濾膜,用與處理樣品同樣的方法透明固定和計測。在100個視野中不超過3根纖維時,認為是清潔濾膜,此盒濾膜方可應用。
②石棉纖維的計測用相襯顯微鏡進行,首先按照說明書將相襯顯微鏡調節好。
③目鏡測微網的調整按其說明書使用物鏡測微計對鏡測微網的刻度進行校準,算出計數區面積(mm2)及各標志的實際尺寸(μm)。
④低倍掃視使用(10×)物鏡在低放大倍數上掃視整個濾膜表面,被濾膜夾圈壓住的濾膜邊緣應無粉塵或纖維。所有視場粉塵及石棉纖維的分布應比較均勻。如果所觀察的視場粉塵分布明顯不均勻或有肉眼可見的粉塵或纖維堆積,該濾膜應舍棄。
⑤低倍掃視認可后,將物鏡換成高倍(40×)進行正式的計測。
⑥計測現場的選擇應遵循隨機原則。測定完一個視場后,移動推片器找下一個視場,移動應按行、列推動,不應有意挑選,而要隨機停留,以避免重復計數和減少系統誤差。如果使用帶柵格線的濾膜,計數視場中不能出現柵格線。
⑦石棉纖維的計數規則:
a. 計數符合下列條件的纖維:長度大于5μm,寬度小于3μm,長度與寬度之比大于3:1。
b. 一條纖維完全在計數視場(不論其是否與其它塵粒相接觸)內時計為一根。只有一端在計數視場內的計為1/2根。
c. 纖維集合:在其長度方向上一點或多點可分,但在其余部分不可分為多根的纖維稱為劈裂纖維;其余的因相交義或接觸而形成的纖維集合體稱為纖維組。
d. 如劈裂纖維整體符合a中的規定,可算作一根纖維,其直徑以不可分部分計算。
e. 如纖維組中的單根纖維符合a中的規定,可按單根纖維計算:如果沒有一根纖維符合a中的規定,但纖維組本身作為一個整體符合a中的規定,則計數為一根。
f. 計數指標:20個視場時,被記錄纖維數已達到100根時,可停止計數,如此時記錄纖維數未達到100根時,則應計數到100根纖維,并記錄下相應的視場數。如在100個視場內所測纖維數不到100根,則計測到100個視場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