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物制品行業資產規模和行業利潤率持續增長,市場廣闊。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制品行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將達到26%左右,2015年行業工業總產值和銷售產值將有望達到4095億元、3932億元。”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表示。
作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長春高新在生長激素、疫苗等生物制藥的研發、生產、銷售方面國內領先。
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醫藥、房地產業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去年底公司生物制藥、中成藥和房地產等業務占總主營收入比重分別約為57%、26%和17%。
從公司業績來看,2011至2013年,其歸屬凈利潤分別為1.1億元、3億元和2.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70%、173.67%、-5.30%,而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0.65億元,同比下降6.75%,對應的每股凈資產為9.58元。
“公司一季度醫藥業務收入和凈利潤有小幅增長。”長江證券[0.63% 資金 研報]分析師劉舒暢表示,目前公司經營現金流情況良好,長效生長激素等多個品種將陸續上市,有望支撐業績快速增長。
西南證券[-0.24% 資金 研報]分析師朱國廣表示,2012年國內生長激素市場規模為12億元,預計公司2013年的市場份額達到67%,目前公司已擁有粉針、水針等生長激素產品,再加上長效劑型,3年內或將成為行業的龍頭。
但有分析人士表示,公司面臨著新藥獲批和上市的進度低于預期,以及上市后的銷售增長低于預期等風險。
從二級市場上看,自去年公司股價全年大漲77.91%之后,今年初以來,截至6月23日收盤,長春高新表現欠佳,股價同期下跌26.53%,跑輸同期下跌2.02%的生物制品板塊(申萬二級行業),在該板塊下屬的29家上市公司中,長春高新股價漲幅居后。目前公司市盈率(TTM)為37.57倍,低于45.68倍的板塊行業中值。
從主力持倉狀況上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包括2家一般法人、22家基金和1家社保基金等25家主力機構持有長春高新,持倉量總計5896萬股,占流通A股44.9%。其中,基金持倉與去年底相比,增倉的有4家,增持177萬股,減倉的有10家,減持202萬股。
在公司股價跑輸行業指數后,截至6月18日,共有8家機構發布評級,整體評級為強烈看漲。
另外,近期還有6家機構對公司今年業績作出預測,平均預測凈利潤為3.74億元,平均攤薄每股收益為2.85元,照此預測,公司今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比增幅為31.74%。
就投資機會而言,除了估值回歸理性后、業績有望同比大幅增長,從而對公司股價的上行構成堅實支撐外,新藥研發和獲批等消息也將帶來事件性催化。作為國資控股企業,隨著國企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未來公司管理結構的優化有助于公司長期發展。
上篇我們介紹了分子互作的主流派系和市場概況,想必各位看官已心中有數;接下來將細數市場上的主要玩家和新產品,希望為您下次入手前提供參考。主要儀器及廠商近年來,實時分子互作儀在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新藥研發等......
全新的Cytiva將擁有更多元廣泛的產品組合以值得信賴的技術、商務和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更先進、更創新、更便捷的體驗始終堅持立足中國,服務中國,為中國生物制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賦能2023年5月3日,中......
儀器儀表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一直是我國在資金、技術、人才方面重點投入的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儀器儀表產業無論是技術還是種類都有了新的發展和壯大。未來儀器儀表將向微型化、多功能化、......
上世紀70年代,生物藥研發拉開序幕,抗體、新型疫苗、細胞與基因療法等生物制品開發如火如荼,產業邁入高速發展期。生物藥研發開啟“產品即工藝”時代與化藥相比,生物藥分子量大、結構復雜,往往一個微小的工藝變......
前言全柱成像毛細管等電聚焦(iCIEF)電泳已成為生物制藥領域治療性單克隆抗體(mAb)電荷異質性分析的一項重要技術,無需傳統CIEF方法的遷移步驟即可通過紫外實時成像的方式完成蛋白分離和定量檢測。除......
——旨在為伴隨診斷開發中的組織生物標志物分析提供商業化的端到端解決方案2023年1月11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宣布與AkoyaBiosciences,Inc.(納斯達克:AK......
中國生物制藥(01155.HK)漲5%。根據公告,附屬公司獲授予平安鹽野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藥物Ensitrelvir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市場推廣權,初步為期五年。......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8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總計87.89萬億元,同比增長8.4;利潤總額55254.0億元,同比下降2.1%;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29%,同......
9月2日,國內生物制藥核心原料供應商奧浦邁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這家國內細胞培養基第一股在上市首日,股價一度大漲超近70%,收盤上漲58.65%,市值破百億,為這個火熱的賽道奠定了良好的資本市場開局。......
隨著航天技術與生物技術的發展,太空生物制藥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運用。在《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太空生物制藥被列為需要培育發展的太空經濟新業態之一。它不僅在科學研究上具有獨特優勢,也蘊藏著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