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3-12 10:50 原文鏈接: 門檻高回收周期長個人光伏電站何時飛入百姓家

      這幾天,常州佳訊光電公司營銷部經理毛振非常興奮――公司在常州新北區粵海工業園建設的屋頂光伏電站開始向國家電網賣電了。從2月7日正式并網到2月27日,這個占地2萬平方米、裝機容量1.5兆瓦的電站已賣電1740千瓦時,這是我省首個自發自用、余電賣給電網的企業光伏電站。

      相比大型火電站,該光伏電站所賣電量微不足道,但正在改變傳統的電力生產模式――工廠、居民樓都可以變成一個個電站。記者調查發現,這種分布式電源前景不錯,但發展“門檻”較高。

      個人建電站,可行嗎?

      2月27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這是繼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后,將支持范圍擴大至天然氣、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資源綜合利用等所有類型的分布式電源項目。《意見》對分布式電源的界定,是所發電能就地利用,以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且單個并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的發電項目。業內人士表示,從江蘇的資源稟賦看,發展太陽能分布式電源更為合適。

      在無錫市濱湖區一居民小區,一個別墅的樓頂和陽臺上都裝著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業主張光春是蘇州阿特斯光伏科技公司的首席運營官。“這個裝機容量7千瓦的光伏電站建成1年多了,國家的并網政策最近才出臺,最近正在申請接入電網。”張光春介紹,購買好逆變器、光伏板、電纜等設備后,一兩天就能安裝好發電,和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差不多。

      供電部門介紹,將為分布式電源并網開辟綠色通道,建于用戶內部場所的分布式電源項目,發電量可以全部上網、全部自用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德國的國土面積只相當于3個江蘇,但因為開啟了個人光伏電站市場,光伏裝機量已占到全球的四成。”張光春介紹,江蘇若能啟動這個市場,潛力將非常大。

      屋頂資源少,怎么辦?

      相比張光春,其他個人想建電站挑戰要大得多。現在城鎮居民多居住在多戶共用的單元樓,若在樓房屋頂建光伏電站,需要和小區的管理方、線路經過的每個住戶等多方面協調,溝通成本也不低。

      前不久,青島一位居民為建設個人光伏電站,前后花了3個星期時間才與20戶鄰居達成一致。向供電部門申請并網時,還提供了所在單元所有鄰居的書面簽字證明,以及小區物業、業主委員會同意的證明等。“隨著個人光伏電站建設增多,類似的情況會越來越普遍。”毛振表示,這就需要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比如一戶居民建電站、其他居民以自己的公共利益折成股份,業主委員會監督實施。

      相比城市屋頂電站,業內人士更看好廣闊的農村市場。“農村人均可利用的光照屋頂面積要比城市大得多,如果能在國家財政支持下充分開拓這個市場,潛力將非常可觀。”張光春說。

      回收周期長,劃算嗎?

      根據測算,常州粵海工業園的光伏電站每年可發電170-180萬千瓦時,算上自用節省的成本和賣電獲得的收益,10年左右能收回3000萬元的投資成本。相比之下,家庭電站的投資回收期則更長。目前,享受國家電價補貼的光伏標桿電價為1元/千瓦時,若不享受補貼,電網公司只能按0.5元/千瓦時的脫硫煤上網電價收購。如果要享受國家電價補貼,須經國家發改委核準,但目前補貼政策適用于大業主、大項目。

      按照江蘇的光照條件,光伏電站發電成本在1元M千瓦時左右,居民從電網購電的平均價格在0.5元M千瓦時,綜合算下來,普通居民建設個人光伏電站還不是很劃算。而各地工業用電價格普遍在1元/千瓦時,按照自發自用模式建設一定規模的分布式電源上網項目,反倒可以節約不少電費。

      專家表示,國家應盡快明確鼓勵分布式電源的補貼措施,可將6兆瓦以下分布式電源項目的核準改為備案制,并按發電量給予補貼,鼓勵自發自用。這樣一來,將大大降低分布式電源發展的“高門檻”,讓分布式能源的使用真正像家用電器一樣簡便,最終“飛入尋常百姓家”。

    相關文章

    新型“人造樹葉”能源轉化率創新紀錄

    歐盟“A-LEAF”項目團隊在最新一期《能源與環境科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研制出了一款“人造樹葉”系統,能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可持續燃料,創下10%的太陽能—燃料轉化效率新紀錄......

    總計1078.5萬!山東能源研究院采購6種儀器

    市場商機山東能源研究院于2020年正式成立,由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以青島能源所為依托單位,在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青島)基礎上共同籌建。研究院聚焦新能源與先進儲能、新生物、新材料領域,開展戰......

    研究:歐洲200多萬人促可再生能源轉型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能源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分析顯示,歐洲30個國家的200多萬市民參與了為可再生能源轉型而發起的逾萬個項目和行動。研究發現,這些行動的投......

    全國人大代表童明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

    從事碳基新材料技術研發工作十幾年,最關注的是推動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實現煤炭產業綠色轉型。”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華陽集團(山西)纖維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山西華陽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

    光伏產業鏈巨變!2023誰會“狂飆”?

    光伏行業最近消息不斷,上游降價,下游新技術出現。從光伏發電行業上游來看,2022年底以來,多晶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價格均呈大幅下降趨勢。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本周以來,各企業硅料成交價格......

    能源局組織2023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會

    2月10日,國家能源局召開2月份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會。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圍繞推動2023年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結了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總體發展情況,梳理了2......

    150億大動作,傳統能源“國家隊”發力新能源

    儲能領域又現百億級定增!2月15日,中國能建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50億元,用于中能建哈密“光(熱)儲”多能互補一體化綠電示范項目、甘肅慶陽“東數西算”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零碳大數據產業園示范項目、中......

    國家能源局:2022年這些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份額70%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全球新能源產業重心進一步向中國轉移,我國生產的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

    一門材料學科的70年“鍛造史”

      隨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南大學材料學科越來越被這些領域的風險投資機構所青睞。這所“低調”的高校顯示度“水漲船高”,離不開其材料學科70多年的傳承與探索。&nb......

    創新新型能源科技,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能源電力必須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在2月9日召開的“2022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主會場”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舒印彪指出,“實現能源電力轉型,必須......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