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期染色質按其形態特征、活性狀態和染色性能區分為兩種類型:常染色質和異染色質。按功能狀態的不同可將染色質分為活性染色質和非活性染色質。
常染色質
常染色質是指間期細胞核內染色質纖維折疊壓縮程度低,相對處于伸展狀態,用堿性染料染色時著色淺的那些染色質。在常染色質中,DNA組裝比為1/2 000~1/1 000,即DNA實際長度為染色質纖維長度的1 000~2 000倍。構成常染色質的DNA主要是單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復序列DNA。常染色質并非所有基因都具有轉錄活性,處于常染色質狀態只是基因轉錄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異染色質
異染色質是指間期細胞核中,染色質纖維折疊壓縮程度高,處于聚縮狀態,用堿性染料染色時著色深的那些染色質。異染色質又分為結構異染色質(組成型異染色質)和兼性異染色質。結構異染色質指的是各種類型的細胞中,除復制期以外,在整個細胞周期均處于聚縮狀態,DNA組裝比在整個細胞周期中基本沒有較大變化的異染色質。兼性異染色質是指在某些細胞類型或一定的發育階段,原來的常染色質聚縮,并喪失基因轉錄活性,變為異染色質。
活性染色質
活性染色質是指具有轉錄活性的染色質。活性染色質的核小體發生構象改變,具有疏松的染色質結構,從而便于轉錄調控因子與順式調控元件結合和RNA 聚合酶在轉錄模板上滑動。
活性染色質主要特征活性:染色質具有DNase I超敏感位點(DNase I hypersensitive site);活性染色質很少有組蛋白H1與其結合;活性染色質的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活性染色質的核小體組蛋白H2B很少被磷酸化;活性染色質中核小體組蛋白H2A在許多物種很少有變異形式;HMG14和HMG17只存在于活性染色質。
非活性染色質
非活性染色質是指不具有轉錄活性的染色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