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5-13 09:33 原文鏈接: 陰和俊在海南探空部指導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發射

      5月6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在中科院海南探空部指導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發射試驗。陰和俊重點考察了海南探空部火箭總裝廠房、發射場區以及指揮大廳等的建設情況。

      5月7日7:02,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在中科院海南探空部發射場成功發射,由中科院空間中心研制的“鯤鵬一號”探空儀搭載在天鷹3C型火箭,于215秒到達196公里軌道定點,420秒再入大氣層,結束飛行試驗,對20-196km空間范圍的我國低緯地區的高空大氣進行了成功探測。目前空間中心的科研人員正在對所獲得的第一手科學數據進行深入分析。

      在子午工程探空火箭發射成功儀式上,中科院空間中心主任、子午工程項目建設工程經理部總經理吳季代表子午工程項目經理部以及探空火箭發射任務指揮部宣布,此次火箭探空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陰和俊代表中科院黨組對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成功發射表示祝賀。他指出,在子午工程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本次探空火箭試驗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這與空間中心作為工程總體單位的積極有效的組織、全體參研參試同志的大力配合、共同努力牢不可分,成果來之不易,飽含著大家的心血和汗水。他對所有參試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

      陰和俊強調,要認真總結此次探空火箭發射任務所取得的寶貴經驗,認真分析所獲取的科學數據,多出創新成果,為我國搭建火箭探空這一創新的空間科學研究平臺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我國正處在從航天大國走向航天強國的關鍵時刻,對空間科學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院黨組研究決定,在“十二五”及后續要進一步加大對探空火箭系列、海南探空部發射場建設的支持力度。

      陰和俊希望通過大家努力,推動探空火箭的發展,推進海南探空部的建設,爭取成為我國空間科技,特別是空間科學發展的一個新的、重要的基地。中國空間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為了共同目標和事業,攜起手來并肩作戰,共同開創我國空間科學事業新的輝煌。

      中科院計財局局長孔力、高技術局局長田靜以及辦公廳相關領導陪同視察。

      

    陰和在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發射成功儀式上講話

    相關文章

    SMILE衛星完成初樣研制總結,轉入正樣階段

    2023年1月16日,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SMILE)衛星初樣研制總結暨正樣設計評審會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會議由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負責人、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

    在離太陽更近的地方

    2021年五一假期后,吳俊偉又準備出趟遠門。他添置了件連帽的深色沖鋒衣,防風遮雨透氣,適合在高原穿著。吳俊偉的目的地,是位于海拔3830米的稻城縣噶通鎮,那里將建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

    航天任務連戰連捷:相約浩瀚太空,逐夢航天強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51.shtm核心閱讀從航天任務連戰連捷到重大航天工程深入推進,從空間科學探索到航天科技成果服務經......

    第二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開幕“科技獎”揭曉

    中新網太原8月26日電(記者范麗芳)8月26日,第二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在山西省太原市開幕。本次會議以“建設空間科學強國,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為主題。空間科學是以航天器為主要平臺,研究發生在日地空間、行......

    打造空間科學數據倉儲的中國品牌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懷柔園區6號科研大樓,是國家空間科學數據中心總部的所在地。中心的專用機房大約400平米左右,存儲運行著我國不少空間科學“大國重器”的數據資源。“悟空”“墨子”“慧眼”“太極一......

    天宮空間站開啟新時代

    2022年5月起,中國空間站工程將進入建造階段。建成后的中國空間站由3個艙段、2艘載人飛船和1艘貨運飛船構成,總質量近100噸,裝載著空間生命和生物科學、材料科學、燃燒和微重力流體科學、基礎物理等領域......

    國家航天局:過去五年空間科學研究不斷深入

    今天(1月2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介紹,五年來,通過重大工程的實施,對空間科學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和帶動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歷史演化方面,通過對月......

    空間科學衛星科學研究聯合基金2019項目指南

    關于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衛星科學研究聯合基金2019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19〕5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衛星科......

    空間科學舞臺上的中國“星”

    1970年,東方紅一號帶著全國人民的期待奔向太空。那是我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也是中國科學院在空間科技領域初顯身手。2000年前后,中科院的科學家們提出并完成了我國第一個空間科學衛星計劃——地球......

    多位院士建議:中國空間科學當“頂天”“立地”

    10月15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以下簡稱空間中心)建所60周年學術論壇上,來自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領域的院士專家提出了關于中國空間科學未來發展的思路——“頂天”“立地”。所謂“頂天”,即將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