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之問’的核心,是中國高等教育能否為國家民族培養出真正的創新人才。”全國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8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曾有過“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的思索。“錢學森之問”背后的中國教育之困,引起中國教育界乃至社會的反思。
陳十一曾是北大副校長,去年1月初接替朱清時執掌南科大。此二人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離任時,朱清時對自己在南科大5年的高教改革以“慘勝”二字評價。接棒僅一年多的陳十一,對南科大的發展充滿信心,“正因為有自信,所以我才從北大來到深圳”。
“南方科技大學的改革發展,是想國家之所想,走在了時代的前沿。”陳十一認為,南科大、上海科技大學等新興大學,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實現崛起是必然的。
過去三十多年里,中國依靠低廉勞動力,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等,實現了經濟的飛速增長。到如今的經濟新常態下,要真正支撐國家發展,必須依靠技術創新,而創新要靠人才。
“希望南方科技大學把學生培養成為諾貝爾獎得主以及馬云、馬化騰這樣的企業家,像斯坦福大學一樣引領美國技術進步,產生像雅虎、惠普這樣長久不衰的企業,讓科研成果真正轉化,支撐產業發展。”陳十一說。
陳十一表示,鼓勵教授在不影響教學、科研的基礎上的創業,與社會資本融合,創造出真正有用的產品,而教授在技術成果轉化中占股高達70%。“這種做法在目前中國大學里比較前衛,但美國已經實行多年。”
與此同時,南科大重視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在這種教育中,失敗和成功一樣重要,要讓學生擁有更多在逆境中奮斗成功的經歷”。
南科大近八成首屆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陳十一稱,尊重學生的選擇,但南科大不愿做國外大學預科班,所有人都出國并不是正確的培育方向。他希望學生們能多元化發展,最好是“出國留學”、“在中國深造”、“創新創業”三類選擇各占三成。
南方科技大學作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田”,“去行政化改革”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而隨著朱清時的離任,有聲音指:南科大的高教改革成效并不明顯。
陳十一對此回應稱,南科大一開始就致力于去行政化,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行政化并不明顯,在很多方面與國際接軌。
延續了朱清時時代“改革發展必定是南科大的核心”理念,陳十一表示,南科大在建章立制方面已經邁開了第一步,而改革還在繼續,發展也才剛剛開始。
陳十一稱,現在南科大更加注重現代大學管理制度建設,去年通過了大學章程,出臺30多個規章制度,涉及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校長辦公會、教授會、教授終身制等。
為了解決不能直接授予碩士學位難題,作為一種過渡,南科大準備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大學等國際頂級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生,這將使得南科大的國際化程度更高。
南科大的“國際范”將會更加明顯。陳十一透露,今年南科大打算招收1000名中國學生,并面向全球招收50名國外學生。之后,國外學生招收數量將增加到200名,這也就意味著外國學生占比高達兩成。
陳十一坦言,現在南科大最缺世界一流人才,但給它10年甚至20年,相信它一定會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教育......
2024年新重慶青年創新人才項目擬立項清單公示按照《新重慶青年創新人才項目管理辦法(試行)》,重慶市科技局啟動實施了2024年新重慶青年創新人才項目評審工作,擬立項項目100項。現將2024年新重慶青......
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增設交叉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碳儲科學與工程、密碼科學與技術、生物育種科學等84種新本科專業;突出服務國家需求和注重實際貢獻,探索代表性成果評價,落實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政......
關于省科技創新人才計劃項目驗收專家的公示根據《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驗收管理工作規范》(湘科計〔2020〕29號)有關規定,省人才協作中心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湖湘青年英才”“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湖湘......
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關于2024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選結果的通知博管辦〔2024〕8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上海市人才工作局, 中共海南......
近期,“強基計劃”試點高校陸續發布了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五一”假期前,報考考生也已完成網上報名。這意味著新一輪“強基計劃”的生源選拔環節已經啟動。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在部分高......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湖南省財政廳關于開展2024年度湖南省“三尖”創新人才工程項目申報的通知湘科計〔2024〕4號各市州科技局、財政局,國家高新區管委會,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湘高校和科研院所,省屬本科院校......
12月8日-10日,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主辦,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北京樂達教科院、北京東方紅學校、山西教育出版社協辦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十屆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主題為“教育高質量發展”。在......
12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設立“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與天津市聯合資助(特別資助)”(以下簡稱“博士后基金天津聯合資助”)協議簽約儀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項創新人才培養的供給側改革正在進行——市區兩級政府搭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等高校院所與龍頭企業“同題共答”,依托北京集成電路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將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