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12-23 13:54 原文鏈接: 院士之聲:摒棄“照貓畫虎”,國產儀器需要銳意創新

      ——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測科學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龐國芳在農藥等化學污染物殘留微量分析技術領域有許多開拓性、創新性的研究工作,特別是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和樣品制備新技術、新方法方面有諸多創新成果。龐國芳院士在30余年的食品安全檢測研究工作中,接觸大量的分析檢測儀器,也見證了國產儀器的發展與坎坷。近來,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承辦的“科學試驗用儀器設備高層次專家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期間,分析測試百科網和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聯合采訪了龐國芳院士,請龐院士談談國產儀器的發展和面臨的主要問題。

      食品安全與分析儀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生活。早在2016年我國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到,“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到2030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食源性疾病報告網絡實現全覆蓋”。而在今年發布的《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四五”規劃》中再次重申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戰略部署。食品中農藥殘留、有機有毒物質、真菌毒素等檢測離不開先進準確的檢測儀器。

      龐國芳院士的工作中離不開檢測儀器,從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到如今的高分辨質譜,龐國芳院士也接觸過許多國產檢測儀器。他對國產儀器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情:“為了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檢測儀器的發展非常必要。但是怎么趕上世界先進國家,與他們比肩?我國還需要在原材料方面、儀器精度和儀器分辨率三方面下功夫,同事也要拓寬儀器品種數量,特別是儀器長期的穩定性方面還需要提高。”

      國產替代的宣傳推廣之道

      當談到“國產替代”話題的時候,龐國芳院士認為我國現在的國產儀器不論是氣相色譜、液相色譜還是質譜,抑或是光譜和其他檢測儀器裝備,在改革開放后發展極為迅速,有些已經可以與國外儀器并駕齊驅,甚至部分產品獲得了很好的口碑。龐國芳院士認為:“但我們現在缺少更有針對性的示范應用和推廣工作。”

      對于國產儀器的推廣,龐國芳院士建議,國產儀器可以找重點科研或檢測單位作為新研發儀器設備的試點單位。通過雙方參數和實驗結果對照,可以對最新國產儀器進行評估。如果國產儀器各指標基本和進口儀器一致甚至超過進口儀器,那么就可以把結果在市場上宣傳出去。這樣,試點單位不僅有示范作用,有利于國產儀器在全國的推廣,同時試點單位也可以使把相關研究成果發布到世界頂級期刊上。甚至,試點單位還可以聯合制造企業等一起將國產儀器納入國際標準中。“這樣,我們的儀器就可以隨著國際標準推廣到世界各國,這個時候再打開國內市場自然也不在話下。”龐國芳院士高瞻遠矚的說。

      國產儀器的展望

      目前國家對國產儀器研制、研發愈發重視,又有對中國本土企業各種支持政策,“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我國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們可以把路走的更寬,會有更好的立足之地。“

      國產儀器相比于國外儀器來說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為此,龐國芳院士特別建議,在這方面“不可操之過急”。儀器的研制和開發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無論是儀器還是研制儀器的“儀器人”都需要培養。 “年年有提高、年年有進步,我們通過10年的積累,我們的儀器也會出現’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盛景。”但龐國芳院士對國產儀器的未來充滿希望,也同時強調,我國儀器要自力更生而非“照貓畫虎”,在向世界先進國家的儀器行業學習的同時,也要從他們的肩膀跨過去。

      “我過去在秦皇島工作的時候,我們的儀器有國產儀器也有進口儀器,國產儀器的性能指標還不錯,但是長期的穩定性,還是與國外產品有些差距。”龐國芳院士說,“我們要想超過他們,還要下功夫,畢竟國外的儀器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但如果我們儀器的長期穩定性和材料的可靠性能經受考驗,我們和他們就沒有差距了,真正的實現了并駕齊驅。”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龐國芳(中),分析測試百科網總經理、分析測試裝備分會副秘書長 卞利萍(右一),分析測試百科網業務拓展經理 王文珺 博士(左一)

    相關文章

    中國科協發布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十不準”

    中國科協目前正在組織開展2023年兩院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為凈化學術環境,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生態,使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公開、公平、公正,不受非學術因素干擾,維護院士稱號學術性、榮譽性、純潔性,7月4日......

    院士坦言:如果沒有項目或“帽子”,不足以讓科研人體面

    周忠和院士曾表示:在我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生們的接觸中,深刻地感受到,穩定支持不僅僅指科研經費的穩定,也指要能讓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有穩定的保障。據我了解,目前大多數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要與項目或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在日被捕!外交部最新回應

    6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道,日本警方近日逮捕了一名中國籍的研究員。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毛寧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對此高度關注。我們已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方表達嚴重關切......

    席南華院士:構建漢語中的科技語言體系

    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征程中,有幾個非科技的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語言體系、學術自尊和學術骨氣。語言是社會最基礎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交流的基礎工具。漢語有著極為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魅力,承載著博大精深的......

    如何實現創新突破?錢七虎院士寄語“不要受權威束縛”

    6月10日,由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武漢大學主辦的“第三屆錢七虎講座暨第二屆巖土力學與工程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武漢舉行。在“大咖面對面”環節,針對現場年輕人關心的“青年學......

    王守武院士兩大基金已資助多名國科大學子

    6月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國科大基金會)獲悉,我國半導體科學技術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守武及家人捐贈千萬余元設立的王守武獎勵基金、王守武科教發展基金,已資助多名......

    三峽大學全職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焯芬

    6月12日,“新時代水利工程高質量發展高端論壇暨三峽大學水利工程學科發展專家咨詢會”在湖北宜昌舉行,中國工程院李焯芬院士正式全職受聘三峽大學。開幕式由三峽大學校長王炎廷主持,來自全國水利工程領域的十多......

    院士論碳:可再生能源主導能源轉型,政策是首因

    直立人學會用火這一技能時,人類歷史上的能源發展也邁出了重要一步。隨后的發展進程中,煤炭、石油、天然氣主導了全球能源結構,“下一階段,也就是我們現在正在前進的方向,那就是新能源主導的能源時代。”在6月1......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連聘3位院士

    6月7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踔厲奮發啟新程,篤行不怠向未來”首屆學生學術論壇暨院士聘任儀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申能集團(上海電纜研究所)技術總指導黃崇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長......

    中科院學部回應《饒議科學》院士增選存行賄受賄問題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