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舉行的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代表11家單位上臺領取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的證書。
鄭樹森、李蘭娟院士合影
臺下,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正面帶笑容為妻子鼓掌。
一位是項目領銜人,一位是主要完成人之一。這對院士夫妻共同參與完成的“一種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為代表的新發傳染病防治體系重大創新和技術突破”項目,用“中國方案”解決了傳染病“世界難題”。
院士夫妻帶頭吃雞,并肩作戰領跑新發傳染病防治
2013年春,恰逢SARS疫情消除的第十年,我國長三角地區突發不明原因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病情兇險,病死率超過30%。正當人們因為禽流感“聞雞色變”之時,一段女院士在媒體鏡頭面前親自吃雞以示安全的視頻傳遍了互聯網。
這位女院士就是李蘭娟,她用專業的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在第一時間解答了公眾的疑慮,為抗擊傳染病威脅在關鍵時刻穩定了人心。
彼時,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收治多名患者,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正緊急部署防治研究。
鄭樹森當時是浙大一院院長,李蘭娟是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疫情最為緊急時,浙大一院的一個病區收治了四五十個病人。”李蘭娟說。
大戰當前,鄭樹森調度全院醫療力量團隊作戰,與李蘭娟并肩作戰,每天組織疑難危重患者病例討論,共同坐鎮指揮,夜以繼日地奮斗在抗擊疫情一線。5天內,團隊確認了新型H7N9病毒,并向全球公布了基因序列,兩天后,研究團隊成功研發檢測試劑,3天后推廣至我國31個省區市,5天后推廣至周邊各國,7天后,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進行推廣。
李蘭娟說,明確了病毒基因序列,就知道如何對癥治療,使用什么藥物、如何進行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之上,團隊開創了“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策略,顯著降低了患者病死率。
在H7N9禽流感防御治療方面取得的系列重大創新和技術突破也得到了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世界衛生組織在其《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聯合考察報告》中評述: “中國對H7N9禽流感疫情的風險評估和循證應對可作為今后類似事件應急響應的典范。”
每天只有吃早飯能見一面:救死扶傷是共同理想
說起李蘭娟、鄭樹森這對院士伉儷,他人的評價是:醫學狂人。每天上午8點準時到達醫院,工作到深夜一兩點鐘回家是常事,常常是一個在臺上做手術,一個在實驗室討論問題。雖然同在一家醫院,早餐是兩人在一天中唯一在一起吃的一頓飯。
他們很少討論家庭瑣事,更多的話題是病人和工作。他們的研究主業有一定關聯性,一內一外,可以說是一個鏈條的上下游。遇到她開創的人工肝技術無法治療的肝衰竭患者,她會把病人介紹給鄭樹森,請他考慮肝移植,而鄭樹森在收治一些重癥肝病患者時,也會根據病情建議病人嘗試人工肝治療,尋找更加合理對癥的治療方案。
對工作這份相似的“狂熱”,也來源于李蘭娟和鄭樹森早年類似經歷:他們都曾有過走家串戶的“赤腳醫生”生涯。鄭樹森說,如果沒有那段經歷,他們不會那么深刻地體會到當時農村的醫療條件有多差。當他們有幸踏入醫科大學的大門時,都暗暗立下志向,一定做個好醫生。
“一切都為了病人,我們的目標始終是一致的。所以都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想盡辦法挽救病人,降低病人病死率。”李蘭娟說。
載譽卻不滿足:開創人體微生態研究
一位是傳染病學領域的領軍人物,一位是多器官聯合移植事業的開拓者,李蘭娟和鄭樹森這對院士夫妻,在數十年攜手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科學難題。已經形成一個由鄭樹森和李蘭娟共同領銜的終末期肝病綜合診治創新團隊。這個創新團隊在攻克終末期肝病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包含臨床與基礎、外科與內科多學科交叉領域人才。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該團隊就在肝病治療領域取得多項突破,并開始對腸道菌群與肝病發展進行研究,近期的最新成果證實了李蘭娟和鄭樹森此前的猜想。
“正常人腸道內的有益菌數量超過有害菌,而重癥肝炎病人則相反,也就是說,如果腸道內的‘壞細菌’大大超過‘好細菌’,則可能對肝臟產生致命性危害。”李蘭娟說。
在李蘭娟牽頭下,該團隊在終末期肝病發生機制研究上獲得新突破,首次發現腸道微生態紊亂與肝病重癥化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率先揭示了肝病腸道微生態宏基因組變化規律。
李蘭娟重點開展腸道微生態的研究,鄭樹森也在肝移植方面應用微生態技術和理念,他們互相給予科研靈感,也互相成就彼此。短短20年,他們的研究讓我國微生態學研究從跟跑到領跑。2015年3月,李蘭娟出任國際微生態聯盟大會主席,這也是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第一次當選這一領域的主席。
一、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芯片中國已經成功研制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芯片,并且還完成了芯片封裝和測試。據中國工程院信息,此次芯片的研發是由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公共完成,......
——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組成人員的聲音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我國科普事業還存在對科普工作重要性認識......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公布2022年度河北省新型研發機構的通知冀科平函〔2022〕21號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技局、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培育發展我省新型研發......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加強科普工作作出系統部署,提出具體要求。在當前背景下,文件出臺的意義何在?怎樣理解科普......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全文如下。科學技......
科學技術普及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關鍵舉措,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科學技術普及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本次執......
中新網廣州8月1日電(記者王堅)修訂后的《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下稱《辦法》)1日在廣東省人民政府官網公布,新增設青年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推廣獎。目前,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的類別增至7類。據介紹,廣東......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國際量子功能材料設計中心與物理系教授喬振華研究組基于單層過渡金屬氧化物發現了理論上陳數可調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7月14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
《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已經2022年5月27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修訂,將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制定是為了全面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
一個常住人口不足20萬的小縣城招聘,24個工作崗位的入圍人員幾乎全部來自雙一流高校。他們中有4名博士、19名碩士,本科畢業生僅1人,而對應的崗位除了專業技能類,還有一些鄉鎮、街道的基層工作崗。這件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