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黃河實驗室研究基地掛牌儀式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龍子湖校區成功舉行。河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向平,副廳長劉保民,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刁玉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校黨委書記王清義、副校長劉雪梅出席儀式。儀式由校長劉文鍇主持。
陳向平、王清義共同為黃河實驗室研究基地掛牌。
河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向平,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書記王清義為黃河實驗室研究基地掛牌
陳向平對黃河實驗室研究基地落戶華水表示祝賀。她指出,黃河實驗室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的實際行動,使命光榮、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她表示,多年以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水利電力事業提供了強大的人才資源和智力支撐,為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持。她指出,華水研究基地作為黃河實驗室的主力軍,要充分發揮學校水利專業學科優勢,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政策研究、決策咨詢和社會服務等方面主動作為,主動對接,強化支撐,力爭產出、放大和熟化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更好支持黃河實驗室發展。
王清義指出,華水研究基地是黃河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掛牌,是省委、省政府和省科技廳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辦學優勢特色和辦學實力的充分認可,是對華水建設發展的關心支持,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高度參與黃河實驗室、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提供了重要平臺和機遇。他表示,華水研究基地作為黃河實驗室的主力軍,將在推動黃河實驗室早日形成“核心+基地+網絡”的創新格局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將緊密依托水利工程一流學科建設,以“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打造高地”為原則,以解決黃河流域重大科學問題和技術需求為牽引,以數字孿生黃河與工程為基礎,水利模型、智能模型、知識模型為關鍵,實現水旱災害防御與水工程安全、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環境水生態保護修護智能應用。他指出,研究基地緊密圍繞數字孿生流域與工程、水資源高效利用、水旱災害防御與水工程安全、水環境水生態保護修護4個研究方向,分別由劉俊國院士、劉文鍇教授、劉漢東教授、劉雪梅教授牽頭負責,實現人員、資源、平臺的高效配置與利用。華水研究基地的建設將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雙一流建設、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學院具有強力的推動作用。
劉文鍇在主持儀式時代表學校向各位領導、專家蒞臨華水考察指導表示誠摯歡迎,向陳向平廳長、刁玉華副廳長和省科技廳、教育廳長期以來對華水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黃河實驗室研究基地在華水掛牌必將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加快“雙一流”創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服務現代化河南建設具有強力的推動作用。他強調,華水將加強研究基地建設,創新組織模式,強化產學研用合作,培育高水平科研團隊,產出標志性成果,為黃河實驗室和國家創新高地建設貢獻華水力量。
劉雪梅從數字孿生流域與工程、水資源高效利用、水旱災害防御與水工程安全、水環境水生態保護修護四個方面匯報了黃河實驗室研究基地基本情況。
儀式后,全體人員實地考察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水運及治河試驗廳、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
河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向平一行考察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水運及治河試驗廳
陳向平聽取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教師相關研究成果匯報后,充分肯定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科技創新等領域取得的系列創新成果。并就大學生創新創業與科研成果轉化、與解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問題;秸稈管地下灌溉技術實驗中遇到的困難;采砂監管系統如何精準識別各類船只與專家學者們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她指出,華水在科技創新方面有基礎、有條件,有人才、有團隊,有創新、有目標,省科技廳將一如既往支持華水科技創新工作。她希望,華水科研人員高舉創新旗幟,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為推動我國科技創新發展做出新貢獻,在保障黃河安瀾中貢獻華水智慧。
河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向平一行考察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水運及治河試驗廳
河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向平一行考察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
據悉,黃河實驗室研究基地掛牌后學校將積極與水利相關的兄弟單位聯合,優勢互補,協作攻關。將積極探索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厚植一流創新文化,營造一流多學科交叉融合學術生態,推動形成基礎研究、應用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一體的全鏈條科技創新組織模式;學校將圍繞智慧水利等交叉學科開展基礎理論和原始創新研究,以“數字孿生流域構建→水利模型分析與智能模型構建→水利業務智能應用”為主線,在數字孿生工程、水旱災害防御、水資源管理、河湖“四亂”監管、水利工程安全運行、AI、VR/AR技術水利創新應用等方面形成更豐富的標志性研究成果。依托衛星數據,全面準確快速提供水庫大壩、河湖堤岸等水利重點區域變形監測、庫區消落帶山體滑坡監測、水災害應急響應、河湖監管、國土測繪等相關領域遙感信息,為流域數字孿生和水利信息化建設提供抓手,解決我國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與管理、水災害應急管理等問題,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學校將出臺人才特區政策,以優厚待遇和科研環境招攬高端人才,同時培育河南省本土創新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團隊,為我省推進“雙一流”工程、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現代化河南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構筑對外開放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協同創新科研高地。
河南省科技廳辦公室、實驗室及平臺基地建設處,河南省教育廳科技與信息化處,黨委宣傳部、校長辦公室、科技處、水利學院、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有關同志參加上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