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陳君石
Q=《中國周刊》
A =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誤區
Q: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現在人們經常感慨“我們還能吃什么”,陷入集體恐慌,您怎么看這個現象?
A: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很多,首先是企業不守法和不誠信問題,大多數是在食品中添加不允許添加的物質,即非法添加,比如生奶中加三聚氰胺,鴨飼料中加蘇丹紅等。而從政府部門到普通民眾,都把食品的假冒偽劣一概而論地與食品安全畫等號,無形中夸大了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沒到“還能吃什么”的程度,實際上從食品合格率的提高和人均壽命的增長來看,我們吃得還不錯。當然,對于真正存在的問題如“瘦肉精”,我們要正視和解決,但決策和措施都要依靠科學而不是盲動。
Q: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認識存在“誤區”?
A: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是零風險,其實我們生活中零風險是不存在的。食品安全監管的任務就是,要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不至于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另外還存在將假冒偽劣和食品安全畫等號,將被致癌物污染的食品等同于致癌食品,認為不合格的食品等于有毒食品等誤區。
實際上,我國目前食品安全的頭號問題是食源性疾病,而不是更受關注的化學性污染。當媒體熱炒蘇丹紅時,人們不知道,實際上,非法添加蘇丹紅的辣椒醬對于人體健康的可能危害遠比不上一次因為吃壞了而引起的拉肚子。
Q:食品安全事件后,人們往往質疑“標準”?蘇丹紅最初也是無標準可依,即使有標準,也要面臨監管難的問題。
A:這是對標準的誤解,標準是規范行為,人們被不被標準規范是另一件事情。出了問題就賴沒有標準或者標準不對,是我們現在很大的問題。每種酒都該有個標準?每種魚有個標準?可能嗎?關鍵是執行標準中的問題。
例如,我國的食品添加劑標準與國際基本接軌,但是由于多數食品企業規模小、素質差,所以添加劑的超范圍和超量使用屢有發生。
Q:公眾的另一個矛頭還往往指向“檢測”?
A:檢測是監管工作的一部分,但不是萬能的。比如現在公布的黑名單中有50多種非法添加物,以奶制品為例,不可能把每個項目都檢測一遍。成本高,周期長,等50多個指標檢測完,鮮奶還能供應嗎?高昂的檢測費用讓消費者來買單嗎?
實際上,世界上也沒有一個國家是這么做的。所以,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恐慌
Q:食品安全事件爆出之后,各種說法鋪天蓋地讓人無所適從,人們需要“權威”,卻不知道信誰,有時候寧愿信“謠言”而不相信官方?
A:因為我們的政府沒有像美國FDA、歐洲食品安全局設有專門從事風險交流的部門和人員。事情出來后,政府往往反應滯后,新聞辦只管“發布信息”,不做雙向交流,而且只表明態度,不講為什么,老百姓得不到很多該知道的東西。
Q:科研院所的科學家為什么不能站出來說話?
A: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下,科學家出來說話很容易被“拍磚”,甚至有可能一輩子都起不來。塑化劑的事情,北京大學李教授講的其實沒錯,只是在錯誤的場合講了正確的內容,被斷章取義后就被狠批。四五十歲的一線研究人員、掌握大量信息的科學家要不要擔心一下自己的前途?
Q:您對云無心這樣的“民間科普”怎么看?如何樹立政府機構和“科學”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權威?
A:云無心這樣的人太少了,力量還太弱,而且科普只是風險交流的一個很小的部分。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公認的最好原則是風險分析框架,其中風險交流是一個重要部分,這相當于給大家提供一個傳播科普知識的平臺,面向媒體,面向大眾,面向政府,使大家得到及時、科學的信息。
Q:2011年10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成立,這個機構產生的背景和意義何在?
A:這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經過國務院和中央編辦批準的獨立科研機構,定位是獨立的國家級食品安全權威技術機構,為各部門服務,其他的相關部門都不得再設立食品安全機構。具體職責包括國家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交流和標準制修訂等技術支持工作。
監管
Q:最近的染色瓜子事件出來后,一些輿論認為,“小作坊式”的生產是導致我國很多食品安全問題的罪魁禍首?
A:的確,我國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出現的原因都是生產規模太小而且分散。我國有一億多農戶進行分散、非規范化生產,包括所有的初級農產品,雞鴨魚肉奶蛋等。另外,還有五十萬個左右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其中絕大部分規模過小,人數不超過十個,投資不到十萬元,少用點糖多用點糖精很難避免,超量使用添加劑,怎么可能不發生點食品安全問題?
Q: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A:只有逐步將我國的農業和食品生產加工業規模化、規范化才能在源頭上保證食品的安全。我國有上百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而美國只有4家。美國的這4個企業是不可能出現三聚氰胺問題的。
Q: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現狀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
A: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力度很大,我指的是抽樣檢測,盡管這個說法已經被“拍磚”了。但力度大不等于沒有問題,從農田到餐桌是一條很長的食品鏈,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發生安全問題。現在我們過于依賴終端產品的抽樣、檢驗。政府應當提供更多科學的信息,提倡從科學的角度認識食品安全問題和解決問題。
這其中必須考慮到國情,中國這么大的國家,不可能由一個部門來管,但是現在這么多部門,顯然是太多了,我反復講過,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是第一責任人。
Q:食品安全事件接連發生,從三聚氰胺到地溝油,從蘇丹紅到塑化劑,人們對中國的食品行業已經失信?
A:不能完全否認食品行業,但食品安全問題確實是中國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作為一個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現階段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可能完全避免。
Q:面對如此多的食品安全問題,您認為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呢?
A:我覺得,一是要根據我們現在的社會發展來認識這個問題。二是要判斷每一個媒體報道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否有事實依據。三是學會自我保護,我的“陳三條”:食物多樣化、買品牌食品、學點科普知識自我防護。(原標題:食品安全為何草木皆兵)
草莓是最“臟”的水果嗎?豆漿喝多了會誘發乳腺癌嗎?生活中,那些舌尖上的流言簡直讓人防不勝防。1月6日,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2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
關于CBIFS第十五屆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定檔2023年3月17-18日舉辦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專家、參展商和參會代表:當前,隨著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各地加速推進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新年伊始......
“食品安全100問答題挑戰賽”活動是分析測試百科網于11月17~12月7日特別推出,為了強化、推廣食品安全。本次活動特精選食品安全相關知識題庫,開啟知識挑戰!參與用戶不僅可以在答題過程中了解跟多食品安......
12月30日將有3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將實施——含GB8538-2022標準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丁香酚》(GB1886.129-2022)等36項......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委機關各司局,疾控中心、食品評估中心、健康教育中心、統計信息中心、醫院研究所、預防醫學會、健康報社: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落實推進健康中......
食品安全(foodsafety)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為了強化、推廣食品安全。特精選食品安全相關豐富知識題庫,開啟知識挑戰!誠邀廣大網友......
食品中的“海克斯科技”不只是短視頻博主們的流量密碼。逛完超市之后,周緣發現,線下調味品的陳列和營銷也緊跟“潮流”。在某大型超市的醬油貨架,視線所及的最佳位置上,擺滿了周緣過去沒怎么見過的各品牌頭部產品......
30天抖音賬號漲粉500萬,“絕命毒師”辛吉飛火了。“料理湯白是加了三花淡奶”、“超低價燕窩其實是明膠片加糖”、“炸雞排只需要大豆拉絲蛋白就能做”......近一個多月時間里,辛吉飛頻頻用消費者并不熟......
關于CBIFS2022第十五屆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延期至11月7-8日舉辦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專家、參展商和參會代表:近期國內本土疫情仍呈現多點散發、多地頻發的態勢,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配合政府疫情防控......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國衛食品發〔2022〕2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委機關各司局,疾控中心、食品評估中心、健康教育中心、統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