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表示已同住建部達成一致,今后所有新建小區和樓宇,都要把充電電源建設和水電氣建設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否則樓盤不能通過驗收并銷售。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政府治霾力度不斷加大,我國新能源汽車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工信部部長苗圩日前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5”上表示,我國充電設施建設不完善,已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瓶頸。目前各地已建成充換電站720多座,充電樁2.8萬多個,雖然看起來數量不小,但是總體利用率不高,特別是私家車充電不方便。
從消費者反映來看,充電不方便和電動車行駛里程不足是購買新能源車最擔心的兩個問題。消費者在住宅小區安裝充電樁不方便,有的小區物業還會阻撓;而公共充電站數量不足且標準不統一,也讓部分購買電動車的車主頗為頭疼。
一位北京消費者對記者表示,自己申請了新能源汽車牌照,并且試駕過許多新能源汽車,但最終也沒能下決心購買新能源汽車,一是擔心充電不方便,二是擔心“行駛里程”問題。“市面上的純電動汽車行駛里程太短,多數不足200公里,而行駛里程達到400公里的特斯拉則價格太高。”他說。
深圳奧特迅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廖曉霞表示,充電樁的設備成本雖然不高,但是場地電纜等改造成本不菲,當前的電動車數量難以讓充電設備建設企業盈利。
在大眾集團董事、中國區CEO海茲曼看來,制定統一的充電標準十分緊迫。他認為,在推動電動車發展過程中,充電等基礎配套設施的完善與否是關鍵。“如果一個充電樁只能適配少數幾款車型,也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對于企業來說,很難做出方向正確的投資決策。”
近年來,我國節能減排力度加大,企業紛紛布局發力清潔能源汽車,大量資金投入這一市場。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曉秋表示,上汽從2009年到2014年,在電動汽車開發等方面投入了60多億元。綠能高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孔明表示,擬在河南濮陽設立液化甲烷(LMG)產業示范園區,為汽車提供清潔能源生產和裝備制造等。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認為,國家頒發的新能源汽車指導意見以及不斷出臺的補貼政策,讓新能源汽車市場有了穩定預期,極大刺激了企業投資熱情。
在發展路徑上,有的企業主張發展純電動汽車,如北汽集團去年生產的純電動汽車國內銷量第一;也有的企業主張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如比亞迪去年這類汽車銷量近1.5萬輛;還有的企業主張改造現有汽車能源結構,將燃油轉變為燃氣。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鉆了政策補貼的空子,用油不用電違背了節能環保的初衷。而生產混合動力汽車的企業表示,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十二五規劃規定的,一些混動汽車用油不用電,是因為充電設施不全,不是車的問題。
王傳福認為,從全球趨勢看,知名車企都推出了插電式混動力汽車。根據市場調查,除了春節、國慶、周末等節假日,大部分情況下,私家車單日里程都在50公里以內,所以中國設計50公里續航里程的插電式混動可以滿足市場使用。
業內人士指出,全球范圍的清潔能源汽車發展加快。特斯拉董事長艾倫·馬斯克預測,電動汽車未來的續航能力有望達到800公里。張孔明表示,只要國家政策鼓勵,利用液化甲烷(LMG)作為清潔燃料,就可將改裝汽車的續航能力提高到1000公里以上。
中國聯通副總經理姜正新認為,智能化汽車是今后的一個發展趨勢。“去年我去歐洲,寶馬和沃爾沃老總都跟我講,他說你信不信,十年之內自動駕駛將非常普及。”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未來充電樁等設施將會是電動汽車交互的路由器,能夠在充電過程中上傳車輛電子管理狀態和運行數據,經過大數據分析提供車輛維修保養。
據介紹,未來的智能交通,汽車可以在無人駕駛的狀態下安全地開到目的地,同時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碰撞的發生……鄔賀銓說,支撐這一切的是新一代車聯網技術,汽車只是一個新型的移動終端。
專家指出,我國部分智能化技術正在整車上進行應用與推廣,但在智能化汽車技術方面的積累不夠,關鍵技術研發還不能滿足智能汽車對車聯網發展的需要。
2022年,我國汽車產業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答卷,全年汽車銷量為2686.4萬輛,同比增長2.1%,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成績背后,也是我國自主品牌乘勢而上的歷程,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
4月12日,國新辦就“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舉辦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會上表示,要始終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為最重要的使命任務,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國內原......
4月2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共同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正式迎來閉幕。在昨日的主論壇上,比......
4月2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共同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正式迎來閉幕。在昨日的主論壇上,比......
3月29日,2023新能源智能汽車創新生態(廈門)峰會及技術高峰論壇(以下簡稱峰會)在廈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甘子釗等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政府、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組織召開“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能源利用效率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結題評審會在廣州舉行。據悉,廣東省經濟和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探索科學......
擺脫線材束縛,將手機與充電板輕輕貼合,即可隨放隨充——手機無線充電在生活中已隨處可見。對于同樣有高頻充電需求的電動車而言,是否也可以搭配這樣流暢的體驗呢?當前,無線充電功能在國內外一些電動汽車上已經實......
擺脫線材束縛,將手機與充電板輕輕貼合,即可隨放隨充——手機無線充電在生活中已隨處可見。對于同樣有高頻充電需求的電動車而言,是否也可以搭配這樣流暢的體驗呢?當前,無線充電功能在國內外一些電動汽車上已經實......
3月19日,“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2023年產業大會”在沈陽市舉辦。大會由沈陽市人民政府和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共同主辦。遼寧省副省長姜有為、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等共同......
歐盟“A-LEAF”項目團隊在最新一期《能源與環境科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研制出了一款“人造樹葉”系統,能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可持續燃料,創下10%的太陽能—燃料轉化效率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