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飼料上產生的有毒二次代謝產物,在飼料及原料的生產、加工、運輸及貯存過程皆可產生。飼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目前仍是養殖者易于忽略的問題,且容易與其他疾病產生混淆。飼料中常見的霉菌毒素,有黃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T-2毒素、嘔吐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
飼料或原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主要有五個方面:①對飼料營養價值及消化利用率的影響。②降低飼料適口性和影響飼料貯存與使用。③高劑量的霉菌毒素,可導致豬只中毒,引起內臟病變,直至死亡。④長期攝入含低劑量霉菌毒素的飼料,可降低動物T、B淋巴細胞活性,抑制免疫球蛋白和抗體產生,從而對機體的免疫機能造成影響。并且不同的毒素會引起不同的臨床癥狀,如黃曲霉毒素,可導致母豬流產、免疫抑制;玉米赤霉烯酮,可導致母豬流產、卵巢萎縮和公豬輸精管變性等;T2毒素,可引起豬的皮膚炎癥和病變等。⑤霉菌毒素在動物機體中的殘留,對動物產品的安全性造成影響。
樣品與檢測2021上半年百奧明委托Romer實驗室進行霉菌毒素檢測,檢測樣品總數合計979份。使用的檢測方法有兩種:LC-MS/MS串聯質譜和ELISA酶聯免疫試劑盒,串聯質譜可以檢測出18種毒素,E......
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飼料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創新團隊首席蘇曉鷗研究員主持制定的農業行業標準《飼料中37種霉菌毒素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發布,并將......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飼料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蘇曉鷗研究員主持制定的農業行業標準《飼料中37種霉菌毒素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NY/T3803-2020)......
5月16日,臺灣地區“衛福部”發布衛授食字第1071900877號公告,關于修訂《食品中霉菌毒素檢驗方法-T-2毒素及HT-2毒素的檢驗》,并自即日生效。修訂內容為(1)“檢驗方法”由高效液相層析法修......
2016年6月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與奧地利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學院化學分析實驗室在飼料研究所簽訂了中國-歐盟飼料霉菌毒素脫毒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并成立中國-歐盟飼料霉菌毒素脫毒......
2016年6月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與奧地利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學院化學分析實驗室在飼料研究所簽訂了中國-歐盟飼料霉菌毒素脫毒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并成立中國-歐盟飼料霉菌毒素脫毒......
業內人士稱,很少有生產企業將飼料送檢。業內說法前日,國內一家飼料生產企業工作人員張先生表示,奶粉中導致嬰兒性早熟的激素,可能是在飼料原料環節產生。而對于這種易致動物性早熟的激素,很多飼料生產企業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