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質量被稱為全市飲用水保障的“第一道防線”,16日,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出臺三大舉措,力保這道防線。
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將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評估的長效機制。根據青島市政府新頒布的《青島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對向城市供水的18處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質量開展新一輪評估,并且優化調整相關保護區的范圍,合理劃分水源地水域、陸域保護區邊界,構筑全市水源地環境保護的生態紅線。
同時,對集中式水源地增加監測力度,對嶗山水庫、棘洪灘水庫等16處向城市供水的地表水水源地的62個項目每月開展監測,每年定期開展一次109項指標的飲用水水質全項目分析,加強有機污染物、劇毒化學物質、重金屬污染物的監測。
另外,還將提高水源地水質的預警和應急監測能力。加大對水源地周邊重點區域及上游引水區的環境預警監測,采用收集資料和現場調查的方式對水源地周邊區域的環境狀況進行補充完善,針對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事故,制定完備的水源地突發環境事故應急預案。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浙江省海洋生態環境監測中心2023年2月至10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號采購項......
一、項目編號:N5100012022003093二、項目名稱: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快速響應能力提升項目三、采購結果合同包2:供應商名稱供應商地址中標(成交)金額廣東省中科進出口有限公司企業信息廣東省廣......
生態環境部今天(17日)上午舉行例行發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監測數據表明,全國環境質量狀況呈現“三個向好”的特點。“三個向好”首先是空氣質量穩中向好。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王寶生課題組以我國廣泛分布的殼斗科櫟屬物種麻櫟(Quercusacutissima)為研究對象,利用生態基因組學方法預測森林樹種應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相關研究發表于《分子......
12月27日,中國科學院發布資源環境系列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在湖泊生態環境、濕地環境、山地與山區發展、西北干旱區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東部超大城市群生態環境方面建設成效顯著。該系列報告......
12月27日,中國科學院發布資源環境系列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在湖泊生態環境、濕地環境、山地與山區發展、西北干旱區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東部超大城市群生態環境方面建設成效顯著。該系列報告......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噪聲監測工作,生態環境部監測司組織編制了《關于加強噪聲監測工作的意見》,并征求意見。《意見......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教授楊卓鴻團隊聯合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永濤團隊在環境修復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近年來,盡管可再生能源產......
名稱關于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生態環境統計技術規范排放源統計》的公告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93分類生態環境統計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12-02文號公告2022年第31......
名稱環境監管重點單位名錄管理辦法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70分類生態環境監測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12-01文號部令第27號主題詞環境監管重點單位名錄管理辦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