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海洋科研,就不得不提青島,位于這里的海洋國家實驗室,是海洋科技圈“大咖”中的“大咖”。在6日開幕的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及到海洋國家實驗室步入世界同領域先進行列。那么,海洋國家實驗室到底牛在哪?
作為我國打造海洋科技的“國之重器”,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于2013年成功獲批,2015年10月正式運行,項目坐落于即墨鰲山衛。目前已成立了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海洋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區域海洋動力學與數值模擬、海洋漁業科學與實務產出過程、海洋礦產資源評價與探測技術、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海洋地質過程與環境、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八個功能實驗室。
自運行以來,海洋國家實驗室已取得眾多重要科研成果,成為我國國家實驗室建設的范本。梳理海洋科研人員對海洋領域進行的探索和成果,可以發現一些與海洋相關的關鍵詞,如透明西太平洋、萬米深海行動計劃、超算平臺、共享航次等。
在深遠海研究、極地極端環境與戰略性資源調查領域,海洋國家實驗室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田紀偉教授團隊,利用“東方紅2號”科學考察船赴馬里亞納海溝科考,通過自主研發的海洋儀器裝備,獲得了第一手深淵觀測資料,填補了多項空白,標志著海洋國家實驗室“萬米深海行動計劃”的正式啟動。
此外,由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地質過程與環境功能實驗室主任、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石學法研究員擔任中方首席科學家的中俄首次聯合北極科考也順利完成,填補了我國在北極陸架資料的空白。同時,也促使我國深遠海科技創新能力從“跟蹤國際先進水平”向“引領世界深海科學創新”為主的轉變。
為了拓展藍色經濟空間,海洋國家實驗室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共同發起成立深藍漁業科技創新聯盟。并在各部委、省市支持下,設立“問海計劃”專項,研發智能潛標、智能浮標、深海Argo、水下重型AUV等一批海洋觀測核心技術與設備。成功實施了“萬米深海行動計劃”和“黃、東海綜合調查共享航次”計劃,整合了16條科考船的航次資源,促進儀器設備和調查資料資源的高效共享,推進深遠海科學考察船隊共享平臺建設。2017年將有7艘科考船14個航次可共享,共享船時共計超過300天,工作海區覆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
8月26日上午,崖州灣國家實驗室與華南農業大學在三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院士、崖州灣國家實驗室主任李家洋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他介紹說實驗室以解決國家重大科技問題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圍......
喬方利 海洋一所供圖海洋/氣候數值模擬與機器學習融合示意圖 海洋一所供圖海洋在氣候變化中起控制性作用,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躍碳庫,也是重要性災害性天氣臺風的誕生......
近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新材料聯合實驗室”建設方案通過論證。中國工程院歐進萍院士、中國科學院魏悅廣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張以河院士等來自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
“十四五”期間,河南將交出怎樣的科技答卷?2月24日,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全省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
吳立新(左)為陳十一(右)頒發聘任證書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供圖海洋流體力學聯合實驗室揭牌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供圖 山東省智慧海洋大數據平臺揭牌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
2018年6月25日,科技部發布《關于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準確、目標清晰、布局合理、引領發展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評價激勵制......
5月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署名文章,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的發展建設成就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總結梳理。文章第四段提到,北京市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積極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省部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與寧波大學聯合建設。實驗室主要圍繞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主要優勢和特色農產品的......
寧波大學省部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近日,科技部發文批準建設省部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頂尖高校宣布重大舉措1月28日,南開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研討會在八里臺校區服務樓召開。副校長陳軍出席會議并講話。陳軍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工作作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