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驗室檢查
凝血機制檢查:據報告測定血漿中存在于凝集的血小板中的血栓球蛋白可以診斷深靜脈血栓形成。測定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活性,有助于判斷凝血亢進狀態,但不能直接判定血栓的存在。
2、其他輔助檢查
(1)Ⅰ或Ⅰ纖維蛋白原掃描檢查靜脈注射Ⅰ或Ⅰ纖維蛋白原,該物質參與凝血,故聚集于靜脈血栓處。如果用計數器從體表測得放射劑量超過該點原測量值,或對側相應部位放射劑量的20%以上者為陽性。
(2)超聲多普勒血流計檢查和阻抗容積描記術前者根據超聲波遇到運動目標(靜脈血流中的血球)而反射時發生頻率變化且與運動速度成比例的特性;后者根據正常狀態下,肢體血容量隨呼吸時靜脈壓力的改變而變化的特性;用電阻抗技術查知這些微小的容量變化引起的電壓變化在主要血管阻塞時,肢體容積不隨呼吸而變化,因而沒有電壓變化,這兩種方法簡便,無創傷,可以反映靜脈的機能狀態,但準確性較差,尚不能檢查出小血栓和閉塞的靜脈以及側支循環豐富部位的血栓。
(3)紅外線顯像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無創傷檢查法,該法輔以容積描記,與靜脈造影相比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深靜脈血栓形成,紅外線顯像與靜脈造影的符合率相當高。
(4)靜脈造影經足背皮靜脈或于跟骨髂腔內入造影劑然后對下肢攝片,該法能檢出絕大多數的小腿靜脈血栓,能確定血栓的部位和范圍,動態靜脈造影可以推測靜脈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