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放很久依然還很松軟,是添加了過量乳化劑的結果,有可能對肝臟功能不好的人有損健康?一則乳化劑的消息讓松軟的面包“躺著中槍”。為此食品安全專家表示,面包在制作過程中,一般都是要加入乳化劑的,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也是允許添加進面包的,安全性也很可靠,不必對乳化劑產生恐懼。
此前據媒體報道,在面包店買的面包即使放到隔天,口感還是很松軟,“秘訣”在于一種叫S5000面包改良劑的食品添加劑,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防止淀粉老化,這種添加劑中含有乳化劑,雖是合法食品添加劑,但使用量只容許在面粉量的0.5%—2%。有專家表示,一般人吃了乳化劑可以輕易分解代謝,但如果是肝臟功能不好的人特別是老人,吃了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昨日,記者為此走訪了好利來、面包心語等糕點房,以及超市售賣面包的區域,確實在面包產品中看到有乳化劑的身影。
在百盛購物中心地下一層的“面包心語”糕點房,一款蘿卜吐司面包的外包裝配料表上,列出的食品添加劑有: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維生素C、α-淀粉酶、木聚糖酶、硬脂酰乳酸鈉。記者查詢到,這其中的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硬脂酰乳酸鈉就是乳化劑,是允許添加到面制品中的。
百盛購物中心超市的面包銷售區域里,一種楓糖味的天然酵母面包,包裝上有醒目的“持久保鮮”字樣,配料表中同樣顯示加有乳化劑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
除面包外,消費者常買的一些品牌食品,比如“盼盼”銅鑼燒、法式小面包、“泡吧”提子蛋糕,里面也標注加有乳化劑單甘油硬脂酸脂,一款產自日本的“卡米亞”紅豆雞蛋糕,加入的乳化劑則為改性大豆磷脂。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告訴記者,“面包在制作過程中,一般都是要加入乳化劑的”,因為乳化劑有很多功效,可以把水和油連接起來,降低水面和油面的表面張力,形成穩定的“水包油”或者“油包水”的一個狀態,這樣做出來的面包才不會出現塌架,柔軟,有光澤。
如果不加乳化劑,面包放兩天就會變硬老化,加乳化劑相當于給面包“抗老化劑”和“保鮮劑”,面包芯不容易老化。
朱毅稱,除了面包之外,蛋糕、烘焙的其他食品里面也都會有乳化劑,起到膨松作用。目前市面上的乳化劑,總體來說安全性都很好,所以大部分都不指定每天允許攝入量,有些乳化劑本身就來自食品。
有消費者擔心,萬一商家把乳化劑加多了怎么辦呢?朱毅表示,乳化劑加多了反而會影響面包的風味和口感,也增加商家的成本,對商家來說沒必要超量添加。因此面包中的乳化劑進入人體,不會對人體造成健康損害,消費者不必談“添”色變。
上海警方表示,近期,上海多個鄉鎮、街道在發放生活保障物資的過程中,出現了居民群眾投訴物資存在以次充好、質量低劣甚至食品變質、產品過期等問題的情況。對此,上海公安高度重視、聞警即動,緊密會同行政監管部門......
財經網產經訊3月14日晚間,江西都市頻道發布南昌雙匯車間亂象調查。在臥底調查視頻中,南昌雙匯工廠疑似存在通過外包合同逃避勞動法、讓新人放棄三險一金、入職前健康證體檢考試抄答案走過場,以及防護服發臭有臟......
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初建美表示,目前中國沒有專門的“兒童食品”分類,缺乏專門的法律法規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相關法律條文散見于《食品安全法》等,內容多是針對嬰幼兒群體,已有的一些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也主要......
中新網北京2月24日電(記者孫自法)吃肉多少與癌癥風險相關嗎?有何關系?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專業學術期刊《BMC醫學》(BMCMedicine)24日在線發表一篇健康研究論文稱,每周吃五次或更少......
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供給總量充足、庫存充裕。......
一項新研究對近50萬人進行的長期飲食行為進行分析指出,每周吃五次或更少的肉與較低的總體癌癥風險相關。相關研究2月24日發表于《BMC醫學》。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CodyWatling和同事分析了英國生物......
殼聚糖抑制化學模型和烘焙食品中AGEs的形成。 中國熱科院供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不再是裹腹,追求色香味的同時,更加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2022年第5號通告,公布2021年國家級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結果。據通告,存在檢驗檢測人員技術能力有待提升、檢測設備使用和維護不當、檢測過程和操作規范性不足、對作業指導書......
ACSCatalysis封面。最有效PET水解酶結構機制解析及性能提升改造。受訪者供圖 全世界都在為處理塑料污染苦苦掙扎。在眾多塑料制品中,生產和使用最多的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簡稱PET塑......
自1975年至今,全球肥胖人口的數量幾乎翻了三倍,并有超410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被歸類為超重或肥胖。而高體重指數(BMI)是死亡的首要風險因素之一,每年將導致全球數百萬人死亡。肥胖這一公共健康問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