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在微型儲能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應邀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面向平面化微型電池和微型超級電容器的道路:從二維到三維的器件構型》(The Road Towards Planar Microbatteries and Micro-Supercapacitors: From 2D to 3D Device Geometries)的進展報告。
微型化與自供電電子系統的快速發展與模塊化,迫切需要開發電化學微型儲能器件,主要包括微型電池和微型超級電容器。其中,平面化微型電池和微型超級電容器由于可以直接在單一基底上與微電子器件集成,進而構建成為獨立的或補充的微電源,吸引了廣泛的關注。該進展報告重點介紹了平面化微型電池和微型超級電容器的發展歷程和最新進展,從基本原理到設計原則,從平面內構型(叉指型)到堆疊型的幾何構型,以及從二維到三維的器件構型;探討了關鍵電極材料、電解質、器件構型、微電極制備技術,以及電極/電解質/集流體等界面對微型儲能器件電化學性能的影響;最后提出了高比能與多功能化平面微型電池和微型超級電容器的技術挑戰、可行性解決方案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吳忠帥團隊長期致力于二維材料及其微型儲能器件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進展:提出了電化學剝離摻雜、超分子分級自組裝、二維納米單元軟模板等新方法,制備出石墨烯和摻雜石墨烯(ACS Nano 2017;ACS Nano 2017;J. Am. Chem. Soc. 2017)、超分子噻吩(Adv. Mater. 2017)、黑磷烯(ACS Nano 2017)、MXene (ACS Nano 2017)、介孔氧化物/聚合物(Energy Storage Mater.;Angew. Chem. Int. Ed. 2019)等多種二維納米能源材料;提出了紫外光還原(ACS Nano 2017)、掩模版輔助過濾(ACS Nano 2017)新技術高效制備微電極,建立了高比能、柔性化、高安全微型儲能器件的構建原則,研制出多種不同平面構型微型儲能器件,如離子液體凝膠基微型超級電容器(J. Am. Chem. Soc. 2018),任意形狀微型超級電容器(ACS Nano 2017;Energy Storage Mater. 2018),鋰離子微型電容器(Energy Environ. Sci. 2018),鋰離子微型電池(Nano Energy 2018),鋅離子微型電池(Natl. Sci. Rev. 2019);提出了微電極、導電連接體和柔性集流體一體化構筑新策略(Adv. Mater. 2017),研制出高集成度化微型超級電容器模塊,輸出工作電壓超過100V(Energy Environ. Sci. 2019)。這些平面化微型儲能器件有望在未來的智能可穿戴設備、物聯網、醫療大健康、微系統、智慧城市等方面得到市場應用。
上述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的資助。
大連化物所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微型儲能器件的進展報告
隨著機器人設備逐漸縮小,對微米尺度電池的需求日益迫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設計出一款新的微型電池,可為體內膠體機器人、傳感器等微米級設備供電。這些設備未來或能用于人體內藥物輸送、天然氣管道泄漏定位等......
科技日報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想象一下,如果你沒電的筆記本電腦或手機可在1分鐘內充滿電,電動汽車可在10分鐘內充滿電,那該多方便!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吳明鉑團隊合作,在3D打印石墨烯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開發出適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受邀撰寫了3D打印微型電池的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了3D打印在微型電池電極結構、器件構型和系統集成方面的重要研究進展及未來發展趨勢。相關成果發表在《化學科......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提出了通過油墨直寫成型和熔融沉積成型兩種3D打印方法,構建全打印可定制水系鋅離子雜化電容器的新策略。隨后,團隊利用該策略,成功構筑了具有分級多孔結構的高面......
近日,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以下簡稱電工所)研究員馬衍偉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在高性能石墨烯復合材料制備、石墨烯基鋰離子電容器研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
2022年3月21日,NanoResearchEnergy(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790-8119?issn=2790-8119)創刊主編,香港城市大學支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61.shtm3月2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獲悉,我國高性能碳基鋰離子電容器......
電化學電容器具有可快速充電、功率高、循環壽命長、工作溫度范圍寬、安全性能高等優點,可用作大功率電源,在混合電動汽車、備用電源、便攜式電子設備等領域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電化學電容器相比于電池其能量......
日前,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超導與能源新材料研究部馬衍偉團隊在鋰離子電容器負極預嵌鋰技術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材料期刊EnergyStorageMaterials,并申請了國家發明ZL。鋰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