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種優勢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提高小麥產量和改善品質的有效途徑[6~9]。遺傳研究和育種實踐表明,作物雜種F2代仍具有較大的可利用的雜種優勢。因此,如果能利用F2代雜種優勢,將有助于雜種小麥在生產上的大面積應用,可大大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小麥F2代優勢利用的研究較少,且主要集中在產量性狀,而F2代品質性狀優勢利用的研究更少,雜種小麥品質優勢的多代利用缺乏深入地研究。種子經后熟期后,用BrabenderQuadrumatJunior磨制粉,面粉蛋白質含量用近紅外反射(NIR)分析儀測定;濕面筋含量按GB/T14614-93標準用面筋數量和質量測定儀測定,小麥粉沉淀值按ICCNo.116方法用沉淀值測定儀(BAU-A)測定;面團流變學特性采用德國Brabender公司生產的粉質儀(Farinograph,50g)按GB/T141614-93;ISO5530-1-1998標準測定吸水率、形成時間、穩定時間和評價值,分析結果以14%濕基表示。
雜種優勢分析:雜種優勢(HM,%)=(F1-MP)/MP@100;超親優勢(HP,%)=(F1-HP)/HP@100;其中MP為雙親平均值,HP為高親值。各品質性狀間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關或負相關。由于不同品質性狀的優勢差異不同,同一品質性狀在不同組合間差異較大,因此在配置組合時應根據育種目標來選擇親本,配制強優勢組合,從而提高雜種小麥的品質水平。
日前,從河南科技學院傳來消息,該校教授茹振鋼承擔的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強優勢BNS型雜交小麥組配與規模化高效制種技術研究”通過了河南省科技廳組織的項目驗收。項目組在BNS型雜交小麥優異親本創育、強優勢......
雜交小麥被認為是今后大幅提高小麥產量的首選途徑和高技術種業競爭的焦點。由我國獨創的二系法雜交小麥技術體系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已審定的京麥6號、綿雜麥168、云雜6號等7個品種,每畝可增產15%以上。“二......
許多人知道雜交玉米,更知道雜交水稻,但很少有人聽說過雜交小麥。專家認為,如果中國雜交小麥應用面積達到雜交水稻的應用水平,那么將創造一個巨大而嶄新的高技術種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