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下稱美國航天局)25日說,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氣中發現二氧化碳存在的明確證據。雖然這顆行星為氣態行星,但上述發現為研究人員在更適合生命存在的固態行星發現類似成分帶來希望。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即將刊載相關研究成果。
美國航天局介紹說,這顆行星名為WASP-39 b,距離地球約700光年,質量約為木星的四分之一,直徑是木星的1.3倍,表面溫度約有900攝氏度。與太陽系氣態行星不同,這顆行星的運行軌道非常接近它所圍繞公轉的恒星,大約只有太陽和水星之間距離的八分之一,在4個地球日多一點的時間內公轉一周。
科學家2011年首次報告發現這顆行星,先前觀測結果顯示它的大氣中存在水蒸氣、鈉和鉀。它從自己圍繞公轉的恒星前面掠過時,會擋住來自這顆恒星的部分光,還有一些該恒星的光會從這顆行星的邊緣穿過其大氣,而韋布望遠鏡攜帶的近紅外光譜儀能探測到光穿過行星大氣的細微變化,從而幫助科學家確定其大氣成分。WASP-39 b行星的大氣層較厚,且從韋布望遠鏡所在位置看,該行星能頻繁從恒星前掠過,因此這顆行星成為韋布望遠鏡測試其近紅外光譜儀的理想對象。
了解行星大氣成分對于研究行星的起源和演化過程至關重要。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人員邁克·萊恩說,二氧化碳分子是行星形成過程中的“敏感示蹤劑”,“經由測量二氧化碳相關特征,我們可以確定這顆巨大氣態行星的形成使用了多少固態和氣態物質”。今后10年,韋布望遠鏡“將對多顆行星展開這種觀測”,以便深入了解行星如何形成,分析太陽系的獨特之處。
談及韋布望遠鏡的上述新發現,法國原子能委員會天體物理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拉加熱告訴法新社:“對我而言,它為今后研究巨大的類地行星或與地球大小相似的行星打開了一扇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下稱美國航天局)25日說,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氣中發現二氧化碳存在的明確證據。雖然這顆行星為氣態行星,但上述發現為研究人員在更適合生命存在的固態行星發現類似成分帶......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下稱美國航天局)25日說,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氣中發現二氧化碳存在的明確證據。雖然這顆行星為氣態行星,但上述發現為研究人員在更適合生命存在的固態行星發現類似成分帶......
“太棒了,終于穩穩地展開了。”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展開柔性太陽電池翼的絕美瞬間,東南大學首席教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理事宋愛國滑屏的手指微微顫抖。8月16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
圖片來源:NASA、JudySchmidt等當地時間8月22日,美國宇航局發布了由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JWST)捕捉到的兩幅令人驚嘆的新圖像,展示了木星的復雜性。雖然JWS......
NASA發布來自黑洞的聲音,黑洞音頻來自那個星座?據了解,目前美國NASA發布了一段音頻片段,聲音是根據2億光年外的英仙座黑洞的壓力波而合成的。據媒體稱,這段音波來自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N......
首字母縮寫STEVE,全稱StrongThermalEmissionVelocityEnhancement,字面意思是一種由于熱能激發的很強的速度增大過程。什么熱?激發?增強?速度...推背感?有點抽......
正在這個暗室中進行天線信號測試的年輕人就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的宇宙黎明和再電離探測團隊。這支團隊的20多名科研人員,全部為80后和90后,他們中大多數具備國內外天體物理等相關專業的學習實踐經驗,大家......
26日,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青海冷湖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的建設,向全世界展現了青海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心與決心,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的聲名鵲起,已成功吸引國內天文領域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各類科學裝置相繼入駐冷湖......
人物名片張同杰,1968年生,山東夏津縣人,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帶領研究團隊提出一種新方法,利用射電輻射穿過星系際間中性氫云時產生的21厘米吸收線,直接測量宇宙膨脹加速度。通過使用“......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7月21日深夜至22日凌晨天宇將發生一幕趣味天象“月掩火星”,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我國黑龍江、吉林等地將會幸運地觀測到火星從月亮邊緣逐漸走出,我國其他地區可看到月亮與火星近距離相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