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2-19 07:37 原文鏈接: 頁巖氣開發環境風險倍增成本巨大監管存盲區

      盡管美國的頁巖能源革命令人振奮,但欲將其在中國復制,其給環境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覷。

      業內人士和環保專家向《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頁巖氣開采中耗水量是常規天然氣的10倍左右,且面臨許多環境風險,而我國頁巖氣田多數分布在缺水地區,鉆探一口井的環保支出需數百萬元。更令人憂心的是,目前我國頁巖氣開發環保監管法規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頁巖氣開發環境風險倍增。為此,專家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應盡快制定與此頁巖氣開采相關的環境法律法規,完善全程環境監管體制。

      擔憂

      環境風險巨大

      對于四川威遠縣新場鎮的居民而言,美國紀錄片《天然氣之地》中頁巖氣開發污染環境的畫面并不陌生。

      作為國內較早使用頁巖氣的地區,自2007年開始中石油與國外公司合作在此地先后鉆探三口頁巖氣試驗井,每口井每天產氣1萬多立方米,目前已開始民用。“前兩年鉆井時,用了大量的水,許多是抽的地下水,那時村民們喝的地下水水量銳減,水體渾濁不堪,有時還有油垢;現在雖然不打井了,但地下水的水垢比過去明顯增多,水的口感咸澀。”新場鎮老場村村民陳朝明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在重慶梁平、涪陵、黔江等正在實施頁巖氣勘探的區縣,當地居民對開采頁巖氣同樣存在環保之憂,因為他們對發生于2003年12月23日的開縣“井噴”事件記憶猶新。“不知道開采頁巖氣是否會將地下的有毒氣體帶出來?政府的環保監管措施是否到位?開采單位的環保設施和應急措施是否完善?”當地群眾擔憂道。

      而這并非杞人憂天。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副總工程師任景明指出,頁巖氣開發過程中面臨水體污染、空氣污染和地質破壞三大環境風險。據他介紹,在同樣產量情況下,頁巖氣的井田面積大約是常規天然氣井田面積的十幾倍,鉆井數量則達到常規天然氣100倍甚至更多,耗水量也是常規天然氣的10倍左右。其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會包含碳氫化合物、重金屬、鹽分以及放射性物質等100多種化學物質,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頁巖氣中含有甲烷,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一旦泄漏,將引發大氣污染。此外,其所使用的水力壓裂技術則有可能造成地質破壞。

      “頁巖氣開發將面臨喜憂參半的復雜形勢,其中繞不開的一個重要話題便是環保問題。”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學軍認為,我國頁巖氣儲量以四川盆地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為最。前者人口稠密,需注意潛在地質(如地震)與滑溜水排放產生的水污染風險,后者因遠離主消費區且地處更加缺水的中亞干旱區,開發成本將十分高昂。同時,頁巖氣開采將釋放一些污染氣體,作業區局地的健康風險,尤其對呼吸系統與心臟機能損傷也不容小覷。

      此外,頁巖氣開采和運輸需要建設基礎設施,如建設道路、開采平臺和鋪設管道等。美國的統計數據表明,由于氣井分散,在考慮了所有的道路建設、平臺和管道占地之后,平均一口頁巖氣可能使用近40英畝(約合16.2公頃)的土地,地表污染除鉆井導致的地表植被破壞,生產過程中使用或產出的機用柴油、污泥、生產過程中的液體、酸堿物質等物質污染土壤表面或淺層地表。而管道鋪設,除可能的泄漏外,還可能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威脅到物種生存和生物多樣性。

      盲區

      環保監管不力

      正是因為擔心頁巖氣開發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法國和保加利亞已禁止采用水力壓裂法,德國暫不進行頁巖氣生產,將對水力壓裂法等幾項技術進行環保評估。而作為頁巖氣開發先行者的美國,也頒布了一系列法規,開始加強對頁巖氣開發環境監管。美國環境保護局目前仍在對頁巖氣開采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評估,結果將于2014年公布。

      然而,在中國的頁巖氣開發中,環保監管卻還未受到足夠的重視。作為行業發展指導性文件的《頁巖氣發展“十二五”規劃》,比較強調以技術手段進行污染控制,但對法律法規等環境管制措施及改善運行等方式卻著墨不多,并沒有關注到頁巖氣開發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及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未對頁巖氣泄漏水平設定市場準入門檻,更缺乏對水資源影響、地質結構可能出現災害等的評估和安排。

      “頁巖氣開發是一個滾動開發的工程,與常規天然氣打井數量較少不同,頁巖氣開采過程中需要不斷鉆井,這就增加了識別環境影響的困難。”任景明說,由于目前頁巖氣開發相關的基礎研究比較滯后,目前還沒有制定出專門針對頁巖氣環評方面的法規。

      據了解,一個環保標準從著手到出臺通常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環保部將在2013年啟動頁巖氣環評方面的科研立項,待成果出來才能為相關監管法規的制定提供技術支撐。目前,頁巖氣的探礦權招標已經進行了兩次,每次探礦權的出讓時間都是三年,也就是說,在三年的探礦權有效期內,中標企業在環保方面的監管將有可能處于盲區。

      根據“十二五”規劃,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將由目前的4%提高到8%。如果開發順利,預計2020年頁巖氣產量將達到800億立方米/年,接近我國目前常規天然氣生產水平。

      “頁巖氣開發必須考慮環保問題,避免稀土開采帶來環境破壞的覆轍;在大規模開采前,如不能建立環境保護和監管措施,頁巖氣產業發展將是不可持續的。”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中心主任張大偉表示。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小麗等專家指出,頁巖氣勘探開發市場放開后,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許多非油企業和民營資本進入頁巖氣開采領域,如缺乏自律和監管,再加上污染處理成本較高,勢必會成倍放大環境風險。以中石化在重慶的勘探為例,鉆探一口3000米左右的頁巖氣水平井,產生了泥漿、巖屑、污水廢液等污染,其中泥漿、巖屑500噸左右,無害化處理1噸需1100多元,費用55萬多元;污水廢液1萬立方米,處理費用600多萬元。也就是說,鉆探一口頁巖氣井光環保支出就需數百萬元“如此高的環保處理成本,是一些中小企業難以承擔的。”中石化江漢油田一位現場勘探工作人員說。

      建議

      完善全程監管體制

      考慮到頁巖氣開采存在的環境風險,業內有專家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應盡快制定與此頁巖氣開采相關的環境法律法規,強化環境監管,促進頁巖氣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頁巖氣開采、運輸、儲存和處理環節,需要建立起全過程的環境風險評估,重點加強對生態、水、大氣、土壤環境影響的科學評估;此外,還需要根據不同地質條件、不同開采方式,以及頁巖氣開發各環節的不同特點,研究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頁巖氣開發環保技術規范體系;同時,針對可能出現的突出環境問題,分區域推進頁巖氣開發的環境管理,最終建立和完善頁巖氣開發的全過程監管體制。

      2012年底,環保部科技司副司長劉鴻志曾表示,在頁巖氣開采初期,環境監管將在嚴格執行現行環境管理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針對頁巖氣開發的特點,研究確定相應的環保準入條件,以及環境監管標準體系,堅持頁巖氣開發與環境保護同步。

      劉鴻志指出,在頁巖氣開采初期,將著力加強頁巖氣開采、運輸、儲存和處理全過程中的環境風險評估,重點加強對生態、水、大氣、土壤等環境影響的科學評估,以及由此對周邊居民環境產生的影響。不斷提高對頁巖氣開發利用全過程環境風險科學認知,開展相應的環境風險評價研究,為頁巖氣相關評價方法、規范標準、基礎政策制定等提供基礎。

      同時,擬全面開展研究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頁巖氣開發環保技術規范體系,包括水資源利用、溫室氣體排放、廢水處理、土壤和地表水的污染、植被恢復等多個方面,提前做好相關技術儲備,做到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統籌兼顧。

      “針對不同區域的環境特點及敏感程度,結合主體功能區劃相關要求,以及可能的突出環境問題,分區域推進頁巖氣開發的環境管理。”劉鴻志表示,還應建立和完善頁巖氣開發規劃環評、項目環評等全過程的監管機制。

    相關文章

    已發布的”新污染監測體系標準“合集

    已發布的”新污染監測體系標準“合集分析測試百科網整理了已發布的新污染監測體系標準,需要的可以下載使用序號標準名稱1水質有機氯農藥和氯苯類化合物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HJ699-2014)2環境空氣指......

    廣東一政府單位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系統項目招標,包含氣色質聯用儀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本單位2024年03月至2024年04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號采購項目名稱采購......

    空氣環境中制備鈣鈦礦電池技術獲突破

    記者2月2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徐集賢團隊揭示了空氣環境中制備鈣鈦礦的退化機理和全過程穩定劑設計原則,實現了常規空氣環境中(25℃至30℃,相對濕度30%-50%)一步法制備高效p-i-n反......

    生態環境部:1月全國339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5%

    2月22日,生態環境部向媒體公布了2024年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總體情況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5%,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

    中國科學院與江蘇省合作,加快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近日,在江蘇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推進會上,中國科學院與江蘇省政府簽署了《中國科學院江蘇省人民政府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合作協議》。推進會由江蘇省省長許昆林主......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通過兩項標準,助力工業綠色低碳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評價通則》、《工業綠色低碳產品評價通則》審定會順利召開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領域委員會(FC95)在線組織了標準審定會,會議......

    安捷倫在新藥發現與開發產品領域榮獲兩項“科學家選擇獎”

    2024年2月21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宣布榮獲由SelectScience頒發的兩項權威大獎——“2023年度最佳新藥發現和開發產品獎”以及“年度最佳新藥發現和開發網絡研討......

    中國自主研發設計全球首艘氨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訂單落地

    據“浦東發布”,日前,由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1400TEU無艙蓋集裝箱船獲得來自比利時船東CMB.TECH的訂單。該型船是全球首艘氨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其成功簽約標志著全球航運業在清潔能源領域又取得了重要......

    夯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科技部以建議提案辦理新成效推動科技創新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科技部始終注重把代表委員的關注關切、真知灼見充分吸納、深度融入到具體工作中,轉化為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實招硬招。全球運力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引力一號在我國山......

    全國環境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07)2023年全體會議在京召開

    2024年2月2日,全國環境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07)2023年全體會議在京召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吳豐昌院士、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何凱濤副司長、原環保部政策法規司李慶瑞司長、中國標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