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近年來一路狂飆,2022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2026年將破萬億。兩年間,全國預制菜企業注冊數量由不足2000家增長至7萬多家。在享受預制菜便利的同時,幾乎每個人也在擔心預制菜的食品安全,本文將詳細拆解預制菜的標準并匯總,希望促進預制菜健康發展,也希望各位分析測試專業的小伙伴們有所收獲,畢竟這激增的6萬余家預制菜企業,要么送檢,要么自己得添置大量的檢測設備,也許咱行業會隨著預制菜的狂飆,也來一波新的增長。
預制菜一路狂飆
11月22日,一則消息顯示“馬云入局預制菜”,杭州馬家廚房食品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從馬云2016年提出“新零售”,再到2023年進軍預制菜聚焦“新餐飲”,馬云的投資動向往往成為行業新的風向標。毫無疑問,2011年開始的預制菜市場將繼續升溫,無論在家加熱即食,叫外賣還是下館子,人們已經普遍認為:到處都是預制菜。
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自2011年至2022年,全國預制菜企業注冊數量由不足2000家增長至7萬多家。
反對預制菜的人們,到底在擔心什么?
然而,“預制菜”自進入大眾視野以來,就飽受爭議。
智綱智庫創始人王志綱就曾在東方甄選直播間,公開駁斥董宇輝,稱預制菜是“豬狗食”。
有人認為,在各大餐館里,“預制菜”披著現炒現做的外衣,卻在冷柜里儲藏許久,存在食品變質、添加劑超標的風險。在中小學校園里,到底是否應該用預制菜,也一直爭論不休,教育部對預制菜進校園亦持謹慎態度。
總結來看,反對預制菜的人們,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認為作為食品,預制菜不安全;認為預制菜對健康有不良影響;認為飯店收了“新鮮制作”的錢卻用預制菜,感覺被騙了。
預制菜對健康的影響尚無科學的評估方法,而感覺被欺騙大多是個體的主觀感受。作為分析測試行業的一名小編,咱還是從科學的角度,拆解一下預制菜的相關標準,看看如何評價預制菜是否安全。比如,如果您吃了一盤宮保雞丁,如何判斷這盤菜是否安全。
預制菜定義
在評價“預制菜”安全性之前,我們先來講一講什么是預制菜。
由中烹協提出并歸口管理,2022年6月8日正式獲批的《預制菜產品規范》團體標準,給出“預制菜”的定義為:以一種或多種食材為主要原料,配以或不配以輔料和調味品(含食品添加劑),經洗、切、搭配等加工或炒、炸、烤、煮、蒸等技法烹調后制成的即食、即熱、即烹、即配菜肴或主食。
也就是說,不止是大眾理解中的復熱即食產品,便利店的拆袋即食三明治、飯團,商超里的蔬菜拼盤和配有佐料的海鮮拼盤等都屬于預制菜。
上海最新施行的《預制菜》團體標準對“預制菜”下了新定義: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主要原料,采用工業化、標準化生產加工方式,添加或不添加調味料、輔料等配料,經或不經調制(攪拌、腌制、滾揉、調味或成型等)、熟制(炒、炸、烤、煮或蒸等) 、冷卻、冷凍等工藝制成的預包裝膳食,但不包括單一的主食和簡單初級加工農產品。
《預制菜》標準還將預制菜按照產品貯運銷售條件、產品加工方式及主要原料多個維度進行分類。
分類依據 | 種類 |
用途 | 即食、即熱、即烹、即配 |
產品貯運、銷售條件 | 冷凍、冷藏、常溫 |
加工方式 | 生制、熟制 |
主要原料 | 米面、禽蛋、水產、果蔬、其他 |
比較而言,上海最新標準強調了“工業化、標準化生產”是預制菜的屬性。這就像手工織布和裁衣變成了現代的紡織業;預制菜亦有望取代手工烹制,變成未來餐桌食品的主流,雖然對于有數千年飲食文化、以“舌尖上的中國”為傲的中國人來說有點不舍,但也許,預制菜的爆發性增長已預示了人類和中國人餐桌食品的未來。
預制菜相關標準
統計結果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86項預制菜標準,其中地方標準15項,團體標準229項,企業標準48項。
目前,已有廣西、重慶、河北、山東和福建五個地區共發布15項地方標準(具體內容見附件1)。
截至目前,已發布預制菜相關團體標準229項,包括36家社會團體公布的60項通用預制菜標準(具體內容見附件2),其余為各地區發布的特定菜品標準。
另外,2023年新制定發布標準占80%,這說明預制菜行業近來得到了極大關注和快速發展。
這些團體標準,對預制菜產業全鏈條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和要求,從原料控制到加工規范、包裝檢驗、品質監管、質量評價,再到配送管理、儲存和銷售,甚至廠房建設。
“預制菜”未來需要強制性標準
經過總結分析,發現預制菜的標準存在地域限制,缺乏強制性,這就導致了對行業的實際規范效果非常有限。正因如此,才導致了預制菜的生產經營行為和社會消費者之間缺乏共識,加劇了社會層面的偏見和誤解。
因此,當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權威性、強制性的標準體系,能夠有效覆蓋預制菜產業的完整鏈條,提高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據悉,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開始進行上述工作。
“預制菜”代表性標準拆解(含儀器方法)
下面,我們以代表性標準為例,拆解預制菜標準項目規定、所用檢測方法和主要儀器設備。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發布的團體標準《預制菜》,詳細列出了不同種類預制菜的安全標準和檢測方法。
關于添加劑,《預制菜》明確規定應符合 GB 276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且冷凍預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劑(用于護色的硝酸鹽、亞硝酸鹽除外)。
苯甲酸鈉山梨酸鉀是食品中較為常見的添加劑。GB5009.2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鈉的測定》中,規定了兩種檢測方法,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法。除了通用的稱量和前處理設備,分析儀器主要是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
檢測方法 | 儀器設備 |
第一法 液相色譜法 | 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天平、渦旋振蕩器、離心機、勻漿機、恒溫水浴鍋、超聲波發生器 |
第二法氣相色譜法 | 氣相色譜儀、分析天平、渦旋振蕩器、離心機、勻漿機、氮吹儀 |
同時,該文件也對預制菜的理化指標、食品安全指標,如污染物限量、微生物限量、真菌毒素、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限量等指標做出了明確規定。
具體的限量要求、檢測標準、檢測方法和所需儀器,參見下表。除了通用的稱量和前處理設備,較貴的前處理設備包括:頂空,微波消解,分析儀器包括:電位滴定儀,凱氏定氮儀,氣質聯用儀,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分光光度計,石墨爐或火焰原子吸收,ICP-MS,ICP-OES,原子熒光,測汞儀,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