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對破傷風的認識是防重于治。破傷風是可以預防的,措施包括注射破傷風類毒素主動免疫,正確處理傷口,以及在傷后采用被動免疫預防發病。預防措施主要有:
1、主動免疫
注射破傷風類毒素作為抗原,使人體產生抗體以達到免疫目的。采用類毒素基礎免疫通常需注射三次。首次在皮下注射0.5ml,間隔4~8周再注射0.5ml,第2針后6~12個月再注射0.5ml,此三次注射稱為基礎注射,可獲得較為穩定的免疫力。以后每隔5~7年皮下注射類毒素0.5ml,作為強化注射,可保持足夠的免疫力。免疫力在首次注射后10日內產生,30日后能達到有效保護的抗體濃度。有基礎免疫力的傷員,傷后不需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只要皮下注射類毒素0.5ml即可獲得足夠免疫力。
2、被動免疫
該方法適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動免疫注射,而傷口污染、清創不當以及嚴重的開放性損傷患者。破傷風抗毒血清(TAT)是最常用的被動免疫制劑,但有抗原性可致敏。常用劑量是1500U肌注,傷口污染重或受傷超過12小時者,劑量加倍,有效作用維持10日左右。注射前應做過敏試驗。TAT皮內試驗過敏者,可采用脫敏法注射。
破傷風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平均病死率為20-30%,其潛伏期通常為7-8天,也可短至24小時。目前破傷風的診斷測試主要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間接檢測破傷風抗體,不僅操作繁瑣,而且還受到個體健康......
近日,《細胞報告》刊發了一項來自暨南大學廖化新教授團隊聯手清華大學、泰諾麥博生物等機構關于破傷風單克隆抗體的研究成果。該研究表明,破傷風單克隆抗體作為新一代的破傷風預防與治療用藥在我國發展潛力巨大,有......
在臨床工作中,醫生們經常接觸到外傷傷口,其中破傷風病人并不罕見,而包括很多醫務人員在內的廣大民眾,并沒完全了解它。有時候是被玻璃扎了一下、肉里刺進一根小木刺,真的有必要這樣興師動眾嘛?圖片來源于網絡其......
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科學家們發現了破傷風神經毒素進入神經細胞的機制,阻斷這一過程能夠治療破傷風。這項發表在本周Science雜志上的研究還指出,可以將這一通路開發成新型的藥物遞送系統,更好的治療神經性......